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青海回族史》內容為:青海是多民族地區,同時也是一個有著悠久歷史和豐富文化遺存的中華文明的重要發祥地之一。考古發現和文獻記載證明,距今約3萬年前的舊石器時代晚期,青海地區就有遠古先民在這片廣袤的土地上繁衍生息,遍布河湟流域以至環青海湖和青南玉樹地區的“馬場垣”、“卡約”、“柳灣”、“諾木洪”等遺址及其彩陶器物,都是新石器時代、青銅器時代及稍晚時期的文化遺存。商周秦漢時期,青海地區正是古羌人活動的中心地帶。①隨著社會生產力的發展,各氏族部落人口的繁衍以及由此引起的生產生活活動範圍的擴大,同一地域相鄰種落②間開始發生形式多樣的接觸,特別是日益強盛起來的原先居住於黃河中下游地區的華夏族(漢族先民)在發展壯大的過程中,逐漸與整個黃河流域包括上游地區在內的其他種落髮生日益頻繁錯綜複雜的關係,引起這些地區許多種落持續不斷的歷史變遷。先秦時代,隨著迅速強大起來的秦國向西北縱深“拓地千里”擴張,受到極大威脅的羌人一部離開青海大規模南遷,與當地原有種落共同生活,成為現今我國西南地區(主要是雲南、貴州)藏緬語族各族先民,走上不同的發展道路。秦漢時期,王朝疆域擴大,尤其是漢王朝加強對西北的經營,採取一系列重大政治軍事舉措,強化統治,中原漢人西移,匈奴勢力南侵,大批羌人東徙,小月氏胡北人,河湟流域原先羌人的一統局面被打破,代之以諸多民族輪番活動的歷史舞台。
作者簡介
喇秉德,筆名瞻甫,回族,1945年生,青海西寧人。1968年畢業乾中央民族學院,1978年任教於青海民族學院,1995年調青海省民委古籍辦,由副教授、副編審經新聞出版總署評為編審。除擔任本科生、研究生和留學生民族理論、回族伊斯蘭教課程講授外,自1982年起在省內外學術刊物發表論文30餘篇,參加編寫(包括論文被選收出版)《中國回族大辭典》、《中國伊斯蘭教百科壘書》、《當代中國的青海》等辭書、著作20種,有學術論文集《赭墨集》行世。發起、籌備、成立青海回族研究會,主編會刊《青海回族》,當選一屆理事會秘書長、二屆常務副會長、三屆執行會長。為中國回族學會常務理事。
圖書目錄
第一章 概況
第一節 中國回族
第二節 人口
第三節 分布
第二章 源流
第一節 回族先民的早期活動
第二節 屯田和移民
第三節 避難逃荒
第四節 融合其他民族成分
第三章 社會政治
第一節 封建社會中回族的政治地位
第二節 土司
第三節 鄉約和保甲制度
第四節 新中國實行的民族區域自治制度
第五節 回族幹部的培養
第四章 民國時期馬麒、馬麟、馬步芳主政青海
第一節 民國初期
第二節 青海建省
第三節 馬步芳當政時期
第五章 反壓追鬥爭
第一節 清朝前期的反抗鬥爭
第二節 同治年間西北回民起義
第三節 光緒二十一年河湟回民起義
第四節 教訓和反思
第六章 社會經濟
第一節 唐宋時期
第二節 元明時期
第三節 清代
第四節 民國時期
第五節 改革開放以來的社會經濟
第七章 傳統行業
第一節 手工業和皮毛加工業
第二節 運輸業
第三節 採礦業
第四節 飲食業(清真飲食)
第五節 牛羊屠宰及牛羊肉售賣業
第八章 教育
第一節 早期教育
第二節 清代和民國時期
第三節 現代教育
第九章 文化、藝術和學術研究
第一節 文化
第二節 藝術
第三節 回族伊斯蘭曆史文化學術研究
第十章 體育、醫藥衛生
第一節 體育
第二節 醫藥衛生
第十一章 宗教信仰
第一節 族教一體的心理感情
第二節 伊斯蘭教在青海的傳播和發展
第三節 教派門宦
第四節 清真寺和拱北
第五節 河湟流域的聖裔遺蹤
第十二章 風俗習慣
第一節 節慶
第二節 婚俗
第三節 喪葬
第四節 服飾
第五節 飲食
第六節 禁忌與講究
第十三章 人物
附錄:
一、中國共產黨有關正確對待回族伊斯蘭教的政策文獻摘錄
二、明清皇帝敕諭
三、孫中山、魯迅有關回族之言論
後記
……
青海回族歷史
青海回族是世居青海少數民族中歷史悠久、人口較多。分布較廣的一個民族。1990年全國第四次人口普查統計,全省共有641700人,主要分布在省內東部和東北部,西寧、門源、化隆、大通、民和、循化、湟中、平安、貴德、祁連、烏蘭和尖扎等市縣較為集中,其他州、縣也有分布。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在回族聚居的門源、化隆分別建立了回族自治縣,在民和、大通分別建立了回族土族自治縣,在平安、湟中等縣建立了10個回族鄉。
一、先民時期
青海回族是在中國封建社會裡,以伊斯蘭教信仰為紐帶,經過國內國外眾多穆斯林與非穆斯林民族數百年遷徙定居、繁衍生息、融匯組合,於元末明初形成的。
青海地處我國百部中心地帶,是陸上絲綢之路、唐蕃古道和茶馬之路三條大動脈的交匯處。遼闊的天然牧場,豐腴的待墾土地,成為滋生涵養眾多民族的發祥地,也是眾多宗教傳播發展的溫床,是伊斯蘭教在我國最早傳播的地區之一。青海回族的早期先民是阿拉伯、波斯等伊斯蘭教國家的兵員落居於青藏高原,安家定居而存在的。據漢文史料《舊唐書》、《新唐書》、《資治通鑑》、《冊府元龜》,藏文史料(敦煌吐蕃歷史文書》、《白史》和藏文史詩《格薩爾》,國外阿拉伯文、波斯文史料記載,當時在亞洲地區先後崛起了大唐、大食和吐蕃三大強國。他們圍繞中國西部、中亞東部展開了擴大疆域的角逐。時而唐朝和大食聯兵對付吐蕃,時而吐蕃和大食聯兵對付唐朝,時而唐朝和吐蕃聯兵對付大食,或者互相借兵對付本國的反叛勢力。從而造成在青藏高原廣大地域內既有大食的駐守部隊,也有被俘人員和傷、病、流散人員,其中有的人在青海地區定居下來,成家立業,繁衍子孫。由於三大強國在我國西部逐鹿,戰事頻仍,絲綢之路和唐蕃古道時通時斷,阿拉伯、波斯等穆斯林國家的使節、隨從人員和商隊長期滯留青海等地,為了生計,也必然置產成家,成為當地居民。穆斯林各族有一條不成文的規定,女子一般不外嫁,要娶穆斯林女子的男人必須改信伊斯蘭教;穆斯林男子與其他信仰女子結婚,是以女子改信伊斯蘭教為前提的。當時的軍人、使節、隨從人員和商人肯定都是男性,和當地女子結婚,無形中傳播了伊斯蘭教。所以,以上人員在青海的紮根,就是伊斯蘭教在青海的紮根和傳播。他們及其後裔,經過定居、成家,由外籍轉化為中國公民後,就成為青海地區最早的穆斯林,也是青海地區最早的回族先民。
五代、宋朝伊斯蘭教在青海有了進一步的發展,其主要表現:最早人居青海的穆斯林經過二三百年的繁衍生息,其後裔人數有了很大增加;又有一些新人華的穆斯林定居青海。新人居青海的穆斯林主要是阿拉伯、波斯商人和中亞地區伊斯蘭化的突厥商人。這一時期,我國西部地區戰亂頻仍,絲綢之路被沿途各民族地方政權各占一段,道路阻斷;西夏王朝占領絲綢之路北線後,採取高稅政策,並經常掠奪往來商隊,人華的各穆斯林國家的商隊和貢使生命財產沒有任何保障。而河惶流域相對比較安定,在這裡建立的婉廝羅吐蕃政權採取招商輕稅政策,武裝護送出人境的貢使和商隊,從而使絲綢之路南線(即青海道,又稱羌中道)和麝香之路(即唐蕃古道)成為東西交通的主要通道。部州(今樂都、民和一帶)、宗哥城(今平安地區)谷城、伏羌堡、林金城(均在今湟中地區)、氂牛城(今大通地區)、廓州(今化隆地區)、青唐城(今西寧地區)等地,都寄居或定居有各國穆斯林商人,僅青唐東城就定居有唐代人青的穆斯林後裔、喀喇汗王朝回鶻穆斯林萬餘人,其他各國穆斯林商人數百家。這些地區也是今天回族聚居之地。可見這一時期青海回族的先民數量已相當可觀.
青海回族先民大批人居是在宋末元初。13世紀,蒙古族西征,先後征服了中亞穆斯林各國,簽發被征服各國的青壯年組成“回回軍”進人中土。公元1227年春,成吉思汗親率大軍占領青海廣大地區,並把水草豐美、草原遼闊的青海作為進軍中原的根據地,派蒙古軍和“回回軍”在這裡屯聚牧養。元朝建立後,先後派蒙古宗室西平王系、安西王系。西寧王系等部駐屯青海。這三個王系從始封人開始都是蒙古族中的穆斯林,其部眾共60萬人(包括奧魯軍,即隨軍家屬屯牧部隊)。常年駐守青海的約30萬眾,多為“回回軍”和信仰伊斯蘭教的蒙古軍;還有一部分紅襖軍(山東反金農民起義軍,後歸順蒙古,編人探馬赤軍中),逐步融合到蒙古軍和回回軍中,並通過信仰伊斯蘭教和奧魯軍、當地各族居民通婚而成為青海回族先民的一部分。元代,僅西寧王一族就分化出三個王系:西寧王、吩王、威武西寧王;其中西寧王一系就傳承四代:出伯——速來蠻——亞格罕沙赫——阿魯哥失里,並從西寧王一系中湧現出了一批文武兼備的伊斯蘭教著名學者,為傳播伊斯蘭教發揮了很大作用(見下文“考證一:元代西寧王”)。這一時期,由於國門洞開,出人自由,在絲綢之路和麝香之路上,中亞突厥人、阿拉伯人、波斯人等,或經商、或探親、或遷徙、或調防,晝夜不停,不絕於途。在麝香之路、絲綢南線的青海道上,有往來商隊,也有留居之人。在留居者中,既有聚族遷徙,也有經商或被請來主持伊斯蘭教務、教法者而落戶青海。元詩人馬祖常遊河煌時,將其所見記人《河惶書事》2首詩中,其中一首說:“波斯老賈度流沙,夜聽駝鈴識路賒。
采玉河邊青石子,收來東國易桑麻。”可見當時青海道上行旅和落戶者多有穆斯林。這一時期聚族大批人居青海的穆斯林還有撒拉族先民撒魯爾人、保全族先民撒爾塔人,這裡不作詳述。而作為青海回族先民成分的還有信仰伊斯蘭教的西夏人。在西夏滅國 時.大批西夏人外逃,或被強行遷徙,其中最大一支為信仰伊斯蘭教的西夏人,他們定居於地廣人稀的甘青交界處的積石關內外,同j地穆斯林各族相依為命,後來融合到回族等民族中。另據《中亞蒙兀兒史》載,元代唐兀地(今甘、寧、青地區),有一部分藏族改信伊斯蘭教,地方史志稱為“番回”,聯繫今天化隆縣卡力崗地區還有一部分操藏語、著藏服、保留部分藏族習俗的回族,顯然是指這一部分人(見下文“考證二:卡力崗人”)。隨著穆斯林人數的不斷增加,嫁給穆斯林男人的非穆斯林婦女,隨夫信仰,為回族先民增加了相當可觀的人數。
元順帝時西域回鶻(維吾爾)人薛都爾丁任甘肅行省企事,其家族和部眾由永昌府遷人今青海民和地,其後人逐漸融合到回族中,明清兩朝為青海回族中著名土司(見下文“考證三:冶土司”)。
二、形成與發展
元末明初,青海回族先民雖來自不同國度、不同民族,但經過數百年的分化組合,基本實現了中國化、本土化的過程,由客居到世居,人口數量已相當可觀,且有了相對集中的地域和共同的經濟生活,並選擇以漢語漢文為主作為交際語言文字,以伊斯蘭文化為核心而形成了共同的心理素質和風俗習慣,為回族的形成奠定了基礎。
明代,是青海回族形成以後的全盛時期,其經濟、文化、人口都有較大發展。人口的發展除自然增長外,還吸收了很多外來成分。根據史料和家譜、民間傳說,從明朝初年開始,國家即採取移民實邊政策,從人口較多、土地缺少的江淮、山西等“狹鄉”地區移民到人稀地廣的甘青一帶“寬鄉”地區屯田,屯田青海的人中有不少為回族。為了方便宗教生活,他們一般都遷居於回族社區,自然形成一個個回族裡甲。明初,明政府在青海西部和北部設定了安定、阿端、曲先、罕東4衛,安置歸附的元西寧王系、西平王系、安西王系的各部蒙古,其首領和部眾多為穆斯林。4衛殘破後,各部漸次移牧於青海湖周圍及其以東地區,其中一些部落逐步由畜牧向農耕、經商轉化,隨著生產方式的變遷和同回族的密切交往而融合到回族中。如遊牧於安定、阿端衛一帶善於征戰、養馬和經商的蒙古穆斯林“紅毛兒”,他們幾經輾轉,被明政府安置於西寧、湟中、湟源等地,亦牧、亦農、亦商,從明中期到清朝後期,青海與西藏的民間商業貿易往來,基本上掌握在“紅毛兒”商隊手中,在他們居住的範圍內至今留下了許多與穆斯林有關的地名,如湟源的胡丹度,就是蒙古語“信仰伊斯蘭教的蒙古族住地”的意思。後來,“紅毛兒”逐步融合到回族中,至今西寧、湟中、湟源一些回族民眾還說他們的先人是“紅毛兒回”,他們的鄰里仍親切地稱他們是‘紅毛家”(見下文“考證四:紅毛兒”)。明正德年間,蒙古穆斯林凍蒙太師、瓦刺部首領、蒙古汗王也先之孫亦 卜刺,與蒙古汗王達延汗爭戰失敗,率部人青;隨後其親族、也先侄孫、小王子部太師卜兒孩亦率部人青,2部約5萬眾,他們聯軍一處,遊牧於青海湖和4衛之間。其部眾包括哈刺灰(即瓦刺回回之意)、乜克力(又稱衛郭特)和永邵卜回,可見其部全為穆斯林。他們在青海聚族遊牧30餘年,部落有很大發展,後因東蒙上默特部首領俺答汗率蒙古大軍人青征討,占據青海湖環湖地區,哈刺灰、乜克力部相繼朝境內的諸王出伯所封的世襲王位。1271年,托雷子忽必烈即大汗位後、改蒙古汗國為元朝,改汗王為皇帝。當時,成吉思汗家族內一部分人認為應由成吉思汗三子窩闊台的後裔為皇帝,反對忽必烈稱帝。擁有重兵並占據戰略要地的窩闊台之孫海都和察合台之孫都哇聯合起兵與忽必烈相對抗。在察合台汗國內,圍繞擁護和反對忽必烈、察合台國內汗權之爭,分裂為對立的兩派,忽必烈為了鞏固自己的皇位,保持西部地區的穩定,即指派維護元王朝統一、反對分裂割據的察合台之孫、察合台汗國四世汗王阿魯忽之子諸王出伯(漢文史籍又稱術白、術伯,虔誠的穆斯林)屯兵今青海、甘肅西部,協助西平王奧魯赤(忽必烈子,穆斯林)、安西王阿難答(忽必烈孫,穆斯林)統領蒙古軍、探馬赤軍和各地軍戶,平息以海都、都哇為首的分裂活動。諸王出伯的轄區在沙州路,當時沙州的範圍包括今新疆南疆一部分、西藏北部一角、甘肅玉門以西和青海柴達木盆地,地域遼闊,戰略地位十分重要,其王室、家族、指揮中心,在今敦煌地區。出伯在鎮守元王朝西部門戶期間屢立戰功,元王朝於世祖至元二十年(1283)封山伯為西寧王,在今青海、甘肅、新疆交界處設定由先答林元帥府,在河西走廊、青海道、唐蕃古道設定驛站、軍站和屯區,統由西寧王管轄。不久,鎮守西寧的寧淄郡王章吉駙馬隨西平主從征期間,背叛了元王朝,參與了海都等的分裂活動,元王朝以從叛處置,撤去封號,將封地西寧州劃歸西寧王出伯,並令出伯抽出一部分賦稅供養章吉之妻大長公主芒古台。出伯即遷部分家族率部進駐西寧州。成宗大德八年(1304),元王朝又加封山伯為威武西寧王,大德十一年(1307)又晉封出伯為部王,此為元王朝最高王位,成為當時中國西部與忽必烈系的西平王(後稱鎮西武靖王)、安西王握有同等軍事實權和封地的最高世襲王位。
出伯一人先後被元王朝封了3個王位,在元代是獨一無二的。可見元王朝對出伯的倚重。
西平王、安西王、西寧王都是蒙古貴族中較早信仰伊斯蘭教的虔誠信徒,其部眾也多為穆斯林。共同任務、共同利益和同一信仰,使他們之間互為依託,密切配合,為鎮守和開拓中國西部邊疆做出了卓越的貢獻,多次得到元王朝的獎勵。
出伯受封的3個王位,其後裔一直繼承到元末。威武西寧主由出伯幼子寬徹繼承,後由寬徹子亦里黑赤繼承,漠罕墨德繼承,直至元末由忽納失里繼承稱威武王(又稱肅王、哈密王),明初成為哈密王的始祖,去世後,由其弟安克帖木兒繼承,於永樂元年歸順明王朝,被封為忠順王;西寧王本應由出伯次子卜煙塔失繼承,但因出伯去世時卜煙塔失正在麥加朝覲、學經,被出伯三子忽塔忒迷失繼承;汾王由出伯長子那木忽里繼承,但不久那木忽里去世,分王王位又被忽塔忒迷失奪去。由此而引起出伯家族各系對忽塔武迷失的不滿,元王朝即削去忽塔忒迷失2個王位,將分王授予那木忽里子不顏貼本兒,將西寧王授卜煙塔失子速來蠻。
速來蠻(漢文史籍又寫作蘇萊曼、撅魯蠻、珠勒瑪、斯隆瑪等)正式受封於天曆二(1329),今青海海東、海北、海西遷入海北祁連山和青海東部,其大部陸續融合到回族中(見下文“考證五:明代亦卜刺”)。俺答汗的部眾中也有一些蒙古族穆斯林和史稱“白帽回”的維吾爾族,如東蒙古永邵卜部(又稱永謝布,其先世是元代駐守甘肅永昌府安西王的部眾,明代由也先帶人東蒙,後由亦卜刺統領,亦卜刺敗人青海,所率部眾中就有永邵部部分成員),即被史書稱為“鷹韶堡回子”,說明該部大多數為穆斯林,他們也隨著歷史的發展而融合到回族中。明末,西蒙古衛拉特和碩特部在其首領顧實汗率領下進駐青海廣大牧區,其10支部隊中有一支為能征善戰的部隊,主要成員為蒙古穆斯林和維吾爾族,是進軍青海、消滅喀爾喀領主卻圖汗、攻占西藏消滅藏巴汗的主力部隊,後駐牧於環湖地區,以托茂(駝毛)自稱,是清雍正初年進藏征討準噶爾的主力。曾多次參加青海回族的反清起義,與蒙古族王公發生矛盾,於光緒年間脫離蒙古部落,分為2支,一為老弱婦幼3000餘人,在噶斯的率領下徙人遠離蒙古王公地域和戰亂之地的海南、海北一帶遊牧;另一支為青壯年2000餘人,在其首領茶根率領下同回族起義軍合兵一處,轉戰青海各地,後又在茶根率領下同回族起義軍萬餘人進人新疆。留在青海的托茂人遂融合到回族中,至今仍操蒙古語,著蒙古服,善於遊牧,保留有一些蒙古族習俗(見下文“考證六:托茂人”)。
多元文化孕育的青海回族,勤勞勇敢,聰明智慧,具有較強的適應性和開拓進取精神,能耕能牧,能商能工。他們和兄弟民族一起,革路藍縷,艱苦創業,為開發建設育海,維護國家的統一,做出了重要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