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顱骨頦隆凸

面顱骨頦隆凸

面顱骨:面顱骨包括成對的上頜骨、齶骨、顴骨、下鼻甲骨、淚骨、鼻骨及單個的犁骨、下頜骨和舌骨。面顱有15塊骨組成,其中成對的有上頜骨、齶骨、顴骨、鼻骨、淚骨及下鼻甲骨。不成對的有犁骨、下頜骨及舌骨。面顱除舌骨游離外,其餘各骨均連結在上頜骨周圍。 頦隆凸:下頜骨可分為一個下頜體和兩個下頜支。體有內外兩面和上下兩緣。下緣叫下頜底。上緣叫牙槽緣。外面正中隆凸叫頦隆凸,隆凸的兩側各有一頦孔。 下頜骨:下頜骨可分為一個下頜體和兩個下頜支。體有內外兩面和上下兩緣。下緣叫下頜底。上緣叫牙槽緣。外面正中隆凸叫頦隆凸,隆凸的兩側各有一頦孔。內面的正中央有頦棘。靠正中線下緣兩側有二腹肌窩。下頜支的上方有兩個突起:在前方的是喙突,在後方的是關節突。關節突的末端膨大是為下頜小頭。下頜支後緣與下頜骨體相接處為下頜角。角的外面為咬肌粗隆,內面為翼肌粗隆。

面顱骨解剖結構:

上頜骨:上頜骨較大,不規則,構成上牙槽弓、鼻腔的底和外側壁、口腔的頂、眶的下壁,也參於顳下窩及翼齶窩的組成,分為體和四個突起(圖1)。①上頜體,有四面:鼻面,前分的淚溝與淚骨合成鼻淚管,上頜竇裂孔在鼻面的後上分,為上頜竇開口;後下分的齶大溝與齶骨合成齶大管。眶面,呈三角形,前方以銳利的眶下緣與前面分界。後緣游離圓鈍,作為眶下裂的前界;從眶下裂起始的眶下溝前續眶下管,開口於前面的眶下孔,為眶下神經血管所通過。前面,朝向前外,內側的鼻切跡左右相接,形成梨狀孔的大部;兩側前緣上分合成朝前的鼻前棘。顳下面,隆凸,為顳下窩的前壁,壁上牙槽孔連通壁內的牙槽管;此面的後下分圓隆,名上頜結節。②額突指向上後,接額骨。③顴突朝向外上接顴骨。④齶突向內水平伸展,其內側緣處有切牙管通過,下面有齶溝,兩側合成骨齶的前部。⑤牙槽突向下突出,兩側合成牙槽弓,牙固著於牙槽內。上頜竇居體內,呈錐體形,竇底面低於上頜竇裂孔,故竇內積液排出不暢。

齶骨:齶骨呈“L”形,位於上頜骨之後,蝶骨之前,組成骨齶的後分,成為鼻腔的外側壁和底、口腔的頂,亦參與構成眶下壁的小部分以及翼齶窩的內側壁。齶骨區分為垂直板、水平板和三個突起。①垂直板呈長方形,上緣以蝶齶切跡分隔前方的眶突和後方的蝶突;後緣與水平板接合處發出錐突,伸向後下外側,後接翼突。內側面即鼻面,上下有前後向的篩嵴和鼻甲嵴,分別與中鼻甲及下鼻甲相連線。外側面即上頜面接上頜骨,其齶大溝與上頜骨的同名溝合成齶大管,開口於骨齶。眶突組成眶下壁的一小部分。蝶齶切跡在整顱便形成蝶齶孔,連通鼻腔與翼齶窩。②水平板組成骨齶後分,兩側後緣在中線結合併向後突出,形成鼻後棘。鼻面內側緣向上突起為鼻嵴,與犁骨相接。

顴骨:顴骨呈菱形,位於眶的外下方,形成面頰部的骨性隆起;它有三面和兩突。①外側面即頰面,突向前外側,該面有1~2顴面孔,有顴面神經穿出。②顳面凹向後內,組成顳窩的前外側壁,該面有顴顳孔。③眶面光滑凹陷,組成相當部分的眶緣。該面有顴眶孔,可能是一個,或已分成兩孔,直接連至顴面孔和顴顳孔。其額突及顳突分別與同名骨相接。

下鼻甲:下鼻甲是獨立骨片,薄而捲曲,在鼻腔外側壁連結於上頜骨及齶骨,其下緣游離。上緣有三個突:上頜突接上頜骨;前方的淚突上接淚骨下端;後方的篩突與篩骨鉤突連線。鼻淚管自眶向下通入下鼻甲外側的下鼻道。

淚骨:淚骨是顱骨中最小、最脆弱的獨立骨片,位於眶內側壁前部;分為兩面四緣。眶面被縱走的淚後嵴分成前後兩部,前部為淚溝,容納淚囊,向下延續為鼻淚管;後部構成眶內側壁的一小部分。淚後嵴下端向前上彎曲形成淚鉤,為鼻淚管的起始點。內側面為鼻腔外側壁的一部分。

鼻骨:鼻骨呈長方形,上窄下寬,位於鼻背,左右兩骨拼接,上連額骨,下臨梨狀孔,外緣接上頜骨額突。外面可見血管孔;內面的篩溝為篩前神經所通過。

犁骨:犁骨呈四邊形,扁薄,位於鼻腔正中,組成骨性鼻中隔的後下分。上緣較厚,向兩側微突形成犁骨翼,上接蝶嘴;下緣連骨齶,前緣與中隔軟骨和篩骨垂直板結合,後緣游離,成為後鼻孔的內側緣。

下頜骨:下頜骨為獨立骨,骨質堅強,位於面部前下分,由弓形前凸的下頜體和兩側豎立的骨板,即下頜支組成。①下頜體分為內、外面和上、下緣。外面正中線下分可見三角形頦隆凸,其兩側有頦結節;約對第二雙尖牙處的下方有通向後上的頦孔。從頦結節延向後上的斜線續於下頜支的前緣。下緣較圓厚,又名下頜底,內面近正中線的淺凹為二腹肌窩,有二腹肌附著。內面正中線下分可見兩對頦棘,都是舌肌的起點,自此向外上方延伸的是下頜舌骨肌線,該線前分的上方有舌下腺凹,後分的下方則有下頜下腺凹。上緣即牙槽部,構成下牙槽弓。②下頜支是自體後分向後上突出的方形骨塊,區分為兩面、四緣、兩突。外面後下分的粗糙面為咬肌粗隆。內面與咬肌粗隆對應的部分為翼肌粗隆。支的內面,約在中央處有下頜孔,通入下頜管,管再分支到達牙根,有下齒槽神經、血管通過。下頜孔前內側緣的薄片骨突稱為下頜小舌,下頜舌骨溝由此處走向前下至下頜體。上緣中分有下頜切跡,切跡以前的冠突為顳肌所附著,以後的髁突可區分為下頜頭、下頜頸及頸前面的翼肌凹。下頜頭與顳骨下頜窩組成顳下頜關節。

舌骨:舌骨是獨立小骨,呈“U”形,橫位於頸前的舌與喉之間。舌骨分為體與成對的大角和小角。舌骨中央部即體,向後上伸出大角;小角附著於體與大角交界處上方,小角與莖突之間有莖突舌骨韌帶相連。

與面顱骨相關疾病:

骨化性纖維瘤(Ossifying fibroma,OF)是由纖維組織和骨組織構成的良性骨腫瘤,常累及面顱骨,臨床上不常見,影像學表現多樣,容易誤診。骨化性纖維瘤是由纖維組織和骨組織構成的良性骨腫瘤,臨床上不常見,約占良性骨腫瘤的4.38%,好發於頜骨,尤以下頜骨多見,也可累及顱骨、副鼻竇以及長骨(如脛骨)等。腫瘤通常呈膨脹性生長,體積較大時,可壓迫周圍組織器官,產生相應臨床症狀。部分腫瘤具有一定侵襲性。

頦隆凸解剖結構:

內面的正中央有頦棘。靠正中線下緣兩側有二腹肌窩。下頜支的上方有兩個突起:在前方的是喙突,在後方的是關節突。關節突的末端膨大是為下頜小頭。下頜支後緣與下頜骨體相接處為下頜角。角的外面為咬肌粗隆,內面為翼肌粗隆。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