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脈採血法

靜脈採血法

靜脈採血法,通過針管抽取一定量的靜脈血的方法。多採用位於體表的淺靜脈,通常採用肘部靜脈、手背靜脈、內踝靜脈或股靜脈。小兒可采頸外靜脈血液。根據採血量可選用不同型號注射器,配備相應的針頭。某些特殊檢查,為避免血小板激活,要使用塑膠注射器和矽化處理後的試管或塑膠試管。

操作程式

準備試管

標記試管

在試管上貼上標籤,註明患者姓名、項目名稱、採集日期、門診或住院號。

消毒雙手

採血前,操作人員衣帽整齊,套用肥皂或消毒液和水洗手,戴口罩和手套。

選擇靜脈

採血前,要求受檢者坐在實驗台前。將前臂放在實驗台上,掌心向上,並在肘下放一枕墊。臥床受檢者要求前臂伸展,暴露穿刺部位。常用採血位置是肘前靜脈,因其粗大、容易辨認。

檢查注射器

打開一次性注射器包裝,左手持針頭下座,右手持針筒,將針頭和針筒緊密連線,並使針頭斜面對準針筒刻度,抽拉針栓檢查有無阻塞和漏氣。最後排盡注射器中的空氣,備用。使用前,保持針頭無菌狀態。

扎壓脈帶

在採血部位上端約6cm處,將壓脈帶繞手臂一圈打一活結,壓脈帶末端向上。要求患者緊握和放鬆拳頭幾次,使靜脈隆起。壓脈帶應能減緩遠端靜脈血液回流,但又不能緊到壓迫動脈血流。

選擇進針部位

採用左食指,觸摸進針部位的靜脈。

消毒皮膚

用30g/L碘酊棉簽自所選靜脈穿刺處從內向外,順時針方向消毒皮膚,待碘酊揮發後,再用75%乙醇棉簽以同樣的方式拭去碘酊,待乾。

穿刺皮膚

取下針頭無菌帽,以左手拇指固定靜脈穿刺部位下端,右手持注射器,食指固定針頭下座。保持針頭斜面和針筒刻度向上,沿靜脈走向使針頭與皮膚成30°角斜行快速刺入皮膚,然後成5°角向前穿破靜脈壁進入靜脈腔。確認穿刺入靜脈中心位置,並沿著靜脈走向將針頭推入10~15mm。

抽血

用左手緩緩向後拉注射器針栓,見少量回血後,鬆開壓脈帶。然後,向後拉針栓到達採血量刻度。若使用一次性真空採血裝置,當針頭進入血管後會見少量回血,將真空採血管插入試管托內採血針中,因試管內負壓作用,血液自動流入試管,到達採血量刻度後拔出試管即可。

止血

囑受檢者松拳,用消毒棉簽壓住進針部位,迅速向後拔出針頭。繼續緊按住消毒棉簽3min。

放血

從注射器上取下針頭。將血液沿試管壁緩緩注入,到達標記處。含抗凝劑試管需迅速輕輕顛倒混勻幾次。

注意事項

採血前準備

採血前應向患者耐心解釋,以消除不必要的疑慮和恐懼心理。如遇個別患者進針時或採血後發生眩暈,應立即拔出針頭讓其平臥休息片刻,即可恢復。必要時可給患者嗅吸芳香酊、針刺(或拇指按掐)人中和合谷等穴位。若因低血糖誘發眩暈,可立即靜注葡萄糖或囑患者服糖水即可。如有其它情況,應立即找醫師共同處理。

準備試管

不同檢查項目可根據試驗需要選擇不同的抗凝劑及與血液的稀釋比例,如血細胞計數及MCV、MPV等參數測定時應選擇適當的抗凝劑,不要用肝素抗凝劑,因為肝素抗凝會影響RBC和PLT的計數結果。

選擇靜脈

如果肥胖患者的靜脈暴露不明顯,可以左手示指經碘酊、乙醇消毒後,在採血部位觸摸,發現靜脈走向後憑手感方向與深度試探性穿刺。

檢查注射器

靜脈採血前要仔細檢查針頭是否安裝牢固,針筒內是否有空氣和水分。所用針頭應銳利、光滑、通氣,針筒不漏氣。抽血時針栓只能向外抽,不能向靜脈內推,以免形成空氣栓塞,造成嚴重後果。

扎壓脈帶

采靜脈血時止血帶壓迫時間不能過長、綁紮不能過緊,以避免淤血和血液濃縮,最好不超過1min,否則會影響某些試驗結果,如造成血紅蛋白和血細胞比容增高。

穿刺皮膚

不能從靜脈側面進針。針頭進入靜脈的感覺是:皮膚有一定阻力,而靜脈壁阻力較小,更富有彈性。

抽血

血液加入抗凝試管中應與抗凝劑充分混勻達到抗凝目的;無需抗凝時則將血液直接注入試管中。要防止血液標本溶血,因為溶血後標本不僅紅細胞和血細胞比容減低,還會使血清(漿)化學成分發生變化。造成溶血的原因有:注射器和容器不乾燥、不清潔;壓脈帶綑紮時間太久,淤血時間長;穿刺過程中損傷組織過多;抽血速度太快;血液注入容器時未取下針頭或用力推出時產生大量氣泡;抗凝血用力振盪;離心時速度過快等。

止血

不能彎曲手臂,以免形成血腫。

放血

顛倒混勻時,需防止溶血和泡沫產生。切忌振盪試管。

檢測與保存

血液標本採集後應立即送檢,實驗室接到標本後應儘快地檢查。抗凝靜脈血可穩定8~12h,如不能及時測定,應將其置於較穩定的環境中,如4℃冰櫃,減少和降低條件的變化。測定前,將其從冰櫃內取出,恢復至室溫狀態,混勻後再測定。用於生物化學檢查的標本若不能及時檢查,應將血清或血漿與細胞分離,進行適當的處理。

一次性器材

只能使用一次,不能反覆使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