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八道江青山寺簡介
青山寺位於吉林省白山市,地處本省東南部著名的長白山,是長白山區唯一的一座佛教寺院。早在清朝臨江縣建置時期(1902年),在八道江渡口北側(即現在的青山寺位置)有一座由采參、伐木人集資建造的佛寺,因該寺處在群山環抱之中,故名“青山寺”。
佛寺建成後,一位河南籍的慧恩和尚進駐青山寺。當時寺內只有正殿三間,寮房一間,正殿供奉釋迦牟尼佛、藥師佛、彌勒佛等五尊泥塑佛像。廟會香火和佛教信徒的捐贈,只可供和尚半年生活費用,十分艱苦。生活無著時,慧恩和尚便徒步到六、七、八道江區上甸子等村屯化緣,藉以維持生計。
數十年間青山寺香火末斷,前來拜佛求福者絡繹不絕。土地改革和“文革”期間,青山寺被視為封建迷信場所而被搗毀,慧恩和尚不知去向。
每年農曆四月初八日,白山市所屬的六個市(縣)區的佛教信徒,乘車去通化倖存的玉皇廟拜佛。因乘車擁擠,造成交通堵塞和人員傷亡,給人民民眾帶來不應有的損失。
1959年建市後,市區佛教信徒曾一再請示人民政府準予修復青山寺,“文革”期間又被擱淺。直至1990年,人民政府為落實黨的宗教政策,滿足五千餘名佛教居士的要求,由四百餘名居士自願集資60萬元,終於在原寺舊址復建寺宇,使青山寺重見天日,再殿雄姿。
青山寺修復後,經八道江區人民政府批准,寺內香火再起,日漸興隆,向青山寺捐贈者日益增多,八年來累計集資250萬元,使道場日臻完善。中國佛教協會趙朴初會長親自為青山寺題寫“大雄寶殿”匾額,開光時又來電祝賀。
青山寺占地三千二百平方米,有大雄寶殿、觀音殿、天王殿、地藏殿、東西寮房、念佛堂。寺內三十五尊佛像栩栩如生,有高大的露天觀音石雕像和鐵鑄寶鼎矗立院中,為青山寺增添了光彩。
1996年月12月,白山市舉行了佛教代表大會,成立了白山市佛教協會,選出了會長、副會長和秘書長,青山寺住持香明法師為會長。1998年特大洪水後,白山市佛教協會積極回響政府號召,發動居士向災區捐獻衣物四千餘件,捐現金六千餘元,受到白山市委、市政府的表揚。由於青山寺管理得當,僧侶素質不斷提高,遵規守法,愛國愛教,被吉林省佛教協會評為“十佳寺院”。
青山寺現有比丘尼十人,現任住持香明法師,兼任吉林省白山市佛教協會會長,吉林省佛教協會常務理事。
嘉祥青山寺簡介
熟識嘉祥,但人們只知這裡的石雕精,糧谷豐,其實,只要有心探覽,就會令人驚喜地發現,在看似普通
的山包里、密林間、溝壑中、土壤下,滿目有勝景,處
處藏珍寶--青山寺、曾子廟、冉子祠、郗鑒墓、薛仁貴
墓、魯諸公墓、焦國故城遺址……應嘉祥縣文物局之約
,筆者細訪了其中三大景觀,並在此薦與讀者及旅遊愛
好者。
位置
山嘉祥縣城南行7.5公里,便是松柏蔥蘢、峰巒突
兀的青山。在青山西麓,青山寺坐東面西。但見香火繚繞,遊人忽現,神秘而又幽深。置身於稠密、陰森
的林木中,躲過七月驕陽如火的熾烤,頓覺涼爽臨秋。
史載,青山寺原是祀西周侯國焦王的祠廟,故又稱焦王祠。北宋崇寧元年(公元1102年)封焦王為寧應侯
,稱崇佑廟,宣和年間又增封為惠濟公,又稱惠濟公廟。
進鐫有"雲林勝概"的第一道山門,沿蜿蜒曲折的石徑前行百餘米,過第二道山門,再登數十及陡立的
石階,步入古木聳天的庭院,便見青山寺的主體建築"惠濟公大殿"。該殿單檐歇山,青磚碧瓦,梁枋彩繪,恢宏壯觀。
大殿後有一泓"感應泉"。泉池清澈如鏡,微泛漣漪。泉水透過殿底流向殿前,經殿前一虬須怒目的龍
首口中潺潺流進一石砌八角形的"玉液池"內。據說,當年秦始皇東巡,登峰山封禪,下泗水撈鼎,專程來
此覽勝並設立行宮,捧飲甘冽的泉水,贏政皇帝讚不絕口;時下,遊人攜壺佩盞,以飲品玉泉而生"祛病延
壽"之趣,而長年在此的文管工作人員,四季以泉為井,更是喜不勝收了。
拾級而上,便是二殿,即"泰山行宮"。殿內立碧霞元君及侍女九尊神像,又稱"九女閣"。殿前月台寬
敞,憑欄眺望,山林疊翠,農田阡陌,令人心醉神怡。
寺院內碑石林立,造型別致,筆法俊逸,為歷代文人墨客及官宦、捐施人士所刻;寺院南鄰有一天然
古洞,洞中有洞,深達百米,暗泉四季叮咚;近處有一"藤穿碑"奇景,盤根錯節的古藤,從一巨碑穿過,
似巨龍擺尾,給千年古剎再添幾許神秘。而在寺院斷垣壁穴里冒出的一顆珍奇的"何首烏",纏纏綿綿,藤
密葉茂,經年"瘋"長,讓人難測其意。據說,"文革"中一遠道而來的白須中醫,曾在此掘挖月余,滿載而
歸;而當今遊人,則只能一睹為快了。
青山寺位於嘉祥縣城南8.2公里的林木蔥蘢的青山西側,是以惠濟公廟為主體的古建築群,占地約6000平方米。
景觀
惠濟公廟原名焦王祠,據舊嘉祥縣誌記載:“武王克南,封神農之後於焦,世稱焦王”。始封之焦在宏農陝縣(今河南陝縣),受封后移城於嘉祥青山東山腳下。現青山東有東、西焦城村,有古焦王城遺址。
焦王祠始建年代無考。據元東昌教授趙衡正《重修惠濟公廟碑記》記載:“廟左有漢建寧元年(公元168年)碑,碑毀無考,右立晉永安頌,文字剝落難辨……”。1102年(宋崇寧元年)封焦王為寧應侯;1121年(宋宣和三年)改封為惠濟公;次年,重修焦王祠,改稱惠濟公廟。後經明、清兩代的多次重修、擴建,始具現存規模。因祠廟位於青山,故民眾習慣上稱之為青山寺。
青山寺坐東面西,順應山勢,層層遞升,設計巧妙,別具一格。崇宇高閣,掩映於古樹翠柏之中,景色頗為壯觀。從山下望去,在中軸線上的建築有6個層次,即:泰山行宮坊、三門、惠濟公大殿、寢殿、泰山行宮、玉皇廟。在惠濟公大殿兩側,還有白玉宮、享殿、子母殿、萬佛閣、關帝廟迎客廳等附屬建築。
泰山行宮坊 位於青山腳下,明朝世襲魯肅王朱壽鏞1638年(明崇禎十一年)修建,是一座仿樓閣式的三門石質建築。中門內外兩側4個石獅雕刻精細,造型生動。門額外刻“泰山行宮”,內刻“雲林勝槩”,運筆健勁有力。兩側門門額上皆雕有浮龍、麒麟等圖像,刀法嫻熟,惟妙惟肖。整個坊頂均仿木質建築形式,石雕斗拱、歇山頂、鴟吻、瓦壟、瓦當……,特別是中門門額上面一組“明魯王晉見焦王”的浮雕,主、賓、仆各具情態,栩栩如生。整個牌坊堪稱一組格調和諧、技藝精湛的藝術品,有較高的藝術價值。
三門 從泰山行宮坊向東有一條山路,直通三門。三門是惠濟公廟的大門,重修於公元990年(北宋淳化元年),為灰瓦硬山式建築。中門三間,兩側甬門各一間。
惠濟公大殿 是青山寺的主體建築,建於1米高的石台之上,1334年(元至正三年)、1389年(明洪武二十二年)兩次大修。大殿面闊5間,南北長17.3米,東西寬6米,高約9米。五脊歇山頂,彩繪斗拱,綠瓦霞帔,巍峨壯觀。前檐下4根高大石柱,通體平雕花卉。大殿內雕樑畫棟、壁畫附飾,高大朱漆雕龕中原有高達2.5米的惠濟公金色塑像。大殿前有1929年修建的龍頭碑一座。在碑前砌八角形玉液池,其外接圓直徑3米,雕砌以石欄。大殿後有山泉一眼,題名“感應泉”。泉水經殿底暗道,由碑底部之龍口中噴涌而出,常年不息,如珠似玉,紛紛瀉入玉液池中,久雨不溢,常旱不涸,池水如碧,清澈見底。泉、池以殿相隔,如不留意觀察,人們多不知泉由何來,池水何去。這一奇幻景致,既是天工,又是建造者的匠心獨具。雕鑿精緻的龍頭碑兩側,鐫有一幅“山色靄靄人間勝地;水聲潺潺世外洞天”的楹聯;碑的北側,刻有清末進士王俊卿題“青山十八樂”詩十八首。大殿兩側皆配以五間,連同三門,圍成一個小院落。院雖不大,但曲雅秀麗,院內碑石婷婷,泉流潺潺;蒼松遒勁,翠柏參天。奇景異致,吸引遊人留連忘返。
這一層還有以下附屬建築:
白玉宮 位於三門右側,為單間二層樓閣,內祀《白蛇傳》中的白娘子,建於清末。
子母殿 又名奶奶堂。位於惠濟公大殿北,1598年(明萬曆二十六年)建,為三間硬山式建築,內祀送子娘娘。
迎客廳 位於惠濟公大殿南跨院內,四間廳堂式建築。廳前配以嘉蘭修竹,清靜淡雅,是舊時主持僧人居住和來游的官員、雅客休憩的地方。
萬佛閣 在迎客廳東邊,是三間兩層硬山式樓閣,其中塑有眾多佛像。關帝廟 在萬佛閣北,三間硬山式建築,祀三國時關羽。
寢殿 穿過惠濟公大殿,繞過感應泉,沿兩側石砌台階,便至寢殿。寢殿三間建在高出於大殿的山崖之上,內有惠濟公及其兩位夫人的塑像。
泰山行宮 為“泰山聖母”的離宮,1634年(明崇禎七年)建於石砌高台之上,繞過寢殿,登40餘級台階方可到達。宮闊3間,長10.45米,寬6米,高5. 5米,黃瓦覆頂,五脊歇山式建築。宮中原有泰山碧霞元君塑像。宮前寬闊平坦的月台,可供遊人鳥瞰遠眺,“青峰夕照”的勝景可盡收眼底。有詩云:“落日照青峰,赤城霞萬丈。幽人動晚酌,靜看月初上”。
玉皇廟 建於青山絕頂,斗拱飛檐。廟內祀玉皇大帝。從山下望去,綠樹簇擁,煙靄繚繞,勢欲騰空。
青山南北逶迤數里,除青山寺外,還有法雲寺、普興寺等古剎。山上古木鬱鬱蔥蔥,數以萬計;加之眾多果林,春日花氣襲人,秋日林果飄香。真可謂山不高而秀,林不深而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