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靈秀山位於福建省石獅市西南境內,海拔174.2米,與泉州城東的靈山,晉江安海的靈源山成鼎足之勢,並稱為泉州“三靈”。靈秀山東至東山,西至坑尾山,南至橫山,北至蓮花山和大別山。周環二十餘公里,狀如飛鶴。靈秀一峰,其垂脈又分為五個小山峰,分別排列於前提、牟尼山、東山、大山墩、蓮花山和烏石山,成為“五峰朝鶴”之勢的奇觀。靈秀山前有高聳的寶蓋山,面向深滬灣,遠眺一片白浪滔滔。山中有奇峰秀嶺,群山環繞於左右;下有江水青池,折流而東,瀉出岩谷之間。靈秀山根脈由晉中羅裳山逶逶而來,峰嶺峭拔奇偉,如拱如揖。東至東山,西至坑尾山,南至橫山,北至蓮花山和大別山。周環二十餘公里,狀如飛鶴。靈秀一峰,其垂脈又分為五個小山峰,分別排列於前提、牟尼山、東山、大山墩、蓮花山和烏石山,成為“五峰朝鶴”之勢的奇觀。
靈秀山鍾靈毓秀,風光綺麗。峰巒疊翠,岩秀谷幽;奇花異草,萬紫乾紅;松柏蔥鬱,果韻飄香;溝谷泉清,流水潺潺。
靈秀勝景
靈秀山勝景良多。清代《晉江縣誌》載,其古蹟有:“凌霄塔、七佛塔、方外亭、透龍泉、青蓮池、濯足池、待月橋、君子石、盤陀石、龍蛇洞”等十處勝景。又《容卿蔡氏族譜》載:山上有白鶴井、應潮窟、百丈泉、雞鳴崗、香菸石、中山景、牛眠石、出米石、仙腳跡和牛腳跡、空相蘭花、鐘鼓鳴禪及真武踏龜等十二奇觀,以及三十五峰、四十餘處名石等景勝。六十年代以來,容卿大隊更於靈秀山麓興建水庫,建立果林場,養雞場。而今山上,水波蕩漾、柑桔遍坡,雞鳴山崗,靈秀山更顯嬌姣。
金相院
靈秀山古來有寺觀,清道光《晉江縣誌》載:“空相院,原名棲真寺”;隆慶《泉州府志》載:靈秀山“上有小岩,昔人結庵其側,海潮至則石潤,退則石燥,因名海潮庵”;引閩書》載:“山舊有空相院”;據此可知金相院原名棲真寺,並曾一度改名海潮庵。寺始建於隋初,五代後梁開平二年(908年),僧如默重建。據說山上有“空蘭奇香”之異,乃改名“空相古地”。歷宋至元,寺毀於兵燹。明永樂五年(1407),檀越容卿蔡氏二世致政獨資重修,歷三載而成。種榕樹於左埕角,以蔭風水;置田產以供僧人生息、衣食香燈之需。嘉靖間,寺又毀於官紳惡僧之手。崇禎八年(1636),容卿鄉人臨孚、天孚、周孚和葦孚四人捐資獻工,與僧眾竭蹶經營,再次重建,並易名“空相院”。迨本世紀二十年代,寺院因年久失修,又告破落。主持僧轉博和尚以出家入世之願,率僧眾披荊斬棘,開荒闢田,封山造林,蒔花製藥,經十年銳意經營,成為有寺以來最為鼎盛時期。時人號其為“萬金”,故又改名為“金相院”。為重建寺宇,轉博和尚多方聯繫鄰近各村主事,成立董事會,致力爭取華僑捐資建寺。經十年經營,整修大雄寶殿、功德堂,擴建海潮庵、仙公樓,新建天王殿、鐘樓、空門、宋和尚塔、火葬場、骨灰塔、金魚池、花圃,靈秀山出米石以及修築通向山寺之道路多條。至此,寺院恢宏光大,面貌煥然一新,成為晉南一遊覽勝地。
靈秀山金相院確為古今遊覽勝地。四方民眾及歸國僑胞聯袂蒞臨觀光參拜;每年秋季,晉南各校學生登山遠足,絡繹不絕;更有名士宦達於此探幽訪奇,流連忘返。隆慶《泉州府志》載:宋石起宗曾於此讀書,後中解元;宋泉州太守王十朋也曾“偷閒”到此一游,並留下“小小精藍亦自奇,一峰靈秀隱幽姿。無緣細聽山僧話,太守偷閒只片時”一絕於石壁上。其閒情逸趣,向來傳為佳話。
五十年代,由於國防需要,部隊進駐寺院,僧侶遷並於安海龍山寺,香央遂廢。
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後,撥亂反正,重申宗教信仰自由政策,重視保護名勝古蹟。經容卿村重修金相院籌備組的艱苦努力,終於八十年代中獲準收回舊寺址。現正加以整修,並擬闢為旅遊區。
石獅建市後,容卿僑星巨子蔡清潔先生返梓,與村人共議開發靈秀山,重修金相院大計。經研究,其初步規劃為:以修復、擴建金相院為中心,逐步恢復原有名勝景點;並著眼於開放改革的需求,相應興建一座三星級旅遊賓館,一座旅遊、度假、療養多用的靈秀山莊,以及建立青少年娛樂場、成人文娛設施、商業綜合服務部等等。預計經十年左右之努力,靈秀山將建成一個以金相院為中心的公園式的文化旅遊區。
出米石
傳說:據說,這個故事發生在很早之前:“大家都到外面的石頭縫裡去捧米!”大家聽住持這么一說,都覺得莫名其妙:“石頭縫裡怎么會出米呢?”住持看了看和尚們好奇的樣子,接著解釋說:“昨天晚上有個神仙對我說石縫裡會流出白米”。大家聽了都不大相信,就在這時,“轟隆”一聲巨響,大家都驚呆了,於是大家趕緊跑到寺廟外一看,只見一股白花花的大米從一塊石頭的縫隙里涓涓淌出,“哇,石頭出米了!”和尚們一邊高聲叫道,一邊拿起竹籃去捧米。
這是發生在石獅靈秀山金相院裡的故事,這個傳說增添了靈秀山的神奇。
靈秀山在石獅的西南角,鍾靈毓秀、岩奇谷幽,與鯉城的靈山、晉江的靈源山,並稱為“泉州三靈”。那裡有建於宋朝時期的千年名剎金相院,出米石就位於金相院的山門內右側。
這塊石呈扁橢圓形,正面刻著“磐陀石”三個大字,從側面看,這塊石頭又像和尚的坐墊,相傳出米的石縫就在這塊石頭的前下方,寬度不到半尺,長度約一米,縫裡雜草叢生。
為什麼這塊石頭不出米了呢?
傳說當時有個小和尚是個急性子,有一次他去捧米時,嫌米流得太慢,怕誤了大家的早餐,於是,就找來一根竹棍,用力往石縫裡捅,想把縫捅得更大讓米快點流,結果卻把石頭給捅死了。從此,出米石就不再出米了。
如今,在綠叢掩映中,這塊石頭顯得格外的安靜,就像在聽著陣陣蟬鳴聲和鳥叫聲,也像是在回憶著當年出米的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