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簡介
靈洞山,也稱西山,位於武平縣城西郊,離縣城僅十里之遙。屬武夷山脈的南端,海拔1400多米。山地總面積6000多畝,山勢挺拔,山體磅礴,植被豐富,氣候宜人,青山碧水,奇峰怪石,大小溶洞相連,猶如仙境天宮,閃爍迷離。現有天竺院、祖師殿、水門井、瀑布、″沐浴觀音″等十多處景點,是休閒、觀光、避暑、娛樂的好去處。
地質地貌
西山由三條大山樑組成,左右夾著仙人井坑與觀音井坑。從正面看,形似一隻張開翅膀的大鵬鳥,昔人稱之為“鳳凰梳羽”。
西山是丹霞地藐。2000年秋,廣東中山大學地質教授王進,在考察全國“丹霞地藐旅遊區”時來到西山,通過考察後說:“這裡是典型的丹霞地藐,岩層有600米以上”。在撰寫的《全國丹霞地藐旅遊區》一書中。丹霞地藐在長期的風化過程中,形成千姿百態的石景與岩洞。史載:西山有陽剛石、官財石、燕岩石、棋盤石、姐抱妹背石、一線天等奇景。岩洞有仙人井、海螺井、觀音井、蝙蝠岩、呂祖洞、仙人湖、神地窩等等。據清康熙年間舉人林寶樹的“靈洞石賦”中記載:“靈洞之山,山重水複。小洞二十八,大洞三十六。千峰列錦繡之屏,萬壑嗚佩環之玉。……”
氣候特點
屬亞熱帶海洋性季風氣候,氣候溫和,雨量充沛,四季分明,夏長冬短,冬無嚴寒,夏無酷暑,乾濕季節分明。
人文歷史
俗語說:“人間好語書說盡,天下名山僧占多。”傳說在東晉時(公元317-420年),江蘇丹陽有位名道叫葛玄,諳熟道教,煉丹有術,人稱葛仙翁(即太極仙翁)。在周覽天下名山時來到西山,見此地風景如畫,恰似人間仙境,特別是丹井三石之水,清如明鏡,甘涼涼透心,是個修道煉丹之聖地。於是決心留下來,在西山開設道場煉丹。發動山下村民,獻工獻料,在西山左側仙人井邊半山腰建立了石木結構的“祖師殿”,內設太上老君神像。殿前設立了一個煉丹爐,用仙人井的水制九還丹(長生不老藥)。在開設道場時,為人治病,功效神奇。頗得民心,深受誠信弟子和村民信服,祖殿香火旺盛起來。
葛玄有個重孫叫葛洪,得知此情之後,攜其侄亦來西山一起修道煉丹,更使西山增添了神秘色彩。爾後,得知廣東羅浮山亦是天仙妙境,使葛洪叔侄動了思遷之心,多次勸說葛玄一起前往開闢新道場,在葛洪叔侄的再三怏求下,終於放棄了西山,登羅浮山去了。
自葛玄離開西山後,祖師殿的香火亦隨之冷落下來。直到五代十國時期(即公元902年)。山下的眾信在西山正中半山腰的岩洞中,建起了“天竺院”,亦稱“小西天”。院中掛了塊“西覺靈山”牌匾,內設“西天佛”神像,門聯是:有意梵香何須遠朝南海;誠心拜佛此處即是西天。從此,“天竺院”古剎就在西山誕生了。至今有1109年歷史,院內香燈由山下善男信女自願或輪流管理。後來在“天竺院”前又搭建了三間簡易茅房,人稱“西山廟”。當地民眾認為西山有靈氣、是仙山,又因洞穴繁多,故稱“靈洞仙山。”
北宋年間,來了位和尚,留在“天竺院”主持,後來收了位徒弟叫鍾了證。於是“天竺院”由其師徒兩人來管理香燈了。
鍾了證是位誠實的小伙子,他尊師重學,潛心修行,助人為樂。據說還馴服了西山老虎,叫它不能傷人,最終修成正果,騎著老虎上天去了,眾人稱之為“得道和尚”,同時在西山庵右側安了神位,永受人間香火。
公元1119年,北宋名相李綱,因“忤旨”被貶為沙縣稅務兼攝武平知事。他來武平後,感到武平“人尚武”,要治理好,必須團結民眾、潛心興教。
他選擇在西山庵右側的石壁處建起了“讀書堂”,門聯是:“靈洞水潔仙人井,院靜山深忠定堂。”同時選聘了先生,供武平學子前來讀書和避暑。他作詩云:“靈洞水清仙可訪,南岩木古佛同居;公餘問佛尋仙子,贏得工夫剩讀書。”李綱喜歡遊山玩水,吟詩作對,常在工作之餘遊覽西山。據云他曾作《仙翁》、《石棋》等許多詩篇,遺憾大多失傳。其中流傳至今的“靈洞山”一詩是:“靈洞山前曲曲開,白雲深鎖無人來;我今欲覓山中景,洞口無塵多碧苔。”
公元1649(大清順治己丑年),武平西門有位發跡了的王文光,由於經常精神神恍惚,他找老庚鍾魁談起此事,認為只有施建寺廟才能得到平安。於是選擇在西山“天竺院”前鍾均呂的山場為寶地,通過協商,用土木瓦結構建立了一廳二偏房的寺廟,定名“靈洞山”。此時,恰逢浙江天童寺和尚恆覺,攜徒周覽山川之勝地來到西山,王文光與其敘話間得知“僧之語言舉止非凡。所以力勸恆覺留在靈洞山作主持,成為靈洞山的開山祖師。
大清道光六年(公元1826年),又以王文光後裔三大房人出錢,添建了靈洞山下廳及左右二排橫屋,在下廳掛上“忠定堂”牌匾。使靈洞山成為閩西武平縣唯一完整的寺廟,並於道光七年立了“靈洞山碑記”鑲在下廳右邊的牆壁上,供後人知悉考證。
關於靈洞山的記載和傳說頗多,足見它是武平名山,自古以來,由於風景優美,遊人不斷,有許多文人墨客寫下了讚美的詩篇。現將題靈洞山詩詞選錄部分如下:
前 題
明知縣 熊茂松
一
聞道龍湫百尺寒,真人遺下九還丹;
塵容自與仙源隔,咫尺迷津問轉難。
二
燕岩千仞半浮空,舊隱仙人是葛公;
留得石棋殘局在,世間幾度決雌雄。
靈洞 天竺院
宋 梁顏
門外路將三市隔,此中人是幾生修?
千尋古木含雲翠,一派寒泉繞澗流。
靈洞仙山
清舉人 李非珠
靈洞洞靈靈不頑,玲瓏怪石玉連環。
煙封谷口雨非雨,雲截山腰山復山。
歸路忽聞清馨響,回頭卻羨老僧閒。
燕岩東畔飛泉處,分我棲霞屋半間。
游西山
清末 曾玉堂
一
山山鬱郁山山青,怪壑懸崖吐白雲。
但願攜鋤結茅屋,亂山堆里事耕耘。
二
乘涼須到伯公前,松影疏搖弄洞泉。
俯瞰平川明若畫,幾家樓屋夕陽邊。
夢住西山
民國 林履安
平生慣說西山好,夢住西山十幾年;
長夜佛燈青似鐵,凌晨朦霧白如煙。
煉丹剩有葛仙井,驅虎猶存破腦鞭;
最愛斜陽光不滅,高聲呤讀李綱篇。
游西山有感
李沛元
山路崎嶇難擋八方朝聖客
清泉甜美可待一路有緣人
靈洞西山,仙境人間;石奇景秀,流水潺潺。
燕岩石上,繡幕垂簾;水門井坎,出自天然。
棋盤石前,古洞長春;丹井三石,千古流傳。
廿八小洞,三六大澗;洞外有穴,洞穴連綿。
觀音井景,造化妙玄;沐浴觀音,時隱時現
西覺靈山,佛像多尊;祖師殿邊,古木參天。
花源清宴,棋局猶存;葛洪煉丹,普渡眾生;
天竺院岩,松濤滾連;李綱書堂,遺址依存。
鬼爺神工,天賜地贈;搜奇探奧,神筆難全。
諸餘勝景,氣象萬千;名山重振,吾代所任。
發展西山,萬眾所願;游眾齊集,春秋尤盛。
信善賢達,捐資助款,重興西山,利在千秋。
佛祖護佑,代代書香;子孫興旺,千秋萬代。
靈洞山靈通村的靈猴節
在武平靈洞山腳下的城廂鎮靈通村,每逢農曆十月三十家家戶戶都殺雞宰鴨,大擺宴席,過靈猴節。
話說200多年前的清中葉時期,武邑西山腳下仙人凹“歇腳坑”住著一戶家財富足的謝大尉。他謀高官,建華房,置沃地,娶嬌妻,生活奢華,權傾鄉里。他連生五子,個個當官,妻妾成群。但他生活放蕩,不講仁義,未及“花甲”病故,五個兒子也遭人暗算而相繼衰敗。僅數十年工夫,謝大尉一家破敗滅亡。如今,在西山腳下還留下五畝面積大的魚塘,圓石柱雙人難抱,殘牆依稀可見。
謝家滅亡後,原謝家的家丁、長工,引起了爭奪謝家田產的紛爭、訴訟。 縣太爺發現謝家人證全無,僅留一隻猴子。這猴子原先經常和長工到農田遊玩,而且記性好,經事不忘。聰明的縣太爺就徵得斗字不識的長工們的同意,由靈猴作證。大凡它過去經過的謝家農田,就“喂!喂!餵”發聲,並連翻筋斗,太師連忙插上標籤、丈量,把田地均分給長工、家丁。
從此,靈通村人,再也不必為謝家做長工耕田,做了農田的主人,不愁吃穿。他們感謝靈猴作證的功勞。 此後,靈猴死了,長工們無比悲痛,在村里二坡頭上建起猴王廟,廟中豎立“猴國大王之墓”碑,兩旁寫著“猴美昭千古,主恩庇萬民”的對聯。故村民把每年農曆十月三十當作“猴王節”感恩猴王,紀念猴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