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青海“燈影戲”,也叫皮影戲,是以板腔為主集民間美術、音樂、戲曲為一體的 、有獨立音樂聲腔系統的傳統戲曲劇種, 屬於傀儡戲範疇,俗稱“影子”。唱燈影戲叫“唱影子”,看燈影叫“看影子”,燈影戲唱腔也叫“影子腔”。燈影戲在中國戲曲藝術史中較古老。燈影戲由演員操縱皮製影人,伴以音樂唱腔,藉助光影效果在螢幕(俗稱亮子)上表演各種戲曲故事、神話傳說、其表演形式深受民眾的喜愛。早期用紙質材料製作影人,後來逐漸改用為皮質材料,有利於保存,而且不易損壞。而且皮質薄而透明,光照效果比較好,雕鏤成形比紙質影人更加精美。皮影戲在我國各地的叫法不一,有的地方叫“驢皮戲”、“牛皮影”,青海省的民眾叫它為“燈影戲”,“影子”。
皮影戲是青海各地傳統廟會、節日文化娛樂活動,如花兒會、社火、秧歌、賽馬等的必演節目,民眾習慣以燈影戲來祭祀神明、企求豐年、滅災降福,實現美好願望。 解放前,青海的廣大農村,生產落後、交通不便、文化貧乏,民眾的文化娛樂主要靠當地的皮影戲班子完成。
溯源
燈影戲在中國的歷史悠久。早期的“影人”只作說書講史用,以後開始用來表演各種劇目,便產生了“影戲”。最早的“影戲”出現在北宋時期,南宋時期就有了專門雕刻和製作影人的行業。自明清以後,皮影戲遍及全國大部分地區,甚至傳至南亞、埃及、波斯,直到歐洲,因此,中國素有皮影戲故鄉之稱,遍及陝西、青海、四川、重慶、北京、山東、河南、湖北、山西等地,在長期的發展過程中,藝人輩出,唱腔多樣,傳統劇目繁多,演奏的曲牌典雅動聽,內容多為歷史故事、民間傳說等。
青海省的皮影戲是由陝西傳入的,主要分布在以西寧、大通縣、湟中縣為中心的青海東部農業區。何時傳入的沒有時間記載,估計已經有二百多年了。皮影雕刻製作歷史有百年之久。
造型
燈影戲的人物形象,道具(如車、馬、刀、槍、桌椅等) 是用加工的黃牛皮革雕制而成。人物臉譜神態各異,服裝花紋細膩,色彩鮮明,對比清晰。它是由演員操縱皮影表演,透過燈光投影於銀幕,讓觀眾看影像的一種戲曲表演形式。
一盞燈,布圍框,三五人吹啦彈唱;
皮刻人,半面臉,一席地操演雄兵。
皮人皮馬安天下,銅鑼銅鼓定太平。
死戲活影,半台鑼鼓半台戲。
有口沒口,權靠人口傳皮口,
似人非人,依賴真人弄假人。
十張紙週遊世界,一盞燈照亮乾坤。
登台保太平,箱內乾坤大.
擊鼓勸世人,敲鼓安天下.
一口敘說千古事,雙手對舞百萬兵.
道具
道具主要有“皮娃娃”、“亮子”、“燈盞”等。其中“皮娃娃”就是皮影戲的角色,多由牛皮雕刻、彩繪而成,製作方法和“剪紙”的製作方法類似;“亮子”相當於電影院的銀幕;“燈盞”主要用來提供光源。
皮影子演出時,“亮子”的前面是觀眾,後面是演繹室,“亮子”的正後方是“燈盞”,“皮娃娃”在“燈盞”和“亮子”之間而且貼在“亮子”上,“皮娃娃”在“亮子”的投影就是“劇情”。
表演
演員、演奏員通過演唱,演奏、吟誦、道白等手段來表達戲曲內容。它主要流行於青海東部農業區漢族地區,在長期流傳過程中,表演藝術日臻完美,已形成了獨具特色的劇種。皮影戲班由半農半藝的民間藝人組成,農忙務農,農閒演出。演唱者叫做“把式”,生、淨、醜、旦、打、念、唱、做等技藝均由“把式”完成。演奏者由“上手”、“中手”、“下手”以及敲梆子的“梆手”等四人組成(俗稱後台),分別操作管弦、打擊樂器以及喊段兒幫腔和雜務。
伴奏
樂器有弦樂、管樂、打擊樂三種,包括四胡、三弦、曲笛、嗩吶、長桿喇叭、小戰鼓、乾鼓、大鉤鑼、鉸子、梆子、盞兒等。班社可自由結合,或以家庭為單位。
劇目
燈影戲劇目可分為“大傳戲”和“單本戲”兩大類。大傳戲是根據歷史長篇小說改編,單本戲是根據民間口頭文學改編。過去燈影戲沒有文字腳本,全靠師傅口傳身授或藝人自編自演。因此同一台戲各藝人唱法不同,藝人本人每次表演也大同小異,但主要內容、道白、及唱詞較固定。
青海燈影戲的傳統劇目有《鍘美案》、《狀元媒》、《黃鶴樓》、《斬秦英》、《滿園春》、《百子圖》、《北國盜甲》等。青海燈影音樂在長期的藝術實踐中,從當地民間音樂和其它戲曲中吸取營養,已形成比較完整的唱腔和嗩吶曲牌,具有濃郁的生活氣息和淳樸的鄉土色彩,表演形式生動活潑。素為青海農村廣大民眾喜聞樂見。
傳承
燈影戲和當地的時令節日、民族風情相聯繫。青海各地的傳統廟會、節日都有傳統的文化娛樂活動,例如花兒會、社火、秧歌、賽馬等等,皮影戲是必演的節目。 1949年有老藝人新編了“小二黑結婚”、“文成公主”等段子。它是我國豐富而寶貴的民間藝術遺產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