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岳

就此事曝光方式而言,還證明驅逐人心中“魅影”的不易。 更值得玩味的是,當事校長在接受採訪時稱,兩次請“人”過來,都是為了順應當地風俗,是為學生好。 校方辯解說,請風水師“驅鬼”是當地的風俗,這或許也是實情。

1.廣東高州市平山鎮中心學校校長

簡介

韋岳,高州市平山鎮中心國小校長,在學校接連發生兩起學生命案後,學校認為是同處的祠堂里的“鬼魂”作祟。為保平安,先是前任校長請一位風水師作法“驅鬼”。受阻後,後任校長跟著又請來一位風水師查勘,得出學校大門方位不好,要修改校門方位“改運”。

相關事件

2009年3月份,高州市平山鎮中心國小一名六年級學生上學途中,被當地財政局的一輛車撞死,財政局賠償32萬元了事;2010年7月,該校一名六年級學生,為了一部MP5,將同班另一名學生殺死在山野路邊,學校為平息此事,賠償了死者家屬20萬元。
兩年時間裡,同一學校接連發生兩起學生人命大案,使得該校的校長和一些老師內心忐忑不安。大家將事故連發的原因歸咎到學校里的一間祠堂,認為是祠堂里供奉的黎氏先人“作祟”。

否認搞迷信

在接受採訪時,平山鎮中心學校校長韋岳始終認為學校沒有搞封建迷信,兩次請“人”過來,都是為了順應當地的風俗。並稱,這種事在農村很常見,有些老師受當地村民的影響,做一點農村人的事,也是為了入鄉隨俗。

媒體評論

校園驅鬼 更應驅逐心中“魅影”
“可憐夜半虛前席不問蒼生問鬼神”,這樣現實版的場景又出現了,而且是在應以教書育人、傳播文明與科學為己任的校園,確實令人瞠目。單純去探求這事的細節,甚至一味去批評個案,沒有多大意義,最終結局可能就是當事校長遭處分而已。
被曝光的校園驅鬼事件,從某種意義上說明,文明與科學的普及仍任重道遠。只有樹立科學的世界觀,建立普適性的認知標準,才能徹底驅逐潛伏在人心中的“魅影”,才能避免類似事件發生。僅就此事而言,顯然該校“傳道、授業、解惑”的教師們,還沒有擔當起普及文明與科學的重任。
就此事曝光方式而言,還證明驅逐人心中“魅影”的不易。因為校方採取封建迷信的“下禁”方式,最終觸怒了利益相關的黎氏族人,才導致事件敗露。也就是說,是因為不同的利益和價值衝突,
才導致這一見不得光的事件大白於天下。更值得玩味的是,當事校長在接受採訪時稱,兩次請“人”過來,都是為了順應當地風俗,是為學生好。這樣根深蒂固的認識,要想通過朝夕之功或簡單的處罰來扭轉,顯然不是一廂情願,就是痴人說夢。
校長及老師,甚至當地民眾關於此事的認識,都說明了敬畏鬼神的心理在當地有著不小的市場,甚至可以歸結為一種集體認知。也正是在這種認知的指導下,校方才有了請人驅鬼的心理衝動,並將其付諸實現,於是鬧劇就不可避免地上演了。相對於這起赤裸裸的封建迷信行為,還有更多類似行為披著科學和文明的外衣,因此徹底驅逐心中“魅影”,還得讓科學素養根植內心,成為“發於內,而生於外”的自覺行為。
看上去很簡單的事情背後,往往隱藏著難為人道的利益糾葛。因此跳出校園驅鬼事件本身來看,這起事件中是否存在利益糾葛,是否有人因之而獲利,也需要查明。因為無論是砍樹,還是新建圍牆和門樓,都涉及到學校施工工程,也就可能存在著權力灰色交易。倘若能夠坐實工程背後的利益分割,那么校園驅鬼的鬧劇,就只是為讓工程順利實施的幌子和藉口。
校園驅鬼,背後到底隱藏著幾許秘密?是單純的認知所限,還是人為的幌子?這些接下來都應當查明。只有明白了鬼在哪裡,才能徹底驅逐掉鬼。
請風水師作法
請風水師作作法、改改校門方位就能保平安?如果是這樣,全國的公安機關及保全機構都可以撤了,家家戶戶都去燒燒香、拜拜佛就行了。在現代科技已經發達到可“上九天攬月”的今天,稍有科學文化知識的人,看到那些裝神弄鬼的把戲都會嗤之以鼻。然而,這樣的鬧劇竟然在學校上演了!
學校是什麼地方?是教書育人的地方,是傳播科學的地方,是光大文明的地方。為了建設民主、富強、文明的國家,我國早就提出了“科教興國”的戰略。而要實現這一目標,必須從學校培養一批又一批崇尚科學、富有知識的人才。如果我們的教育工作者一遇到問題或困難就求諸鬼神,那還怎么向學生傳播科學文化知識?如果有孩子詢問請風水師作法算哪門子“科學”,校方將何言以對? 校方辯解說,請風水師“驅鬼”是當地的風俗,這或許也是實情。但風俗有先進和落後之分,對傳統的風俗理應持“揚棄”的態度--先進的文化要發揚光大,落後的文化要加以摒棄。事實上,這種“不問科學問鬼神”的做法,不僅在思想上是有害的,而且在實踐中也於事無補。如果學校不去加強交通安全和法制意識教育,而是一門心思要靠風水師改變學校的“運氣”,那無異於緣木求魚。

2.唐代官員

韋岳,韋機孫,雍州萬年人。以吏乾著名,則天時,累轉汝州司馬。會則天幸長安,召拜尚舍奉御,從駕還京,因召見。則天謂曰:“卿是韋機之孫,勤乾固有家風也。卿之家事,朕悉知之。”因問家人名,賞慰良久。
尋拜太原尹。岳素不習武,固辭邊任。由是忤旨,左遷宋州長史,歷海、虢二州刺史,所在皆著威名。睿宗時,入為殿中少監,甚承恩顧。及竇懷貞、李晉等伏誅,以岳嘗與交往,為姜皎所陷,左遷渠州別駕,稍遷陝州刺史。開元中,卒於潁州別駕。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