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地理考察

非洲地理考察

非洲地理考察是由歐美各資本主義國家主持或贊助的對非洲大陸的探察活動。開始於18世紀末,19世紀下半葉結束。考察集中在撒哈拉沙漠以南地區。

非洲地理考察

正文

由歐美各資本主義國家主持或贊助的對非洲大陸的探察活動。開始於18世紀末,19世紀下半葉結束。考察集中在撒哈拉沙漠以南地區。主要代表為M.帕克、D.利文斯敦H.M.斯坦利和J.H.斯皮克等。地理考察加深了世界對非洲的了解,但也為列強瓜分非洲開闢了道路。  歷史背景 從15世紀新航路開闢時起,西方殖民者就侵入了非洲,開始了野蠻的非洲奴隸貿易。然而直到18世紀,列強對非洲的侵略和殖民活動仍僅限於沿海地區。對於歐洲人來說,非洲仍然只是“一條海岸線,而不是一塊大陸”。世界對於非洲的了解還基本上停留在古代希臘、羅馬和中世紀阿拉伯學者的水平上。隨著歐洲工業革命的進行和完成,對海外市場和原料產地的尋求促使西方列強開始對非洲內陸進行系統的探察活動。其目的不僅在於弄清非洲內地資源的分布和在非洲發展貿易的可能,還在於開闢進入非洲腹地的通道,以準備占領整個非洲大陸。由於大河流域往往人煙稠密,物產豐饒,而河流水系又提供了便利的航道,因此這些考察活動便先後圍繞著尼日河、贊比西河、尼羅河和剛果河等大河流域展開。  西非地區的考察 1788年,非洲內陸考察協會在倫敦成立,該協會首先致力於考察尼日河。1795年,蘇格蘭醫師M.帕克受協會委託前往西非,1796年 7月到達塞古,查明了尼日河的流向。1805年初,帕克再次率領探險隊前往西非,考察尼日河河口,次年於布薩險灘附近遇難。1822年,D.德納姆少校、W.伍德內醫生和H.克拉珀頓中尉從的黎波里出發,南下穿越撒哈拉大沙漠,次年抵達查德湖。克拉珀頓訪問了豪薩城邦富拉尼帝國,探知了尼日河下游及河口的情況。1825年底,克拉珀頓再次受英國政府派遣考察西非,未幾客死索科托。其仆R.蘭德承其遺願,於1830年從布薩險灘順流而下,到達貝寧灣的布拉斯,得知了尼日河河口即是歐洲商人久已在此活動的油河河口。大致與此同時,法國人G.莫利昂於1818年考察了塞內加爾河與甘比亞河的河源;德國人H.巴爾特在英國政府資助下,在50年代對中、西蘇丹廣大地區進行了詳細的考察。至此,以尼日河為中心的西非廣大地區的考察活動基本完成。  中南非的考察 英國人自19世紀初占領了荷蘭人在南非的開普殖民地後,便以此為據點向南部非洲實行殖民擴張(見英布戰爭)。在西非探查基本完成後,英國政府和探險家們便轉向南部非洲地區。考察南非的先驅和代表者是利文斯敦。1841年,利文斯敦在南非傳教,先後發現恩加米湖與贊比西河。1852年,他開始對南部非洲與東非腹地進行長期的考察,並於50年代中期由羅安達長途跋涉,到達東非沿岸的克里馬內,成為歷史上第一個有記載的橫越非洲大陸的歐洲人。在50年代末到60年代初他再次對贊比西河流域及東非湖區進行了長期考察,直至1873年病故。70年代以後,英國的斯坦利和法國的 P.-P.-F.-C.S.de布拉柴又分別對剛果河流域進行了系統的考察,基本弄清了剛果河水系的情況。
非洲地理考察非洲地理考察
東非地區的考察 早在17世紀初,牙耶穌會教士P.帕埃斯就曾考察過青尼羅河河源。1770年前後,英國探險家J.布魯斯也對青尼羅河進行了大量的勘察工作。1857年,R.伯頓和J.H.斯皮克從巴加莫約出發,於1858年初到達坦噶尼喀湖。斯皮克又單獨到達維多利亞湖南岸。1860年,斯皮克受英國皇家地理學會的委託,由探險家J.A.格蘭特陪同,再次深入東非內陸,1862年 7月到達朱巴河的里傍大瀑布。在他們的指引下,探險家S.W.貝克夫婦發現了阿爾伯特湖。尼羅河河源問題至此基本得到解決。  在近一個世紀的時間裡,歐洲探險家們克服種種困難,對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廣大地區進行了全面系統的考察,填補了近代地理學上的空白,並在語言學、人類學、民俗學等方面提供了許多重要資料。利文斯敦在其考察著作中還揭露了罪惡的黑奴貿易。然而,這些探險家所處的歷史和社會條件,決定了他們的活動是為殖民主義服務的。他們的考察成果,不僅為西方傾銷商品和掠奪原料開闢了道路,而且為瓜分非洲的帝國主義列強所直接利用。探險家中的某些人,如斯坦利和布拉柴等,直接充當了帝國主義瓜分非洲的急先鋒。

相關連線

地理位置

非洲全稱阿非利加洲,位於東半球的東南部,歐洲的南方,亞洲的西南,印度洋、大西洋和地中海之間,赤道橫穿大陸。非洲面積達3020萬平方千米,僅次於亞洲,是世界第二大洲。
非洲大陸南北全長8100千米,南起南非厄加勒斯角(東經20°02′,南緯34°51′),北抵突尼西亞境內的本?塞卡角(吉蘭角)(東經9°50′、北緯37°21′);東西全長7500千米,東自索馬里的哈豐角(東經51°24′、北緯10°27′),西至塞內加爾的維德角(西經17°33′、北緯14°45′)。
地勢地形
非洲地圖非洲地圖

非洲海岸線平直(與歐洲相比,非洲面積是歐洲的三倍,而海岸線還不如歐洲的海岸線長),半島、海灣極少。東非大裂谷是世界最長的裂谷,東支南起希雷河河口,向北越過紅海至死海北部,全長約6400千米
非洲有“高原大陸”之稱。南部有南非高原,東部有東非高原衣索比亞高原,北部和西北則為地勢較高、世界最大的、面積達945萬平方千米的拉沙漠撒。衣索比亞高原被稱為“非洲屋脊”,海拔在1000米以上。德拉肯斯山脈和阿特拉斯山脈分別橫亘在大陸的東南沿海和西北沿海。東部的吉力馬札羅山是非洲的最高峰,海拔5895米。整個大陸的地勢較為平坦,由東南向西北傾斜。除撒哈拉沙漠外,西南部還有納米布沙漠和卡拉哈迪沙漠。沙漠面積約占非洲大陸面積的40%。
河流湖泊

非洲的河流多峽谷、急流和瀑布,水力資源豐富,但不利於航行。主要河流:流入大西洋的有尼羅河剛果河尼日河塞內加爾河沃爾特河等;流入印度洋的有贊比西河、林波波河、朱巴河等。尼羅河全長6671千米,是世界上最長的河流。非洲的湖泊多集中於東非高原,又是大裂谷的一部分:馬拉威湖、坦噶尼喀湖、基伍湖、愛德華湖、區伯特湖、維多利亞湖、圖爾卡納湖等。維多利亞湖是非洲最大的湖泊,又是世界第二大淡水湖。坦噶尼喀湖是世界第二深湖。此外,位於衣索比亞高原上的塔納湖海拔1830米,是非洲最高的湖。查德湖則是內陸盆地的最大湖泊。
非洲地圖非洲地圖

氣候

非洲地處熱帶,95%以上地區屬熱帶和亞熱帶氣候,氣候高溫、少雨、乾燥,年平均溫度在攝氏20℃以上,只有南北兩端和局部山區的年平均溫度低於攝氏20℃,有“熱帶大陸”的稱號。但少數地區,如某些地中海沿岸地區、高原地區氣候涼爽,甚至四季如春。
自然資源
非洲礦產資源豐富。目前已知的石油、銅、金、金剛石、鋁土礦、磷酸鹽、鈮的儲量在世界均占很大比重。石油主要分布在北非和大西洋沿岸各國,估計占世界總儲量的12%左右。銅主要分在尚比亞與剛果(金)的沙巴區,金主要分於南非、加納、辛巴威和剛果(金),金剛石主要分布在剛果(金)、南非、波札那、加納、納米比亞等地。此外,還有錳、銻、鉻、釩、鈾、鉑、鋰、鐵、錫、石棉等。非洲的植物達40000種以上,有不少是稀有或特有的。非洲的森林面積占總面積的21%,紅木、黑檀木、花梨木、柯巴木、烏木、樟木、栲木、胡桃木、黃漆木、栓枝櫟等貴重木材應有盡有,而且儲量豐富。非洲草原遼闊,占總面積的27%,畜牧潛力巨大。非洲的漁業資源也是十分豐富的。
非洲地圖非洲地圖

地理分區
習慣上,人們將非洲分為北非、東非、西非、中非和南非五個地區。
北非:通常包括埃及蘇丹利比亞突尼西亞阿爾及利亞摩洛哥亞速爾群島德拉群島。其中埃及、蘇丹和利比亞有時稱為東北非,其餘國家和地區稱為西北非。北非面積約820多萬平方千米,人口約1.2億,阿拉伯人占70%左右。西北部為阿特拉斯山地,東南部為蘇丹草原的一部分,地中海和大西洋沿岸有狹窄的平原,其餘地區大多為撒哈拉沙漠。該區不少農礦產品占世界重要地位:原油占世界總產量5%,磷酸鹽占22%,棉花約占5%,阿拉伯樹膠占80%以上,其它還有栓皮油橄欖柑橘葡萄椰棗無花果等。
東非:通常包括衣索比亞厄利垂亞索與里吉布地肯亞坦尚尼亞烏干達盧安達蒲隆地馬達加斯加葛摩模里西斯留尼旺莫三比克塞席爾。有時也把蘇丹作為東非的一部分。本區所產咖啡約占世界總產量14%,劍麻約占25%以上,丁香供應量占80%以上,茶葉、甘蔗、棉花也在非洲占重要地位。居民主要為黑人。
西非:包括茅利塔尼亞、西撒哈拉、塞內加爾甘比亞馬里布吉納法索幾內亞幾內亞比索維德角獅子山賴比瑞亞象牙海岸加納多哥貝寧尼日奈及利亞和加那利群島。面積約656萬多平方千米,人口1.5億多,其中黑人占85%,余為阿拉伯人。本區所產金剛石約占世界總產量的12%,鋁土礦約占非洲總產量90%以上,可可和棕櫚仁約占世界總產量50%以上,棕櫚油約占38%,花生約占11%,咖啡、天然橡膠在世界上也占一定地位。
中非:通常包括查德中非喀麥隆赤道幾內亞加彭剛果剛果(金)、聖多美普林西比,有時也把尚比亞、辛巴威和馬拉威作為中非的一部分。居民均為黑人。所產金剛石占世界總產量30%左右,錳礦石占12%,銅、鈷、鈾、錫、鐳、鈮、鉭等礦物產量都在世界上占重要地位。棕櫚油、棕櫚仁、天然橡膠、可可也很重要。
南非:通常包括尚比亞安哥拉辛巴威馬拉威波札那納米比亞南非史瓦濟蘭賴索托聖赫倫那島阿松森島等。居民主要為黑人,有一小部分為白人。礦物以煤、金、鉑、鉻、石墨、錳、金剛石、石棉、鋰、釩、鈹最豐富。本區所產金約占世界總產量的10%,金剛石、鉻礦石約占30%,銅、釩、鋰、鈹、石棉產量在世界上也占重要地位。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