簡介
韓家窯遺址 位於河溝村東4公里,205國道之北。1988年秋韓家村磚窯取土時發現古井一眼,出土石夯、石磨、紅陶殘片、繩紋灰陶殘片、黑陶殘罐、自陶魚形彩繪盤。由古井向東北約1公里又發現古窯址,呈臥式橢圓形,五個窯口,附近有紅燒土與灰燼層。遺址波及面東西約2.5公里,南北2公里,四周溝崖處遍布紅黑陶殘片。考為大商文化的一部分,距今約3000―4000年。
1988年秋,在無棣鎮韓家窯遺址上,發現一口古井,從中發掘出石夯、石磨、夾沙紅陶盆殘片,還有灰黑淺紋的陶罐殘片及陶盤一隻,上繪黑紋魚形圖案。
古井特徵 古代文明墓葬型制均為豎穴土坑墓,有二次葬、四人葬及雙人疊葬等。隨葬陶器組合主要是鼎、豆、罐和豆、罐兩種;器形主要有鼎、豆、罐、缽、壺、杯等。陶器以紅陶為主,少量...
簡介 歷史 詳解遺址,從歷史、審美、人種學或人類學角度看具有突出的普遍價值的人類工程或自然與人聯合工程以及考古地址等地方。遺址是指人類活動的遺蹟,屬於考古學概念。遺址的...
簡介 詞語 舉例 分類古遺址Ancient Sites,古代人類各種活動留下的遺蹟。既包括人類為不同用途所建設的建築群體,以及範圍更大的村寨、 城堡、 烽燧等各類建築殘跡;也...
石器地點 聚落遺址 石器遺址 都邑遺址 都城遺址2016年11月,國家文物局印發了《大遺址保護“十三五”專項規劃》,根據《國家文物事業發展“十三五”規劃》制定,分為指導思想、基本原則、總體目標和主要指...
通知原文 省區分布大遺址是我們的祖先以大量人力營造、並長期從事各種活動的遺存,體現了我國古代先民傑出的創造力,綜合併直接體現了中華民族和中華文明的起源與發展,是構成中華5...
大遺址概述 保護與規劃 重要遺址國家考古遺址公園,是指以重要考古遺址及其背景環境為主體,具有科研、教育、遊憩等功能,在考古遺址保護和展示方面具有全國性示範意義的特定公共空間。國家文物局...
公園名單 管理辦法 公園聯盟窯灣古鎮位於江蘇省徐州市新沂市西南邊緣,京杭大運河及駱馬湖交匯處;與宿遷、睢寧、邳州三市縣相連。 窯灣古鎮歷史上溯於春秋,自公元618年唐朝建置,已有1...
發展歷史 環境布局 地理位置 主要經典 景區特色磁窯鎮位於山東省泰安市寧陽縣境東部,距離南京和北京的距離同是540多公里,被日本人和德國人稱為“中京”,北隔大汶河與岱嶽區相望,人類文明的大汶口文化就是...
歷史沿革 磁窯前景 歷史名人 基本介紹 行政區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