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況
青華鎮位於南陽市區西南,距市中心23千米。面積91.5平方千米,人口6.9萬人(2007年)。轄青北、華寨、趙寨、養心莊、三李營、馬集、嶺上、席莊、蔡莊、楊關寺、牛崗、楊李莊、杜莊、高老家、遠場、王珍莊、青南、後所、黑家莊、任家莊、前所、上徐寨、民金營、葉寨24個行政村,312個村民小組。有青華,華寨兩個集鎮,其中青華鎮面積1.7平方千米,鎮區人口7300人。全鎮地勢平坦,海拔高度在115—110米之間,屬北亞熱帶大陸性季風氣候,焦(作)枝(城)鐵路、豫23省道穿境。
[代碼]411303106:~200青北村 ~201華寨村 ~202趙寨村 ~203養心莊村 ~204三李營村 ~205馬集村 ~206嶺上村 ~207席莊村 ~208蔡莊村 ~209楊關寺村 ~210牛崗村 ~211楊李莊村 ~212杜莊村 ~213高老家村 ~214遠場村 ~215王珍莊村 ~217青南村 ~218後所村 ~219黑家莊村 ~220任家莊村 ~221前所村 ~222上徐寨村 ~223民金營村 ~224葉寨村
沿革
1968年建青華公社,1984年改鄉,1996年建鎮。1997年,面積91.6平方千米,人口7萬,轄青華南、青華北、王珍莊、袁場、高老家、楊李莊、杜莊、牛崗、楊官寺、席莊、嶺上、蔡莊、趙寨、馬集、華寨、葉寨、民金營、上徐寨、養心莊、三李營、黑家莊、任家莊、前所、後所24個行政村。
行政區劃
青華鎮轄青華南、青華北、王珍莊、遠場、高老家、楊李莊、杜莊、牛崗、楊官寺、席莊、嶺上、蔡莊、趙寨、馬集、華寨、葉寨、民金營、上徐寨、養心莊、
![青華一中](/img/1/bed/wZwpmLxczN4IDO5cDO2UzM1UTM1QDN5MjM5ADMwAjMwUzL3gzLyAzLt92YucmbvRWdo5Cd0FmLyE2LvoDc0RHa.jpg)
三李營、黑家莊、任家莊、前所、後所24個村委會,115個自然村,312個村民小組,6.9萬人,9.9萬畝耕地,鎮域面積91.6平方公里,總人口69200人,是一個平原農業大鎮。多為漢族,另有蒙古族、回族等兄弟民族。鎮政府駐地青華,又名青華街,在礓石河右岸,距市區21.4公里。1984年改建為青華鄉;1996年撤鄉改建為鎮。
地理環境
![青華鎮一中](/img/0/17a/wZwpmLzYDM3QDM5YTO2UzM1UTM1QDN5MjM5ADMwAjMwUzL2kzLzUzLt92YucmbvRWdo5Cd0FmLwE2LvoDc0RHa.jpg)
該鎮地處平原,北部稍高,南部稍低,海拔在115米-110米之間。屬北亞熱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四季分明,氣候適宜,年平均氣溫14.9℃ ,降水量805毫米,日照2116小時,無霜期229天,屬長江漢水流域系。
農業
![辣椒之鄉](/img/f/17d/wZwpmLxAzM4cTNzkzM3UzM1UTM1QDN5MjM5ADMwAjMwUzL5MzL3MzLt92YucmbvRWdo5Cd0FmLzE2LvoDc0RHa.jpg)
1993年耕地面積9364畝,砂姜黑土和黑老土占 90%,余為黃老土和灰兩合土。轄區主要河流有:礓石河,清代稱匯集河,北有王珍莊村流入,南從上徐寨出界,段長10公里;華河,源於杜莊村,南由葉寨村出境。兩段河均是春涸秋溢季節性河流,沿岸地勢平坦而歷史上旱澇交替。建國後對兩河進行系統治理,基本上控制了水災。境內地表水缺乏,農田灌溉主要依靠地下水,為主要井灌區,機電井、提灌站等灌溉設施配套完整。有效灌溉面積約占總耕地的60 %。全鎮機井2000餘眼,達到平均50畝一眼井的灌溉標準。地下水資源豐富,儲量充足,水質優良 ,硬度一般不低於120毫克 /升,符合國家規定的生活飲用水和工農業生產用水標準。全鎮9.9萬畝耕地中農業綜合開發面積4.5萬畝 ,項目區基本達到“旱能澆、澇能排、田成方、林成網、溝相通、路相連”的高效益農田標準。
基礎設施
交通便利,路網建設完備,省道豫23線、焦枝鐵路穿境而過。寧西鐵路距鎮約10公里,鎮內24個行政村互通油路。
電力充足,供電設施齊全。境內馬集村有35KV變電站一座,通過四條10KV電力線路向全鎮提供電力,變壓器總容量8270 KVA,供電電網主幹線標準高,線損低。
![青華鎮](/img/9/827/wZwpmL4QTN1cTMwYDO2UzM1UTM1QDN5MjM5ADMwAjMwUzL2gzLyEzLt92YucmbvRWdo5Cd0FmLyE2LvoDc0RHa.jpg)
通信網路發達。境內程控電話交換機總容量16000門,現有電話用戶6500門轄區內程控電話、行動電話、多媒體通信等高科技通信手段構成多功能全方位通信支架,可與全國各地及全世界200多個國家和地區聯繫和信息溝通。有線電視可接收40餘套節目,民眾文化生活豐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