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將國民經濟部門區分為生產率不斷提高和生產率提高緩慢兩大類別,前者被稱為進步部門,後者被稱為非進步部門。兩個部門的差異來自技術和勞動發揮的作用不同,在進步部門,技術起著決定作用;在非進步部門,勞動起著決定作用。假設兩個部門工資水平相同,且工資隨著勞動生產率提高而上升。由於勞動密集的公共部門是非進步部門,而該部門的工資率與進步部門的工資率呈同方向等速度變化,因此,在其他因素不變的情況下,生產率偏低的公共部門的規模會隨著進步部門工資率的增長而增長,換言之,政府部門的投資效率偏低導致政府支出規模不斷擴大。
相關詞條
-
非均衡發展理論
區域經濟差異一直是區域經濟學研究的核心問題之一,也是世界各國經濟發展過程中的一個普遍性問題。其中的非均衡發展理論,最初是開發中國家實現經濟發展目標的一種...
簡介 內容 -
科技創新與區域經濟的非均衡增長
科技創新對區域經濟成長的作用機理 科技創新對經濟成長的理論分析 科技創新對區域經濟成長的貢獻分析
內容簡介 作者簡介 目錄 -
內生增長理論
內生增長理論(The Theory of Endogenous Growth) 內生增長理論是產生於20 世紀80 年代中期的一個西方巨觀經濟理論分支,...
理論簡介 概述 基本思想 現代發展 -
巴廷金的一般均衡理論
1956年巴廷金(Don Patinkin)發表了其著名的代表作《貨幣、利息與價格》(Money,Interest and Prices)。他根據凱恩斯...
巴廷金的一般均衡理論內容 巴廷金的一般均衡理論的主要特徵 巴廷金的一般均衡理論的評價 -
均衡與非均衡
《均衡與非均衡》是2010年北京師範大學出版集團,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袁志剛。
內容簡介 作者簡介 圖書目錄 -
區域均衡發展理論
區域均衡發展理論主要認為經濟是有比例相互制約和支持發展的。新古典區域均衡發展理論是區域均衡理論的代表之一,是建立在自動平衡傾向的新古典假設基礎的。因為根...
分析 內容 缺陷 述評 -
區域經濟增長理論
區域經濟成長理論是一種臨界最小努力命題理論,主要用來描述落後地區經濟成長。
基本定義 階段理論 -
均衡失業理論
內容介紹本書假定在理性期望的前提下,公司和員工都想讓他們的報酬最大化。 本書著眼於為失業率的變化建模,假定結束工作和帶來新工作的排列的隨機過程,以及這種...
內容介紹 作品目錄 -
人口均衡理論
人口均衡是指人口的發展與經濟社會發展水平相協調、與資源環境承載能力相適應,並且人口總量適度、人口素質全面提升、人口結構最佳化、人口分布合理及人口系統內部各...
提出背景 提出原因 發展面臨的問題 解決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