霧水葛屬

霧水葛屬

霧水葛屬,多年生草本,長30-90cm。不分枝或下部有1-3對分枝,莖細弱常呈匍匐狀,無毛或疏被租毛。

基本信息

基本信息

【屬名】PouzolziaGaud.霧水葛屬,蕁麻科,蕁麻目,

11

【英文名】SriLankaPouzolziaHerb

【拉丁名】HerbaPouzolziaeZeylanicaePouzolziazeylanica(L.)Benn.

【別名】地消散、膿見消、餵膿膏、田薯、石薯、水麻秧、拔膿膏、山參、糯米草山三茄、生肉藥

【名稱考證】地消散、膿見消、咄膿膏(《生草藥性各要》)、啜膿膏(《嶺南採藥錄》)、石茹(《福州草藥》)、田薯(《閩南民間草藥》)、拔膿膏、生肉藥、糯米藤(《廣西藥植名錄》)、粘榔根、水麻秧(《文山中草藥》)

【分布量】約50種,分布於熱帶地區,我國有11種(包括Gonostegia屬),產西南部至東部,其中霧水葛P.zeylanica(L.)Benn.為民間草藥之一。

【引種狀況】非引種

【來源】藥材基源:為蕁麻科植物霧水甚的帶根全革。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Pouzolziazeylanica(L.)Benn.[Pari-etariazaylanicaL.]

採收和儲藏:全年均可採收,洗淨,鮮用或曬乾。

【性狀】性狀鑑別乾燥帶根全草,系細小,主莖短,分枝較多,疏被,紅棕色。葉膜質而脆,易碎,葉柄纖細。氣微,味淡。

【藥用部位】露水葛的全草或帶根全草。

【性味歸經】氣微,味淡脾、大腸二經過

【功效主治】清熱解毒;清腫排膿;利水通淋。主瘡瘍癰疽;乳癰;風火牙痛;痢疾;腹瀉;小便淋痛;白濁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15-30g。鮮品加倍。外用:適量,搗敷;或搗汁含漱。

【摘錄】《中華本草》

描述:霧水葛屬,蕁麻科蕁麻目,約50種,分布於熱帶地區,我國有11種(包括Gonostegia屬),產西南部至東部,其中霧水葛P. zeylanica(L. )Benn. 為民間草藥之一。草本或灌木;葉互生或下部的對生,全緣或有鋸齒,3出脈;花單性同株,稀異株,排成腋生的團傘花序雄花被4-5裂,背部凸圓,無橫折;雄蕊4-5,稀3枚;雌花被管狀,2-4齒裂;花柱絲形,脫落;瘦果卵形,為花被裂片所圍繞。

生境分布

世界:50種;中國:11種
生態環境:生於潮濕的山地、溝邊和路旁或低山灌叢中或疏林中。

資源分布:分布於甘肅安徽浙江福建湖北湖南廣東海南四川雲南等地。 ①尿路感染,腸炎,痢疾,癤腫,乳癰:霧水葛鮮品一至二兩或乾品五錢至一兩。水煎服。(廣州部隊《常用中草藥手冊》)②治外傷骨折(復位,固定後),癰瘡,霧水葛鮮葉搗敷患處,或用乾粉調酒包敷患處。(《文山中草藥》)③治硬皮病:露水葛葉,葫蘆茶葉,和食鹽搗爛外敷;並用露水葛莖和葫蘆茶煎水洗擦。(《全展選編.皮膚科》)

各家論述

1.《閩南民間草藥》:露水葛,拔膿效力甚強,無膿者匆用之,以免增痛。2.《生草藥性備要》:散癰疳(疽)大毒瘡,消毒,治乳癰乳岩,用根捶片糖敷之,又能涼血。止牙痛,捶汁和水含之。3.《嶺南採藥錄》:取莖葉攪汁,敷瘡疽及火瘡,消腫散毒排膿。又能治白濁,濕熱痢,取其根煎服。4.《廣東中藥》:今解毒,去濕,治風火牙痛,眼熱,吐血。

古籍考證

①《生草藥性備要》:散癰疳(疽)大毒瘡,消毒,治乳癰乳岩,用根捶片糖敷之,又能涼血。止牙痛,捶汁和水含之。②《嶺南採藥錄》:取莖葉攪汁,敷癰疽及火瘡,消腫散毒排膿。又能治白濁,濕熱痢,取其根煎服。③《廣東中藥》Ⅱ:解毒,去濕。治風火牙痛,眼熱,吐血。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