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脈配藥機器人

靜脈配藥機器人

靜脈配藥機器人是成都市第一人民醫院鄭永強發明的。鄭永強幾經挫折,耗時14年,才帶領團隊自主研發成功這一機器人,這項技術共獲得120項國家專利,有17項國際專利正在申請。這一機器人預計將在2016年底進行量產推廣,其將代替護士配藥,這對於提高配藥效率和保護醫護人員,都有重要的意義。

研發經過

鄭永強鄭永強

靜脈配藥機器人的研發成功,成都市第一人民醫院急診科副主任鄭永強傾注了14年的心血。鄭永強以前沒有自己動手的條件,大多是在腦海中思考。工作以後,但凡有智慧型機械展覽,自己就會去現場觀看,那些年他在上海、北京、廣州都看過展覽,次數已經數不清了。

2002年,鄭永強就開始琢磨研發靜脈配藥機器人的事了,當時還是他單幹,“我不會畫圖,然後找懂機械的朋友幫我畫出來。”後來,先後有懂機械的朋友、程式設計師等加入,2014年成立了一家公司專門進行研發,2016年上半年完成了試驗機。

其實早在2005年,鄭永強就完成了一台半自動配藥機器人,但由於成本等原因,難以進行推廣。但他深知這塊領域在國內有廣闊的市場,便一直沒有放棄。2009年初,他幫助深圳一家公司做出了一台靜脈輸液配藥機器人,也因為成本高,占地面積大,每小時配藥只能達到60多瓶,無法滿足臨床上的需求。

研發並非一帆風順,鄭永強也曾經想到過放棄。“當時困難最大的,就是藥瓶瓶口的切割和打斷——力度太輕切不斷瓶口,太重又容易弄碎瓶身,僅僅這一項就經過上萬次試驗。”

鄭永強回憶,自己有時半夜靈感來了,都會立馬跟機械和工程的人員聯繫交流,忘記吃飯是經常有的事。而且常常是連續工作了24小時後,又開車到廣漢繼續研發。

除了電機和螺絲外,機器人其他部件都是自主研發和製造的。“每台機器人有四個單位可同時操作運行,每個單位由兩個部分組成,一個完成西林瓶藥液,一個負責安瓿瓶藥液。”鄭永強說,試驗機每個單位只能放一瓶藥液,正式的機器每個單位則能放4~5瓶藥液。

配藥流程

一瓶容量為25ml的安瓿瓶藥液放入儀器卡口處,按下確定按鈕後,藥瓶被送入機器內部,被兩面扇形的刀口切割瓶口,隨著“啪”的一聲,儀器將瓶口推掉,再由針管吸出藥液導入輸液袋;另一側,西林瓶裝的藥液也進入機器進行類似操作,只需30秒到40秒,就能完成一瓶靜脈輸液藥液的配備。

主要作用

鄭永強靜脈配藥機器人

1、提高配藥效率保護醫護人員

靜脈配藥機器人主要適用於護士站,使用靜脈配藥機器人後,能夠提高勞動效率,減輕勞動強度以及保護醫護人員。“就是把配藥中人工操作的部分用機械來替代。”

目前(2016年)藥品配藥主要依靠人工,大致分為七個步驟,即消毒、吸母液、扎入西林瓶後注水轉兩圈拔針、搖液或震盪、抽取藥液、注回母液袋、分離針頭針筒。鄭永強說,這種方式對配藥藥師的勞動強度要求大,而且容易出現配藥錯誤,藥瓶玻璃還容易割傷護士,對配藥藥師的職業危害。此外,配藥過程中護士不小心碰到空針部分,也容易導致藥液污染。

2、“靜脈配藥機器人對解決醫療糾紛有所幫助。”鄭永強說,今後,病人的配藥種類、劑量、時間等治療都有據可依,可以實時監控。

在提高工作效率方面,這個機器人也有很大優勢。“普通的護士每小時能配25~30瓶,熟練的能達到30~40瓶。而機器人每小時能配好300瓶藥液。”鄭永強說,自己研製的靜脈配藥機器人與美國研製的靜脈配藥機器人相比,占地面積更小,只需要1~2平方米;美國研製的靜脈配藥機器人只能處理西林瓶的藥液,每小時處理60~70瓶藥液,而自己研製的靜脈配藥機器人可以處理西林瓶和安瓿瓶的藥液,每小時能配好300瓶,可以充分滿足臨床用藥的需求。

“美國的一台機器價格為1500萬元人民幣,我們的成本更低。”鄭永強說,剛開始推廣,費用預計在100萬~150萬元/台,今後可能降到20萬~30萬元/台,讓社區醫院也能夠使用。

未來

2016年9月,這台靜脈配藥機器人將組裝和最後調試臨床產品樣機,預計2016年年底到明年初實行量產,計畫自上到下推廣到社區醫院。

該機器人9月24日將在成都參加全國醫用機器人大會,現場進行展示與講解,成都的醫院中,省人民醫院和成都市第一人民醫院都將參會。省醫院主要講解達文西機器人如何操作使用,鄭永強是對自主研發的機器人進行演示和操作。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