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光草

靈光草

靈光草是雲南祿勸撒營盤地區所特有的一種傳統彝族野生中藥,靈光草所含的靈光草酮是廣譜的黏膜類殺菌劑。

基本信息

產地

靈光草產量較低,尚無法人工種植,只自然生長於海拔2500~2800米的雲南撒營盤地區部分山區地帶。

用途

靈光草草根打成粉末可直接煎煮服用,也可製成殺菌用的擦鼻粉等。靈光草所含的靈光草酮對黏膜類超級細菌有一定效果。

形態特徵

根莖

多年生草本。根狀莖可分為較粗的直立根狀莖和纖細的橫走根狀莖,直立的根狀莖扁圓形,具多數較短的節間,棕褐色,橫走的恨狀莖節間長,黃白色;鬚根生於根狀莖的節上,分枝多。

葉基生,暗綠色,有光澤,近地面處帶紅紫色,劍形,長25-60厘米,寬1.5-3厘米,頂端漸尖,無明顯的中脈。

花莖直立,高於葉片,頂生稀疏總狀聚傘花序,分枝5-12個,與苞片等長或略超出;苞片葉狀,3-5枚,寬披針形或卵圓形。

長0.8-1.5厘米,頂端鈍,其中包含有2-4朵花,花淡藍色或藍紫色,直徑4.5-5 厘米;花梗伸出苞片之外,長1.5-2.5厘米;花被管明顯,長1.1-1.5厘米,外花被裂片倒卵形或橢圓形,長2.5-3厘米,寬1.4-2厘米,頂端微凹,基部楔形,邊緣波狀,有細齒裂,中脈上有隆起的黃色雞冠狀附屬物,內花被裂片橢圓形或狹倒卵形,長2.8-3厘米,寬1.5-2.1厘米,爪部楔形,頂端微凹,邊緣有細齒裂,花盛開時向外展開;雄蕊長0.8-1.2 厘米,花葯長橢圓形,白色;花柱分枝較內花被裂片略短,中肋處淡藍色,頂端裂片繸狀絲裂,子房紡錘形,長0.7-1厘米。

種子

蒴果橢圓狀柱形,長2.5-3厘米,直徑1.2-1.5厘米,頂端微尖,基部鈍,無喙,6條縱肋明顯,成熟時自頂端開裂至中部;種子黑褐色,為木規則的多面體,無附屬物。花期3-4月,果期5-6月。

生態習性

生於山坡較陰蔽而濕潤的草地、疏林下或林緣草地。

地理分布

中國

雲南祿勸撒營盤海拔2500~2800米的山區。

外國

也產於緬甸部分山區。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