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顱骨

面顱骨

顱骨由23塊大小不同,形狀各異的骨組成,可分為腦顱和面顱兩部分。它們除舌骨游離,下頜骨和顳骨構成關節外,其餘都借縫、軟骨或骨性結合緊密相連,構成顱腔和顏面的骨性基礎,以容納和保護腦、感覺器以及構成消化和呼吸系統的起始部。

基本信息

顱骨的組成

腦顱

由8塊骨組成,包括成對的顳骨和頂骨,不成對的額骨、篩骨、蝶骨和枕骨。它們圍成顱腔。顱腔的頂是穹窿形的顱蓋,由額骨、枕骨和頂骨構成。顱腔的底由蝶骨、枕骨、顳骨、額骨和篩骨構成。篩骨只有一小部分參與腦顱,其餘構成面顱。

面顱

由15塊骨組成,包括成對的上頜骨、顴骨、淚骨、鼻骨、齶骨和下鼻甲骨,單塊的犁骨、下頜骨和舌骨。面顱諸骨連線構成眼眶、鼻腔和口腔的骨性支架。而腦顱的顳骨和面顱的下頜骨相關部分組成了顱骨連線中唯一可以活動的關節,即顳下頜關節。

醫學上認為,人頭部和臉部的長相,與面顱骨直接相關,面部整容手術通過刮骨來改造骨骼,從而改變人的巨觀長相。

面顱骨

上頜骨

面顱骨圖冊 面顱骨圖冊

左右各一塊,位於面部中央,分為體部和4個突。體部有四個面,上面即眶面, 對眶腔,內含眶下管,管向後連於眶下溝,向前通眶下孔;後面對向顳下窩,又叫顳下面,其下部隆起,叫上頜結節;內側面又叫鼻面,可見上頜骨內的含氣空洞即上頜竇;前面對向面部,有眶下孔。由前面內側向上伸出額突,上接額骨,內側接鼻骨,外側接淚骨;向下伸出牙槽突,有容納齒根的牙槽;向外側有顴突,接顴骨;向內側伸出水平齶突,兩側上頜骨的齶突相連線組成硬齶前部,其後緣接齶骨的水平板。

下頜骨

位於上頜骨下方,分為水平部分的體和兩側垂直的支。體呈弓狀,下緣光滑,上緣生有下牙槽。外面光滑,前方正中部向前的隆起叫頦隆凸,由此向外側,在對第三顆牙槽下方處有頦孔。在體的內面中線處有尖銳的突起叫頦棘,其下方兩側各有一線窩叫二腹肌窩,由窩的上緣斜向上外,有一條斜線,叫下頜舌骨線,線的內上方和外下方各有一淺窩,內上方者為舌下腺窩,外下方者為下頜下腺窩。下頜支伸向後上,末端分叉形成兩個突起,前方的叫冠突,後方的叫髁突,中間凹陷處叫下頜切跡,髁突上端膨大,叫下頜頭,其下稍細,叫下頜頸,頸的前面有小凹,叫做翼肌凹。在支的內面中央有下頜孔,經貫穿於骨質中的下頜管通向頦孔,在下頜孔前方有一小骨片伸出,部分遮蓋下頜孔,叫下頜小舌。支與體的接合部較肥厚,叫做下頜角,角的外面有咬肌粗隆,內面有翼肌粗隆。

顴骨

顴骨一對,對於面部兩側,四邊形,厚而堅,向前內方與額骨、上頜骨相接,向後外方與顳骨顴突相連。

淚骨

淚骨一對,位於眶內側壁前部,上頜骨額突與篩骨迷路的眶板之間,為薄而脆的小骨片。

鼻骨

鼻骨一對,位於上頜骨額突的前內側,為構成鼻背的小骨片。

齶骨

齶骨一對,位於上頜骨鼻面後部,為L形的薄骨片,包括參與構成鼻腔側壁的垂直板,和組成硬齶後部的水平板。

下鼻甲骨

下鼻甲骨一對,為捲曲的貝殼狀薄骨片,附於上頜骨的鼻面。

犁骨

犁骨一個,為四邊形薄骨片,參加組成鼻中隔的後下部。

舌骨

舌骨一個,位於下頜骨體的後下方,形如馬蹄鐵狀,中間部叫體,向後外延伸的叫大角,向上的小突為小角,舌骨以韌帶和肌肉上連顱骨,下連頸部。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