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社火


新華網青海頻道西寧03月10日電青海社火,像花兒等藝術形式一樣,也是在高原上流傳了千百年的一枝奇葩。它在延續過程中,糅合了青海其他民族的一些民俗文化和藝術形式,形成了豐富多彩且獨具高原特色的社火藝術,有舞龍、舞獅、高台、高蹺等數十種表演形式,以及近百種膾炙人口的社火小調。這些表演形式和演唱小調在青海各民族中廣為流傳,深受人們的喜愛。每年的正月,在“不點花燈月不圓,不耍社火難過年”、“鑼鼓不響,莊稼不長”等傳統思想的影響下,各地的社火演出隊沸沸揚揚、浩浩蕩蕩的,將正月里節日
的氣氛宣染得異常熱鬧紅火,使春節變成了一個熱鬧非凡的“狂歡節”。
但是,隨著生活節奏的加快和生活結構的多元化,社火這個延續了千百年的民俗文化形式,如今在各地普遍都出現了表演形式簡單化、道具老化、文化品味和傳統韻味流失,以及參與人員的積極性降低、觀看者和演出人數銳減的現象。過去那種以演社火為榮而全民競相參與的現象已經不復存在了,青海社火正面臨著嚴峻的考驗。
我省民俗研究者,曾編著過我省惟一一本社火專著的羅耀南老先生告訴記者,出現這種現象的原因是現代的人們,尤其是社火廣為流傳的農村,已經進入信息多元化的時代,人們接受文化信息的渠道已經是多種多樣了,內容也豐富多彩了。青海社火中許多表演形式卻是多年來一成不變,比如,社火中的“八大光棍”,原本是過去馬步芳在正月里為了穩定軍心,在軍營中演出的一種社火形式,後來馬步芳將這種演出形式推向西寧街頭後受到了老百姓的喜愛,於是各地社火便紛紛模仿,並流傳至今。“八大光棍”流傳了幾十年了,但仍然延續的是那個時代的形式和內容。另外,過去社火演出的經費多來源於“廟田”上的收入,也算是專項資金,基本上有固定的經費來源。但是,現代社火的經費來源大多要依靠挨家挨戶的收取,給多給少,或給糧食或給現金沒有定數,所以,沒有經費的保障也是造成社火年年在“減色”的一大原因。組織一個至少有200人的社火演出隊很不容易,沒有了經費的保障,社火根本談不上創新和一些道具的更新,所以,一些相當優秀的社火演出形式,比如花費比較大的“黑社火”以及“黑社火”中的“滾燈”、“頂燈”、“竹馬”等形式已經逐漸消失了。而且,這幾年也缺少專門從事社火研究、收集整理和創作的人員,僅靠農村民間藝人的創作已經遠遠不夠。所以,社火中出現道具陳舊、形式單一的現象就在所難免了。加上在現代文化、外來文化的衝擊和影響下,人們逐漸淡忘了民俗文化的不少內容,致使社火中的一些古代故事、傳說、典故逐漸被人們所遺忘,很多人不知道“燈官”帽子上的“槽頭興旺”是何義,不知道“黑臉啞巴”“胖婆娘”以及“身子”的來歷,甚至一些地方的社火演出人員並不理解唱詞中的含義,結果以訛傳訛,出現了不倫不類的演出形式,這些現象令許多從事民俗研究的專家感到十分擔憂。
那么,青海社火的出路在何方呢?羅耀南先生認為,社火之所以流傳了千百年的時間,是因為它有著最廣泛的民眾基礎,社火在歷史上也有被封殺的時候,但是,人民的思想感情是封殺不住的,所以,社火完全消亡是不可能的。但是,任何文化形式的生命力在於不斷的創新,在於緊緊貼近民眾,跟上時代的步伐,反映時代的心聲。所以,社火演出不應該僅是“火神會”的事,政府相關部門應該積極對社火演出進行引導和培育,及時將黨的方針、政策等一些宣傳內容融進社火中去,將民眾的一些呼聲收集上來,將一些針砭時弊、人情世故的優秀作品及時予以加工和推廣。甚至可以在社火中引進競爭機制,促進社火精品化、優質化發展。多年來從事青海民俗文化研究工作的青海花兒研究會會長滕曉天先生認為,青海社火的發展創新必須以保持傳統為基礎,同時,也不能簡單地對社火中的祭祀等活動一概而論定性為封建迷信而予以封殺,實際上社火中的祭祀等活動反映了古代人們祈願風調雨順、五穀豐登的一種樸素的思想感情,其中“胖婆娘”等人物反映了古代人們在惡劣的環境下對生殖的崇拜。所以,在一定程度上折射著古代人類活動痕跡的社火是歷史留給我們的活文物、活化石,具有很高的歷史和文化研究價值。
滕曉天先生認為,青海社火包羅萬象、形式多樣,既有青海各民族的東西,又有高原特有的東西,所以,曾被稱為“百戲”的社火演出活動應該打破受時空限制的模式。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財力的社火,每年只在一兩天時間中演出,實在太浪費了,應該在時間上前伸後延,增加演出的時間。同時,完全可以將青海社火中的一些具有高原特色的形式拿到一些大型的經濟、文化、體育活動中表演,比如青洽會、環湖賽等活動上。過去同樣只在春節期間演出的東北“二人轉”,如今不是唱遍了大江南北嗎?西部大開發,青海大發展,文化應該先行,要為經濟搭台,但在這一點上我們總是落在了別人的後面。再者,社火完全可以融入到旅遊項目中去,現在我省各地建了不少的民俗文化村,這些地方為什麼就不可以演社火呢?能不能在塔爾寺等一些景點周圍形成一個旅遊文化產業鏈,將平時難得一見的青海社火、皮影戲、喇嘛社火、民間工藝品等拿出來讓遊客看?相信這些越是土得掉渣的民俗文化,越能為青海旅遊增色。
記者在採訪中了解到,如今農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各地出現了社火音像“製片人”,這些人利用手中的DV機拍下當地的社火,簡單製作後再賣給當地農民,每年下來也能掙個幾千塊錢。儘管光碟製作水平不敢恭維,但卻深受農民的歡迎。有些具有市場眼光的音像商家也緊跟其後,將眼光瞄準了這個巨大的市場。2004年,《青海社火》一下子打開了沉悶多年的青海民俗文化音像市場。那段時間裡,不管是鄉村的庭院裡,還是西寧的大街小巷,到處都是《青海社火》優美的旋律。據該公司的馬經理介紹,民俗文化蘊藏著巨大的市場潛力,這幾年,作為青海民俗文化代表之一的花兒,便產生了不少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過去,人們根本不可能將社火和經濟聯繫在一起,但是,這幾年卻出現了農民為社火產權打官司、社火音像製品熱銷的現象,而且,聽說有人正準備成立舞獅隊,要將社火中代表喜慶吉祥的“耍獅子”利用到商業的開業慶典等活動中。對這些現象,滕曉天先生認為,出現社火市場化的雛形是非常可喜的,有關部門應該加強保護和引導,應該樹立地方文化品牌意識,儘快規範社火中的一些市場行為,加快社火走市場化路子的步伐,讓市場來調節社火結構,促進其不斷發展。(西寧晚報記者葛文榮)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