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冶行村

1942年2月,他帶領民兵爆炸隊埋設地雷,炸死到小上峪“掃蕩”的日偽軍4人,炸傷10餘人。 1946年,魯中區集中全區10支有名的爆炸隊於博山縣,左太傳爆炸隊被編為前線第一隊。 1947年6月,為掩護魯中軍區兵工廠轉移,左太傳爆炸隊在蒙陰寨子至魯村一帶阻擊敵軍,首戰即炸死敵人59名。

簡介

青冶行村位於山東省萊蕪市鋼城區政府駐地東南約7公里處。因出土了冶煉爐、鍋、礦坑,時人以為是商周冶煉青銅的地方,故建村時取名為青冶行,村有陳、段、楊、桑等13姓。陳、段兩姓居多。該村是蒙陰抗日民主政府縣長、畫家楊荊石和全國民兵戰鬥英雄、作家左太傳的故里。

人物

楊荊石(1902~1943),名玉珍,字荊石,1930年代初加入左翼美術家聯盟,從事新興木刻運動。1930年春,楊荊石考入上海新華美術專科學校,拜畫師名流俞劍華為師,俞先生為楊荊石親題“造化在手”四字。主要作品有《晴巒迭屋碧溪流》《舜耕遺蹟》《試看千山雲起時》《深林訪友》《青冶散人》,很多作品取材於家鄉,並以表現家鄉為題。1937年底,回到家鄉,從事抗日活動。開辦農民夜校,教唱抗日歌曲等,在他的影響下,全家6口人和本家26口人先後參加革命。曾任山東魯迅藝術學校教務主任,蒙陰縣抗日民主政府縣長。楊荊石以筆代槍,繪製了一幅幅“販丁圖”“搶牛圖”“野驢陷蹄圖”,表現抗日題材,發揮藝術的革命宣傳作用。山東分局書記郭洪濤、山東縱隊總指揮張經武、政委黎玉及後任文化部部長的朱穆之等為楊荊石題寫了贈言。郭洪濤的題詞是:”革命的武器有多種,藝術是其中的一種,一幅生動的圖畫,勝過三千支毛瑟槍”;張經武的題詞是:”集中我們藝術天才家的力量,運用到民族解放戰爭,不為藝術而藝術,要使藝術隨著新的時代而向前發展”;黎玉的題詞是:”用最精巧的點、線、音暴露出日寇漢奸的橫暴,暴露出抗戰中的逆流,描寫出中華民族優秀兒女忠貞的事跡,提高全民族各部隊抗戰的情緒,直到我們的最後勝利”。1941年,楊荊石在沂南縣沂汶修械所檢查工作時誤受槍傷,不幸殉職。
左太傳(1923-1996),黃莊鎮青治行村人。1939年7月任本村兒童團長。1942年2月,他帶領民兵爆炸隊埋設地雷,炸死到小上峪“掃蕩”的日偽軍4人,炸傷10餘人。是年冬,加入中國共產黨,任青冶行、黃莊等15個村的聯防隊長,從此多次利用地雷打擊敵人。1946年,魯中區集中全區10支有名的爆炸隊於博山縣,左太傳爆炸隊被編為前線第一隊。他帶領爆炸隊在博山一帶多次出擊,大量殺傷敵人,被魯中區命名為“飛行爆炸隊”。1947年,為配合主力部隊作戰,魯中軍區人武部組織了200個精幹的爆炸隊、選拔1000餘名爆炸手開赴邊沿區。左太傳爆炸隊在新泰、蒙陰、萊蕪縣邊緣地帶活動,因戰績卓著受到魯中軍區通報嘉獎,榮立“第一功”。1947年6月,為掩護魯中軍區兵工廠轉移,左太傳爆炸隊在蒙陰寨子至魯村一帶阻擊敵軍,首戰即炸死敵人59名。由於地雷密布,此役國民黨軍用了8天時間才前進55里,魯中軍區兵工廠早已安全轉移。1950年9月,出席了全國勞模大會,受到毛主席的親切接見。他先後榮立特等功2次,一等功4次,被授予“飛行爆炸大王”和“特等民兵爆炸英雄”稱號。1950年9月出席全國戰鬥英雄代表大會,受到毛澤東等領導人接見,朱德為其簽名留念。建國後歷任蒙陰縣民政局局長、人事局局長、文化館館長等職。1996年5月去世。
1957年,他以《槍打出頭鳥》為題,寫成24萬字的回憶錄,後經專業作家幫助修改,定名為《山中獵手》,1961年9月出版後多次再版,發行百萬冊,曾引起重大社會反響。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