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寺概況
明·嘉靖《惠安縣誌》載:“青山在縣南,偽閩時將軍張悃嘗立寨於此,以御海寇。既歿,鄉人廟而祀之,至今不廢。”太平興國拆晉江東16里置縣時,首任知縣崔知節移古縣至今縣治址,開基時發現張悃墓,並有小石碣一方,上刻:“太平興國間,古縣移惠安,若逢崔知節,送我上青山。”崔知節除把張悃墓保留在東邊房裡外,另在青山建座古廟,祀奉張悃。人們把張悃尊為“惠安境主”。 清·嘉慶《惠安縣誌·卷3》載:“舊傳初置縣時,陳震卜地螺山之陽,遷五代時靈安王張悃墳於青山,今邑即其地也。”
山霞青山宮作為青山王信仰的中心,其始建年代,在明、清兩代修撰的《泉州府志》和《惠安縣誌》均未明確記載,明代隆慶、萬曆間惠安知縣葉春及撰寫的《惠安政書》中的有關記載顯示青山宮始建於北宋太平興國年間(976~984年),1990年惠安縣文化局編撰的《惠安縣文物志》持相同觀點,此說法為多數學者所認同。儘管青山宮的始建年代尚有不同看法,但學者們大多認為該宮“堪稱為惠安歷史真正修久的古寺廟”。
廟宇規制
青山宮“廟制度宏傑危聳”,“致於過峻,實則配山雄壯”, “中殿斜線峻絕”,高11米,屋頂兩坡急瀉,獨具格式,是古代傳統建築中的一件瑰寶。
空間布局
青山宮坐北朝南,占地1000多平方米。中軸線上自南而北依次為山門、兩廊、前殿、後殿。東側有文昌閣,西側有英烈祠。
主廟
主廟——靈安王廟由官府始建於981年(北宋太平興國六年),坐北向南,由前殿、深井、中殿、後殿組成。廟宇高聳,縱深向上遞高,氣勢雄偉。前殿面闊、進深各5間,後殿面闊5間,進深4間,兩殿皆為抬梁穿斗式混合木構架,硬山屋頂。前殿以屋頂雙坡急瀉聞名。
文昌閣
文昌閣並排於主廟東側約6米處,內有惠安縣第一任知縣古石雕塑像。有放生池、中亭閣、正廳,縱深向上遞高,斯文典雅。
英烈祠
英烈祠在宮西南6米處,坐西北向東南,正中有“相公爺”(神姓辛、系屬張悃愛將)眼觀于海峽兩岸。相傳該祠得穴俗稱“日出台穴”,由於建祠塑像者的獨造匠心,使該祠成為青山的一大奇觀。農曆九月,每當太陽初升時,陽光便映照在祠中的英烈侯上正中;右邊有“土地公”;左邊有飼馬爺公和一匹駿馬;再左邊有天兵神將。
楹聯
海濱著豐功,忠義長昭日月;累廟崇祀典,英靈永鎮青山。
精忠耿耿千百年猶在人間,往事昭昭億萬世長傳宇內。
匾額
南宋建炎年間(1127~1130年)海寇作亂,神有陰助之功,邑人蔡義可聞奏於朝,賜廟額“誠應”,封為“靈惠侯”;1276年(南宋景炎元年)晉封為“靈安王”,賜額“敕封青山靈安王廟”。還有“岳獻海邦”、“慶安尊妃”、“昭順夫人”和“知機”等牌匾。大多毀於“文革”中,現存多為仿製。
碑記
現宮內尚存有1383年(明洪武十六年)和1465年(明成化元年)重修碑記2方。
宮宇修繕
青山宮明清間數次重修,1760年(清乾隆二十五年)大修建;1982年各方熱心人士組織成立了“青山宮文物古蹟維修董事會”,於1983年重修前殿並建精舍;後殿和英烈祠於1989年由旅港僑胞林鈺錕先生獨資重修;宮前石埕及環境於1990年由台胞捐資整修和新建;中殿和文昌閣於1992年由港胞林鈺錕獨資重修。宮宇依然保持宋代建築風貌,為惠安縣第一批文物保護單位,福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供奉神靈
青山宮供奉靈安尊王,又稱青山公、青山王,是惠安縣的主神之一,被奉為“惠安境主”。靈安尊王原名張悃,光州固始縣人。885年(唐光啟元年),隨王潮、王審知入閩,後任閩將,曾率兵駐紮在惠安的青山下,因抵禦海寇有功,歿後鄉人“廟而祀之”。清·嘉慶《惠安縣誌·卷28》載:“張悃,五代時天下割據,兵燹疊告,民各鳥獸四散,鄉閭不保,悃集民兵訓練之,旗鼓嚴肅,刁斗時巡。青山一帶,盜不敢犯,桑麻無恙,雞犬敉寧。”明·嘉靖《惠安縣誌》稱:南宋建炎年間(1127~1130年),張悃“陰助”官兵抗禦海寇有功,朝廷賜廟額誠應,封靈惠侯,妻華氏封昭順夫人。1276年(南宋景炎元年)進封靈安王,夫人封顯慶妃。至今有司,歲一致祭。
宗教信仰
青山王信仰始於惠安置縣前,五代時期為民間自發崇拜階段。張悃歿後,鄉人即在青山建一小廟祀之。《閩書》載:“將軍張悃立寨山上,以御海寇,鄉人因建廟奉祀。”明·嘉靖《惠安縣誌》亦載:“青山在縣南,閩時將軍張悃嘗立寨於此,以御海寇。既歿,鄉人廟而祀之,至今不廢。”此廟當為青山、崇武等地鄉人在張悃逝世不久即興建的小廟。
981年(北宋太平興國六年),在山霞青山由官府始建青山宮。是年,析晉江縣東鄉十六里置惠安縣,首任知縣崔知節移古縣至今縣治址, 開基時發現張悃墓,並有小石碣一方,上刻:“太平興國間,古縣移惠安,若逢崔知節,送我上青山。”
明·隆慶、萬曆年間惠安知縣葉春及所撰《惠安政書》雲,他據當時所看到的郡志得知,張悃“沒葬螺山之陽,宋·太平興國間,即其地置縣,乃改葬於青山立廟”。《大田張氏譜》也載:“神……先葬螺山,陳震建縣,始遷青山。”
上述,無論是官修的郡、邑志,還是私撰的譜牒,對宋初置縣時遷張悃墳一事都有明確的記載,張悃的初葬地在螺山之陽。而“改葬於青山立廟”則說明五代時民間自發的青山王信仰,至北宋太平興國間已擁有相當的民眾基礎,並具有一定的社會影響,因此,新成立的地方政府才會如此重視,順從民意,出面以改葬立廟的形式加以承認。
見載於方誌的祀奉青山王廟宇,除位於縣南青山鋪的誠應廟外,還有邑治的青山王祠和崇武半島誠應廟,這與張悃生前立寨青山時的保護範圍有關。有學者調查崇武城中的誠應廟後指出:“傳云:該誠應廟之建早於青山誠應廟(青山宮),因而歷來從未到青山宮進行子廟神謁祖廟神的‘過爐’儀式”。由此說,早在張悃遷葬青山前,也就是青山宮立廟之前,螺山之陽和崇武半島的百姓已把張悃作為神在崇拜了。
傳說,明·隆慶、萬曆年間惠安知縣葉春及欲前來青山毀廟,青山王曾託夢告曰:“未有惠安,先有青山”。“青山”當指青山王,這名話可理解為惠安未置縣前,中國民間已存在青山王信仰。
“改葬於青山立廟”,所立為今青山宮無疑,因此說青山宮始建981年(北宋太平興國六年)。但是,當時是於青山南麓卜地新建,或是把中國民間於五代時在青山南麓建立的小廟加以擴建而成,並不確定。當地世代相傳一個說法:“在青山宮的右前方有一小廟,據傳是在青山宮未興建以前,鄉民已建小廟,作為燒香膜拜青山公之所”。
南宋初年,青山王信仰得到官方承認。惠安民眾尊張悃為“惠安境主”。明·嘉靖《惠安縣誌·卷1》引《宋會要輯稿》云:“青山王祠,在泉州府惠安縣守節里。1135年(南宋紹興五年)十二月賜廟額誠應,1149年(南宋紹興十九年)八月封靈惠侯。”《宋會要輯稿》是宋代官修政書,是政府檔案的分類彙編,說明青山王信仰在南宋初年即得到官方承認。後來,1276年(南宋景炎元年),晉封張悃“靈安王”,賜額“敕封青山靈安王廟”。
中國民間祭祀
自古至今,每逢農曆三月初十(青山王忌日)和十月廿三日(青山王誕辰),信眾都舉行隆重的祭典。屆時,進香民眾絡繹不絕,宮內宮外人山人海。舊時,舉行祭典時,值年爐主要把三個玉環(據說是張悃的遺物)擺在香案上供奉。祭祀後,往往要抬出青山王塑像繞境,沿途鋪戶張燈結彩,設香案迎拜,供四果香花。
俗稱青山王的籤詩很靈驗,故平常到青山宮抽籤者頗多。中國民間傳說青山王有兩位妻子,即“大媽”、“二媽”。一般信仰者都說“二媽比大媽顯”,所以鄉民請神,常常由二媽降乩。
歷史影響
青山王是產生於惠安地方特有的歷史人物神。至今,青山王信仰已逾千年,其地域分布相當廣泛。
惠安縣及泉港區建有主祀青山王宮廟的鄉鎮達三分之二以上,尤以山霞、張坂、崇武和螺陽四鎮為盛。至於民居私奉青山王、青山媽,則全縣各鄉鎮皆有。舊屬泉州府各縣及其北鄰的仙遊縣等,也建立青山王宮廟或供奉青山王神像,而泉州東湖早在宋代即有青山王廟宇,至今在市區的宜春宮尚配祀有靈安王(即青山王)。南宋福建浦城人真德秀在1215年(南宋嘉定八年)任江東轉運副使時,曾多次祈求張大帝(即青山王張悃)神靈降雨救旱。
青山王信仰隨著惠安人外遷也傳播到了海外。 “惠,海國也,濱山業船,或近而內外海捕魚,或遠而蘇台,甚至通於外洋夷國”。明清時代,大批惠安人外遷,青山王的“香位”也隨之傳及台灣、港澳、新加坡、馬來西亞、菲律賓、緬甸、泰國、日本等地。僅台灣主祀青山王的寺廟就有上百處,較大的有台北鴻福宮、板橋青山宮、靈安王廟、艋舺青山宮、台中靈安堂、沙漉青山宮、新竹靈安宮、南勢青山宮、彰化雲園青山宮、高雄靈安宮等,祭典內容、儀式同泉州。
青山王信仰始於五代,形成於宋代並發展至全盛。元代似有所冷落。明代繼續發展,但尚無法重現宋代時的盛況。清代初期曾受遷界的影響,中、後期起向台灣及東南亞地區傳播。台灣的青山王信仰日益擴大,其中最有名的青山王廟宇是台北艋舺青山宮。青山宮在海內外已有數百座分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