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域經濟成長理論

區域經濟成長理論

區域經濟成長理論是一種臨界最小努力命題理論,主要用來描述落後地區經濟成長。

基本信息

簡介

中國經濟經濟區域圖中國經濟經濟區域圖
(1)均衡增長理論:不發達地區存在著生產消費的低水平均衡狀態。這些地區的經濟要增長,就必須要打破這種均衡的狀態,使整個區域的經濟同時獲得增長。主要觀點包括羅森斯坦·羅丹臨界最小努力命題理論、“大推進”理論,納克斯的“貧困惡性循環”理論等。這個理論適用於落後地區經濟成長的描述和開發,為開發中國家迅速擺脫貧窮落後困境,實現工業化和經濟發展,提供了一種理論模式,指出了一條快速發展的路線,因而具有重要的理論意義,並對一些開發中國家的經濟實踐產生了一定影響。

(2)非均衡增長理論:不發達地區存在著生產與消費的低水平均衡狀態。由於經濟落後地區的資本有限,不可能大規模地投向所有部門,要實現這些地區的經濟成長,就只能集中資本投入到幾類有帶動性的部門,通過有帶動性部門的經濟優先發展,促使整個區域的經濟得到增長。主要的觀點包括赫希曼的引致投資最大化原理、“聯繫效應”理論等,在經濟發展的初級階段和資源稀缺的情況下,相對於均衡增長而言,非均衡增長對開發中國家更具吸引力。

(3) 新增長理論:知識在經濟成長中日益重要,有形投資流向高技術商品生產和服務投入越來越多,人力資源開發成為經濟成長的基石。最具代表性的是經濟學家羅默的阿羅模型,主要觀點是:技術是內生變數,是經濟成長的惟一源泉。盧卡斯模型主要觀點是經濟成長的快慢與一個地區的人力資本狀況有直接的關係。熊彼特的創新理論主要觀點是:人力資本成為經濟成長的主要因素後,創新就成為左右經濟成長的關鍵性行動。這種創新表現在五個方面:一是使用一種新的技術,二是開發一種新的產品,三是運用一種新的工藝,四是開拓新的市場,五是嘗試一種新的組織形式,但由於“創新破壞性的存在”,創新的不確定性使經濟成長具有周期性的特點。這一理論成為發達地區經濟成長理論的基礎。

階段

中國主要經濟區中國主要經濟區
美國經濟學家錢納里對34個準工業國家的經濟發展進行了實證研究,提出任何國家和地區的經濟發展會規律性地經過6個階段,第一階段是傳統社會,第二階段是工業化初期階段,第三階段是工業化中期階段,第四階段是工業化後期階段,第五階段是後工業社會,第六階段是現代化社會。從任何一個發展階段向下一個階段的躍遷都是通過產業結構轉化來推動的,在不同國家、不同地區,由於國情區情不同,區域經濟發展階段表現形式也不盡相同。我國目前正處於工業化中期階段。

錢納里的經濟發展階段理論

(1)傳統社會階段:產業結構以農業為主,絕大部分人口從事農業,沒有或極少有現代化工業,生產力水平很低。

(2)工業化初期階段:產業結構由以落後的農業為主的傳統結構逐步向現代工業為主的工業化結構轉變,工業中則以食品紡織菸草採掘建材等初級產品的生產為主。

(3)工業化中期階段:製造業內部由輕型工業的迅速增長轉向重工業的迅速增長,非農業勞動力占主體,大三產業開始迅速發展,這就是所謂的中工業化階段。

(4)工業化後期階段:該時期主要特徵是第一、第二產業獲得較高水平發展的條件下,大三產業保持持續高速發展,成為區域經濟成長的主要力量,是區域經濟成長的主要貢獻者。

(5)後工業化社會階段:製造業內部結構由資本密集型產業為主導產業向一技術密集型產業為主導產業的的轉換,同時生活方式現代化,高檔耐用消費品在廣大民眾中推廣普及。

(6)現代化社會階段:第三產業開始分化,只能密集型和只是密集型產業開始從服務業中分離出來,並占主導地位,人們消費的欲望呈現出多樣性多變性,並追求個性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