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藥部位
乾燥蟲體。
性味
味辛,性微溫。
歸經
歸肝經。
功效
利尿,祛瘀,解毒。
主治
用於小便不利,閉經,狂犬咬傷,;外用治疥癬瘡瘍,淋巴結結核。
用法用量
用量0.15-0.3克。外用:適量。
使用注意
體虛及孕婦禁用。
炮製
1、青娘子:取原藥材,除去雜質,剪去頭、翅、足。
2、米炒青娘子與米置鍋內,文火拌炒,至米呈黃棕色,取出,篩去米,放涼。每100kg青娘子用米20kg。
將原藥去頭、足、翅翼,用米同炒至老黃色,然後篩去米即可。
採集加工
7-8月為捕捉期,一般在清早露水未乾前,青娘子翅濕不能飛起,用手捕捉,在捕捉時最好帶上手套及口罩,以免刺激皮膚及黏膜,還要防止刺激眼睛。或用蠅拍打落,用竹筷夾入布袋內。捉回後,連布袋放入沸水中燙死,取出曬乾。
形態特徵
體綠色或藍綠色,有美麗的光澤,(個別蟲體的鞘翅有時呈藍紫色)。體長1.2-2厘米,寬4-5毫米。頭略呈三角形,藍紫色,眼小,微突出,額前端複眼之間有3個小凹陷橫列,額中央具有1小紅圓斑。觸角11節,末端數節膨大,呈串珠狀,末節末端尖銳。鞘翅兩側平行,翅面刻點密集成皺狀,具3條不甚明顯的縱脊紋,膜翅膜淡棕色,前胸橫闊,腹部分節呈環紋狀,腹面具短絨毛。足細長,藥材為乾燥蟲體,觸角及足多已脫落,氣微臭。
生長環境
多生活於蠶豆、花生及其他豆科植物上。分布於河北、江蘇、浙江、山西、內蒙古等省區。
藥材性狀
呈長圓形,長0.8-2.2cm,寬0.4-0.5cm。頭略呈三角形,與身體垂直,藍紫色,有光澤。眼小微突出。前胸寬闊,前段較狹,小楯片三角形,邊緣厚而隆起。背部1對鞘翅,呈亮綠色、藍紫色或紅紫色,具美麗的光澤,其下為1對淡棕色膜翅,具4條較明顯的脈紋。胸部突起,腹部具5體節。有足3對,多已脫落,氣微臭。以蟲體完整、個大、色青綠色、鮮艷且有光澤者為佳。
飲片性狀
1、青娘子:為除去頭、足、翅的乾燥軀體,余同藥材性狀。
2、米青娘子:形如青娘子,色澤加深,略具米香氣。
相關論述
1、《名醫名錄》:“墮胎。”
2、《本草綱目》:“主疝氣,利小水,消瘰癧,下痰結。治耳聾,目翳,猘犬傷毒。余功同斑蝥。”
3、《本草綱目》:“畏、惡同斑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