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6年周倫佑、藍馬、楊黎等人在四川創立了非非主義詩歌創作理論以及一系列非非主義的寫作原則,非非主義理論和詩歌作品在《非非》雜誌和《非非評論》報刊載。
非非主義提倡對語言的作用進行深入的分析和研究,以實驗的方式將其符號意義之外的功能還原,在詩歌中實現各種前文化探索。
20世紀1990年代以後,周倫佑等在復刊後的《非非》上提出“紅色寫作”概念,非非主義進入所謂的“後非非”階段。
相關連線
* 中國詩歌庫 http://www.shigeku.com
* 中國詩歌史 http://poetrycn.com
參見
* 詩歌
* 現代詩
* 現代詩歌
* 現代詩人
* 當代詩人
中國現代詩歌流派
時間 | 流派 |
---|---|
20世紀初至20年代 | 嘗試派| 文學研究會| 創造社| 湖畔詩派| 新格律詩派| 中國早期象徵詩派 |
20世紀30年代 | 中國現代派詩群| 漢園三詩人| 七月派 |
20世紀40年代 | 中國新詩流派| 九葉詩派 |
20世紀50年代 | 中國現實主義| 新現代主義| 藍星詩社| 創世紀詩社 |
20世紀70年代 | 今天派| 白洋淀詩群| 中國新現實主義 |
20世紀80年代 | 新邊塞詩派| 大學生詩派| 第三代詩群| 莽漢主義| 整體主義| 海上詩派| 圓明園詩派| 撒嬌派| 他們詩群| 醜石詩群| 非非主義| 神性寫作| 新鄉土詩派| 知識分子寫作詩群 |
20世紀90年代 | 網路詩歌| 民間寫作| 第三條道路寫作| 中間代| 信息主義| 70後詩人 |
21世紀初 | 下半身寫作| 荒誕主義| 靈性詩歌| 新江西詩派| 垃圾派| 80後詩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