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概況
2004年,高新區圍繞振興鞍山老工業基地和高新區“二次創業”,這一主題,按照年初確定的任務目標,積極推進重大專項工作,經濟和社會發展取得了可喜成果。全年完成工業總產值l72億元,同比增長31%;高新技術產業產值81億元,同比增長36%;實現地區生產總值50億元,同比增長28%;出口創匯2100萬美元,同比增長40%;直接利用外資3217.4萬美元,同比增長34%;實現全口徑財政收入4.5億元,同比增長40%;實現地方財政收入2.35億元,同比增長79%;固定資產投資7.1億元,同比增長18%。
重點項目
2004年,高新區全力推進重點大項目的引進與建設,全面調整招商機構,明確和細化內部管理職能,參加省市組織的各類招商活動,確立重點大項目的月調度會制度,使項目引進與建設取得了良好成效。全年實現入區項目199項,總投資27.43億元,其中,外資項目20項,契約外資l.1億美元,實際利用外資3217.4萬美元。總投資超億元的大項目有11項,其中台灣南亞集團與大連實德合資建設的南亞實德塑膠管材等8個新引進、新開工項目建設速度都比較快;榮信電子電力公司的大型煤礦瓦斯安全監察與外排放自動化成套系統等3個重點續建項目也取得了重要進展。
產業發展
2004年,高新區堅持兩條腿走路的方針,一方面抓重點大項目的入區,另一方面大力扶持已入區企業做大做強。對已進區的項目進行分類排隊,對有潛力、有市場、有規模的企業實施重點扶持,在政策、資金、技術等方面給予特殊支持。海諾集團超大型混凝土攪拌站產業化等3個項目和聚龍集團紙幣清分機2個項目分別獲得了老工業基地振興國債項目和高新技術發展專項貸款共3.43億元。促進了華冶集團、榮信公司、利迪集團和味邦製藥公司等企業的培育上市。特色園區建設取得進展,科大聚龍金融設備產業園和清華同方環保設備產業園已列為全省十大重點產業園。
科技創新
全年申報國家、省、市科技計畫項目124項,獲批各級項目資金支持3074萬元,其中獲批國家級項目資金支持2330萬元。全年新增省級高新技術企業17家,市級33家;建設企業研發中心4家,其中聚龍集團和榮信公司2家研發中心晉升為省級研發中心;新增校企合作項目29項。全年新增孵化器面積2萬平方米,孵化總面積增至12萬平方米,在孵企業286家,畢業企業78家。完成1.2萬平方米海外學子產業化基地建設,入駐企業30家,新增海外學子進區創業項目50項。創業中心申報的國家級冶金自動化平台等2個項目獲得資金支持200萬元,中小企業創新基金獲得資金支持240萬元。森遠集團的瀝青路面復拌重鋪機等5個項目被列入國家“863計畫'。
環境建設
2004年,高新區對區內土地利用情況進行清理整頓,盤活閒置土地23萬平方米,確保了清華同方、森遠集團等部分重點項目入區建設。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完成基本建設投資5.5億元;完成了東區30萬平方米產業化用地基礎設施配套工程;完成了全區4萬平方米道路及小區綠化、亮化。重新制定了《高新區支持和扶持高新技術發展的若干暫行規定》,出台了《鞍山高新區科技發展資金管理暫行辦法》。
創新體制
高新區實施了政企分開、政事分開、基礎設施管建分離,按照市場化運作的思路,開展社會化融資,全年實現社會融資1億多元。深化管委會及部分直屬單位機構改革,管委會機構和人員削減20%以上。
和諧社會
2004年,高新區從穩定社會的大局出發,創造各種條件幫助失地、失業民眾實施社會就業,全年提供再就業崗位l850個。積極解決歷史遺留問題,落實領導幹部包案責任制,認真處理各類上訪案件。採取各種扶貧幫困措施,對生活困難民眾的低保做到應保盡保。全年共救助困難戶1760戶,發放救濟金74萬元。
2005年全年全區完成工業總產值225億元,其中,高新技術產業產值 116億元,實現地區生產總值65億元,出口創匯3500萬美元,實際直接利用外資 1130萬美元,實現全口徑財政收入3.5億元,實現地方財政收入7500萬元。鞍山高新區在全國52個開發區中,由1998年的末位排序已提升到40位左右。
“十五”期間,高新區認真落實科學發展觀,強化自主創新、結構最佳化和速度、質量、效益相統一的發展思路,各項主要經濟指標快速增長,經濟運行質量進一步提高。
過去的五年,高新區累計實現工業總產值732.6億元,實現高新技術產值463億元,實現地區生產總值219.4億元,實現財政收入16.3億元,引進外資到位1.2億美元,完成固定資產投資34.2億元,年均增長分別達到36%、57.3%、27.2%、17.3%、34%和16%。
“十五”期間,高新區高新技術產業發展迅速,規模、質量得到顯著提升,項目牽動戰略實現了新突破。全區建成投產企業688家,外商投資企業60家。以清華同方科技園、南亞實德塑膠管材、森遠集團高速公路養護設備為代表的一批投資規模大、產出高的高新技術項目相繼建成投產,為高新區可持續發展提供了有力的項目支撐。產業培育取得新進展,基本形成了以裝備製造業為龍頭,以新材料、光機電一體化為輔助的產業結構。自主創新能力不斷增強,在市科技部門的支持下,全市5個國家“863計畫”項目全部集中在高新區內。五年中還新建科技孵化器近10萬平方米,累計孵化企業298家,畢業企業78家。
面對充滿機遇和挑戰的未來五年,高新區將繼續高舉科技創新的旗幟,努力成為全市提升自主創新能力的動力源、推動產業結構調整的火車頭,發揮高新技術產業主力軍、對外開放先導區的帶動作用。“十一五”期間,高新區的各項主要經濟指標年遞增率保持在35%以上,高新技術產值和工業總產值分別占全市比重的65%、10%,對鞍山地區經濟貢獻率翻一番。到“十一五”末期,全區年工業總產值達到1000億元,高新技術產業產值600億元,地區生產總值260億元,一般預算收入5億元。同時爭取外資到位1.5億美元,完成出口創匯2.5億美元。
為實現上述目標,高新區將加快基礎設施建設,努力開拓新的發展空間;按照誰投資誰受益的原則,切實保證各類項目建設的用地需要;按照全市產業結構調整和經濟加速發展需要,科學調整東區、西區、達道灣工業園的產業定位,集中全力把東區建成全市公共研發中心區,搭建起公共技術研發和技術檢測平台,並將創業中心建成全國一流水平;加大項目工作力度,提高利用外資的質量和水平,實現招商引資新突破;著力培育主導產業,進一步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十一五”期間,全區將培育10戶左右年銷售額在10至50億元的重點高新企業,並基本形成主導產業集群;全面提升環保、節能、降耗水平,創建生態園區;保持全區社會和諧穩定,促進經濟和社會事業協調發展。
地理位置
鞍山市地處遼東半島中部。東部、北部靠遼陽縣,南部與鳳城市、莊河縣毗鄰,東南部與大石橋市接壤,西部與盤山、遼中縣連線。市中心距遼寧省人民政府所在地瀋陽市89公里,東距煤鐵之城本溪市96公里,南距大連市308公里,西南距營口鮁魚圈新港120公里,西距盤錦市103公里。地理坐標位於北緯40º27’~41º34’,東經122º10’~123º13’。
全境南北最長175公里,東西最寬133公里。總面積為9252.4256平方公里,占遼寧省總面積的8.4%。其中市區624平方公里(鐵東區l3.8平方公里,鐵西區13.6平公里,立山區24.8平方公里,千山區550.4平方公里,鞍鋼廠區21.4平方公里),海城市2732.083平方公里,台安縣1393.9916平方公里,岫巖滿族自治縣4502.057平方公里。長(春)大(連)鐵路、沈(陽)大(連)高速公縱貫南北;海(城)溝(幫子)鐵路、海(城)岫(岩)鐵路聯接東西。大慶至大連輸油管道經過境內。公路成網,遍布鄉鎮,交通十分方便。
特點氣候
鞍山高新區地處中緯度的松遼平源東南部邊緣,屬暖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區。主要氣候特點是:四季分明,雨熱同期,乾冷同季,降水充沛,溫度適宜,光照豐富,大風、冰雹、旱澇、霜凍等災害性天氣在不同年份和季節均有不同程度的發生。
春季(3~5月)大風多,降水少,日照長,回暖快,蒸發大,濕度小;夏季(6~8月)降水多且集中,暴雨多為發生在此季,氣溫高而少酷熱;秋季(9~11月)天高氣爽,雨量驟減,氣溫急降;冬季(l2~次年2月)雪少北風多,乾燥寒冷。
鞍山所轄區域雖屬同一個氣候帶,但因地理環境(地形、地貌、距海遠近)不同而有差異。年降水量為640~880毫米,自東南向西北逐次減少;年平均氣溫平原地區為8.0℃~9.0℃,而東部和東南部山區為6.3℃~7.0℃;日照小時數年平均為2350~2700小時,西北部多於東南部。
氣溫偏高 2004年,鞍山市總的氣候特點是:氣溫偏高,降水偏少,日照少於常年。其中,鞍山市區年平均氣溫為11.3℃,比歷年的9.6℃高1.7℃;海城市年平均氣溫為9.9℃,比歷年值高1℃;台安縣年平均氣溫為9.8℃,岫巖縣年平均氣溫為9.1℃,均比歷年值高l.1℃。各地極端最高氣溫分別為:鞍山市區36.4℃,海城市35.1℃,台安縣35.4℃,岫巖縣36.8℃,均出現在6月10日。各地極端最低氣溫分別為:鞍山全市區零下22℃,出現在1月21日,海城市零下27.2℃,出現在12月24日,台安縣零下22.9℃,出現在12月23日,岫巖縣零下22.6℃,出現在l月22日。各地終霜日為:鞍山市區和台安縣出現在4月9日,比歷年提前l6天和19天;海城市和岫巖縣終霜期出現在4月15日,分別比歷年提前l6天和7天。各地初霜日期為:鞍山市區在10月22日,比歷年晚9天。其他地區初霜日期均出現在10月2日,其中海城市初霜日期接近歷年,台安縣初霜日期比歷年早4天,岫巖縣初霜日期比歷年晚3天。
降水分布不均 2004年,鞍山市各地降水均偏少,各地年降水量分別為:鞍山市區618毫米,比歷年均值少92毫米;海城市478毫米,比歷年均值少223毫米;台安縣年降水量為566毫米,比歷年均值少78毫米;岫巖縣年降水量為704毫米,比歷年均值少1l4毫米。全年市區總降雨日數為87天,比歷年均值的91天少4天,比2003年多3天;降雪日數為22天,比歷年均值的21天多1天,比2003年少6天;全年市區只出現2次大風天氣,最大風速為24米/秒,明顯少於歷年。全市沒有出現明顯的沙塵天氣,出現21個雷暴日。
自然資源
鞍山市自然資源豐富,市區周圍鐵礦石儲量逾百億噸,是全國儲量的1/4。滑石礦是全國三大產地之一,儲量居世界之首;岫巖地區素有“玉石之鄉”的美譽;此外,土地資源、地熱資源、旅遊資源等也相當豐富。
礦產資源 鞍山境內已探明的礦產資源有51種,開發的有37種。可分為能源礦產、金屬礦產、非金屬礦產、稀有礦產、寶玉石礦產和礦泉水等六大種類。
能源礦產主要有:煤炭、石油、天然氣和地熱水。
金屬礦產主要有:鐵、錳、鉻等黑色金屬礦產;銅、鉛、鋅、鎢、鑽、鎳等有色金屬礦產;岩金、砂金、銀等貴金屬礦產。
冶金輔助原料礦產:菱鎂礦、紅柱石、螢石、粘土等非金屬礦產;硫鐵礦、硼礦、磷礦等化工非金屬礦產;滑石、水泥大理岩、水泥灰岩、矽石、長石、白雲母、石墨、方解石、水鎂石、膨潤土、石棉、理石、矽灰石、白雲岩、花崗岩、蛇紋岩、閃長岩、水晶、蛭石、制磚粘土、河道沙、建築石、磨石等建材及其他非金屬礦產。
稀有礦產主要有:鎘、鈰、鈹、獨居石等。寶玉石礦產主要有:玉石、綠柱石。
儲量最豐富的有鐵、菱鎂礦、滑石、玉石、理石、石灰石、花崗岩、棚等。
礦泉水資源主要有:熱礦泉水和冷礦泉水。
鐵礦,探明儲量為100億噸,居全國之首。主要分布在鞍山市區周圍及遼陽市的弓長嶺。除分布在海城、岫巖的小部分中小型鐵礦由鄉、鎮開採外,東鞍山、大孤山、齊大山、眼前山、弓長嶺等大型鐵礦均由國家開採。
菱鎂礦,主要分布在海城東部山區和岫巖境內。探明儲量為23億噸,占全國79%,占世界儲量l/4,且質地、品位俱佳。較大規模的礦廠有鏵子峪鎂礦、腰嶺子鎂礦以及英落、牌樓、八里等鄉鎮企業。岫巖主要在偏嶺和三家子等地開採。
滑石礦,主要分布在海城和岫巖境內,探明儲量為6000萬噸。除位於海城馬風鎮范家堡子的海城滑石礦由國家開採外,余者均為鄉、鎮、村企業開採。海城和岫巖的滑石,白度純正,鐵鈣等水雜質少,在國際市場上享有盛譽。
玉石礦,大部分分布在岫巖境內,少量分部在海城孤山鎮等地。岫巖素有“玉石之鄉”之稱,轟動世界的岫巖玉石、井中玉王、河磨玉王和重約6萬噸的巨型玉王等“四大玉王”,使岫玉舉世矚目。岫巖玉石探明儲量約206萬噸,年采2500噸左右,是國內最大的玉石產地。岫巖玉除縣內玉雕廠、點加工精美玉器外,還供應全國22個省170餘家玉器加工廠。岫巖玉質地細膩、純淨,顏色艷麗多彩,有綠、黃、黑、紅、白各色。岫巖玉雕產品是大連口岸對外出口拳頭產品之一。2000年2月,岫玉摘取了中國“國石”第一候選石的桂冠。
大理石,主要產於岫巖和海城,儲量巨大。兩地的大理石色彩繽紛,有紅、黃、黑、白、綠等色,是高級建築材料的珍品。
石灰石,主要分布在岫巖和海城東部山區,千山區的唐家房和大孤山鄉也有些許分布,儲量可觀。上述地區的石灰石質地好、品位穩,含鈣量達53%,是生產水泥的上好原料。
花崗岩,主要產地是岫巖滿族自治縣,儲量超200億噸。其中黑色花崗岩切割成板材後,古樸典雅,別具一格,被譽為“石材之王”。
土地資源
鞍山高新區土地資源經過長期的土地開發利用,形成了西北平原農林漁土地利用區、西部沖積平原農漁土地利用區,城市土地利用區、中部波狀平原農林果土地利用區、東南低山丘陵林果農土地利用區。土地總面積為925235.05公頃,其中,農用地為738563.25公頃,占土地總面積的79.82%;建設用地97003.25公頃,占土地總面積的10.48%;未利用地89668.15公頃,占土地總面積的9.70%。 2004年,全市平均降水量683.6毫米,比多年平均值少11.7%,比上年多4.4%。地表水資源量15.34億立方米,比多年平均值少38.3%,比上年多8.3%。人境水量41.43億立方米,比多年平均值少45.3%,比上年多45.3%;出境水量55.74億立方米,比多年平均值少44.7%,比上年多23.3%。全市3座中型水庫蓄水量2972萬立方米,6座小型水庫蓄水量966萬立方米。地下水資源量8.086億立方米,比上年多14.1%,平原區年未地下水水位比年初上升0.10米左右。水資源總量為15.76億立方米,比上年減少0.08億立方米。市區污水排放總量為23120萬噸,實測的污物排放總量為15.08萬噸。海城市區污水排放總量為3140萬噸。
熱泉,鞍山市地熱水資源貯量豐富,早在唐朝時就開始使用,是全省地熱資源較多的區域之一。已建立了湯崗子、千山倪家台、海城東四方台西荒地、岫巖前營鄉仙人嘴以及哈達碑湯溝5處地熱水資源保護區。全市有地熱水井36眼,2004年實際開採量為55萬立方米。
冷泉,雖未正式勘探,但千山、大孤山、湯崗子、沙河等鄉(鎮)均有發現,並已正式開發利用生產礦泉啤酒和礦泉汽水。
生物資源
鞍山森林資源比較豐富,木本植物繁多,已知的木本植物有47科,102屬,252種。
鞍山森林資源集中分布在東部山區,其中僅有10%左右分布在海城市、台安縣和千山區。東部森林多為落葉闊葉樹種與落葉針葉、常綠針葉樹種混交林;中部森林多為落葉闊葉林,且楊樹比重比較大。林木,鞍山林木資源比較豐富,主要分布在岫巖境內(林地占岫巖全縣總面積的65%)和海城東部山區以及市郊千山一帶。林地共有415658.78公頃,占全市土地面積的44.9%。林木多為天然次生混交林和人工林;中部和沿河平原多為人工栽植的農田道路、水系林網、防風固沙和村屯四旁植樹的人工林。
鞍山的樹木種類繁多,僅喬木即達170餘種。在林木中,除有紅松、落葉松、油松、雲杉、柏、楊、柳、榆、樺、椴、水曲柳、花曲柳、柞等用材林外,還有櫟類矮樹——柞蠶場18.3萬公頃,飼養柞蠶,其繭是岫巖、海城絲綢廠的主要原料。此外,還有觀賞、風景以及藥用食用野果等林木。岫巖山林灌木叢中的榛子、山花椒等年產均可觀;灌木叢下的草本植物多達幾百種,其中的山蕨菜、山芹菜等加工後多出口外銷。
牧草地,全市共有4274.05公頃。岫巖和海城的牧草質量較好,西部台安多為風沙鹼地,土質薄,草場退化,產量質量較低。岫巖、海城、台安均大力發展養殖業,分別被國家和省列為黃牛生產基地。岫巖飼養的絨山羊被省定為絨山羊育種基地。
水生物,境內水域資源較豐富,除大小何流可捕撈鯰、黑、馬口、鱉條、麥穗、棒花、泥鍬等20多種河魚外,水庫和星羅棋布的坑、塘、泡、沼可養殖的水面5000餘公頃。養殖的淡水魚種有鯉、鯽、草、青、鰱、鱅、黃鱔、非洲鯽魚、武昌魚以及螃蟹、蝦、龜和河蚌、水獺等。
水生植物常見的有蘆葦、蒲草、藕、菱角及各種藻類。
動物,隨著人口的增加,礦山的開採,旅遊業的興旺,野生動物如狼、野豬、熊等在千山已絕跡,岫巖、海城山區和台安縣自然保護區——西平林場偶有所見,現有動物多為小型、個體。獸類常見的有狍子、狐狸、獾子、山貓、獸貉、黃鼬、山兔、刺猾等。禽類常見的有啄木鳥、布穀鳥、沼澤山雀、翠鳥、黃鸝、雲雀等180餘種。其中國家和省規定一類保護的有黑鸛、白鸛、白鶴、大天鵝。
植物藥材,鞍山境內植物藥材蘊藏量較大,品種較多。主要分布在海城東部山區和岫巖境內,共有700餘種。其中遼五味子和細辛是地道藥材,馳名全國。蘊藏量最多的有玉竹、白蘚皮、翻白草、赤勺、合歡、白頭翁、蒼朮、威靈仙、苦參、北豆根、穿山龍、茵陳、車前草等60餘種。
鞍山的植物藥材收購數量及品種不夠穩定,時多時少。80年代一般年收購80~90種,最多收購300種;收購量最高達136萬公斤。除本地自用外,還支援外地。
由於野生植物藥材,有的品種為多年生植物,生長周期長,用途廣,採掘多,五味子、細辛、桔梗、玉竹、紫草、龍膽草、紫胡、黃胡、黃柏等,已日漸減少。
旅遊資源
鞍山高新區的旅遊資源,具有數量多,類型較全,分布較廣,知名度較高及開發潛力大的特點。已開發利用的景區分別有:
千山風景區,千山古稱積翠山,又名千頂山、千華山、千朵蓮花山,素有東北明珠之稱。是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之一。位於市區東南部17公里處,總面積72平方公里,按自然地形劃分為北部、中部、南部和東部四大景區,最高峰仙人台海撥708.3米。千山集歷代古剎、自然風光和現代園林藝術於一體,有九宮、八觀、十二茅庵、五大禪林,是遼東佛、道教寺廟的集中地。它以“無峰不奇,無石不峭,無寺不古”和植被繁茂而馳名中外。千山不僅有秀美的自然景觀,還有豐富的人文景觀。近年又陸續新建了小黃山、唐代古城、驚險世界宮、全周電影和空中索道、森林火車等300餘個景點,每年都吸引百餘萬中外遊客觀光遊覽。千山物產豐富,有百年以上的古松萬餘株;各類動物60餘種,特產水果10餘種。在風景觀光區的東北部是溫泉休閒娛樂勝地,這裡溫泉資源得天獨厚,地熱水資源占鞍山地區已查明地熱水資源50%以上。千山交通十分方便,有公共汽車直通山下。山中有賓館、飯店。
湯崗子溫泉,是全國四大康復中心之一,位於市區西南部15公里處,面積為65萬平方米。是國家正式命名的AAA級風景旅遊度假區。溫泉泉水無色無味,清澈透明,溫度達72℃,並含有鉀、鎂、氡、鈉等30餘種微量元素。用溫泉水和熱礦泥配合按摩、針灸、蠟療及光電療法,對風濕性關節炎、皮膚病、外傷後遺症都有明顯療效。療養院內環境優雅,風格獨特。中國末代皇帝溥儀居住過的“龍宮溫泉”和東北軍閥張作霖修建的“龍泉別墅”均保存完好,使該溫泉成為康復和旅遊的勝地。
玉佛山風景區,由玉佛苑、二一九公園、東山風景區、動物園、遊樂園等景點組成。總占地面積17.42平方公里,旅遊從業人員799人。
玉佛苑位於鞍山市二一九公園東側、東山風景區腳下,占地面積4萬平方米。玉佛苑主體建築高33米,寬66米,縱深58米,紅牆碧瓦。200l年,又在西南角和西北角分別增建仿清建築鐘樓和鼓樓,更顯其氣勢恢宏。殿內有重達260.76噸的“玉石王”雕刻成的玉佛,正面為高5.23米的釋迦牟尼佛,背面為高2.66米的渡海觀音,堪稱世界玉佛之最。2002年,玉佛苑的玉佛榮膺“吉尼斯世界記錄'。並榮獲“全國知名旅遊品牌稱號。
二一九公園是鞍山規模最大的市級綜合性公園,是東北最大的綜合性公園,也是全國為數不多的真山真水公園之一。位於市中心東部,建於1950年,為紀念1948年2月19日鞍山解放日而命名。公園總面積9.6平方公里,其中水域面積60萬平方米,動物園9萬平方米。有兒童活動區、花卉觀賞培育區、安靜休息區、動物觀賞區、水上活動區和東山遊樂園。
東山風景區位於市中心東部,與二一九公園毗鄰,屬低山丘陵景觀,總面積約15平方公里,最高峰海拔206米。內有23座山峰,11道溝岔,分為青山宜水景區、萬木競秀景區、野香浸藝景區、瞭美風光景區、杏林春曉景區、層林盡染景區等六大景區。七八公里長的盤山路和20公里長的登山小道蜿蜒山間,十分宜於步行遊覽。登臨山巔,可遠眺千山雄姿,近觀鋼城全貌,飽覽城市森林公園的秀色。白雲山風景區,位於海城市孤山滿族鎮松坨子村、蟒溝村、秦家堡村和孤山村山林交界處,距海城市內約45公里。景區總面積25平方公里,有大小山峰400餘座。海城境內高山——唐帽山,海拔876米,坐落在景區東部。傳說中的白猿洞居於唐帽山頂,洞上方有人工鑿琢成的白猿打坐三級。人坐其上,頓生凌空欲飛之感,仿佛置身於仙境。山上珍稀動、植物種類較多,已被列為海城市的自然保護區。
西平林場,位於台安縣西北部,距縣城19公里。總面積4333公頃,包括森林、植物園、果園和人工湖等,植被覆蓋率為85%,有100多種木本植物和近百種動物及禽鳥類。該林區自然環境優美,空氣清新,水源豐富,空氣中有害物質含量均低於國家一級療養區標準。全區分為狩獵區、花卉區、濱湖區、娛樂區、林浴區等,可開展日光浴、水浴、林浴、狩獵、垂釣、採集等多項健身、遊樂活動。
藥山風景區,藥山系千山余脈,位於岫巖滿族自治縣北部韭菜溝鄉、三家子鎮、石廟子鎮的交界處,距縣城60公里,因盛產藥材而得名。藥山為清代奉天省的四大名山之一,與千山、鳳凰山、醫巫閭山並列齊名。藥山山勢高峻,由東北向西南起伏綿延10餘公里,有大小奇峰40多座,總面積約30平方公里,最高峰石花頂海拔889.7米。分為古城頂景區、清華觀景區、梨花塢景區、石花頂景區和古戰場景區等五大景區。現正在分步開發建設,已部分對外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