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背林場

青背林場是一個地名,位於樺南縣城北部,南北長14公里,東西寬13公里,隸屬於樺南縣林業局,行政區域屬孟家崗鎮境內,現有職工195人,其中幹部12人,工程技術人員8人,林場總人口500人,始建於1962年,40多年的經營,累計生產木材95000立方米,年生產木材3000立方米。

青背林場

地理位置與行政區劃
青背林場位於樺南縣城北部,場址距縣城47公里,地理位置為東經130º30′42″—130º42′18″,北緯46º32′50″—46º25′40″。北與樺川縣申家店林場相鄰,西與雙龍林場交界,東與七峰林場接壤,南與孟家崗林場相連。南北長14公里,東西寬13公里,隸屬於樺南縣林業局,行政區域屬孟家崗鎮境內。
自然地理概況
山脈:林場地處完達山支脈,地形以山區丘陵地貌為主,地勢北高南低,海拔高度192—490米,相對高差341米,最大坡度35度,平均坡度13度。
水系:境內河流是八虎力河支流樹河,由北向西南流入八虎力河。
氣候:屬中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春季乾旱,風大少雨,氣溫回升快。夏季溫熱多雨,秋季降溫急劇多早霜,冬季寒冷漫長。年極端最低氣溫-34.7℃,年極端最高氣溫37℃,年平均氣溫2.5℃,年平均降水量548毫米,全年日照時數1955小時,年≥10℃積溫2546.7℃,早霜在9月初,晚霜5月初,全年無霜期120天左右,初凍9月下旬,解凍在4月初。
土壤:有2個土類,暗棕壤和沼澤土。暗棕壤總面積7481公頃,占經營總面積的85%;沼澤土總面積1169公頃,占經營總面積的13.3%。暗棕壤分3個亞類,即典型暗棕壤、草甸暗棕壤、原始暗棕壤。典型暗棕壤總面積6699公頃,占暗棕壤的76.1%,主要分布在山腹地帶,排水良好的緩坡地中上部,邊緣地帶逐減;草甸暗棕壤總面積729公頃,占暗棕壤的8.3%,分布於河岸階地和河谷邊緣地帶;原始暗棕壤總面積53公頃,占暗棕壤的0.6%,分布在陡坡上部。沼澤土分1個亞類,即泥炭腐植質沼澤土,占經營總面積的13.3%,分布低洼地及河流兩岸。
植被:屬小興安嶺——老爺嶺植物區的小興安嶺——張廣才嶺亞區。為闊葉混交為主的天然次生林。喬木主要有柞樹、樺樹、椴樹、山楊、落葉松等,灌木有榛子、胡枝子、杜鵑、刺五加、忍冬、五味子、繡線菊等,草本植物有羊鬍子苔草、毛緣苔草、鈴蘭、玉竹、蚊子草、地榆、驢蹄菜、蒿類等。其中,中草藥有五味子、刺五加、串地龍、蒼朮、升麻等;菌類有木耳、元蘑、榛蘑等。
野生動物:主要有狍子、馬鹿、黑熊、野豬、狐狸、雪兔、山雞、飛龍、野鴨、林蛙等。
社會經濟情況
林場現有職工195人,其中幹部12人,工程技術人員8人,林場總人口500人。場部下設機構有子弟校、苗圃、營林工隊、護林站。固定資產129萬元,年產值250萬元,利潤15萬元。境內分布6個自然屯,1個火車站。社會勞力400餘人。有牡佳鐵路、縣城通往佳木斯的公路,從南至北貫穿林場,是林業運輸的主要幹線。林場公路及簡易公路布局比較合理,交通方便,全區公路24.6公里,道路網密度每公頃2.1米。
森林資源狀況
森林資源概況:經營總面積8799公頃,林業用地面積7642公頃,其中有林地面積6921公頃,森林總蓄積421600立方米。未成林造林地278公頃,無林地面積426公頃,苗圃17公頃,非林業用地1157公頃,森林覆蓋率78.4%。
林分類型:在森林資源中,天然林面積3457公頃,總蓄積量249000立方米,分別占森林面積、蓄積的50.2%和58%。主要林分類型有柞木林2082公頃,蓄積量136800立方米;白樺林474公頃,蓄積量27790立方米;山楊林433公頃,蓄積量40600立方米;軟闊混交林468公頃,蓄積量43810立方米。人工林面積3439公頃,蓄積量181700立方米,分別占森林面積、蓄積的49.8%和42%。主要林分類型有紅松純林364公頃,蓄積16100立方米;落葉松2512公頃,蓄積135340立方米;樟子松563公頃,蓄積量30260立方米。
森林分類經營區劃:區劃生態公益林面積2419公頃,蓄積166200立方米,占經營類型總面積的33%;區劃商品林面積5044公頃,蓄積224060立方米,占經營類型總面積的67%。
林業生產建設情況
林場始建於1962年,40多年的經營,累計生產木材95000立方米,年生產木材3000立方米,更新造林3439公頃,每年育苗4公頃,產成苗80萬株,品種有樟子松、落葉松、楊苗、各種綠化大苗等。
農業基地300公頃,年產大豆60餘萬公斤;優質葡萄園180畝,預計年產葡萄15萬公斤,年創利潤20萬元。黑豆果、樹莓基地400畝,年產40萬公斤,年創利潤60萬元。
林場有各類磚木結構公用、民用建築萬餘平方米,有各種車輛50餘台,安裝有閉路電視、電腦、移動發射塔等設施。
發展方向
林場在今後的發展上,一是通過分類經營區劃界定,把以發揮生態效益為主要目的的森林劃分為生態公益林,科學經營,追求最大的生態效益和社會效益;把以發揮經濟效益為主要目的的森林劃分為商品林,提高林地生產力,追求最大的經濟效益。二是依託當地的資源優勢,建設好現有的漿果基地,帶動區域經濟發展,為集團龍頭企業生產優良的漿果。同時積極利用林地資源,大力發展種植業、養殖業,培育中藥材、食用菌等項目。
發展項目
擬建森林旅遊、度假村;利用現有的漿果林基地,建設果酒飲料加工基地,對外銷售漿果和加工產品;利用林地草場,建黃牛養殖基地、育肥牛500頭,養殖絨山羊2000隻;建中草藥五味子基地5000畝。
林場場長:付明祥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