霧水葛

霧水葛

霧水葛是一種多年生草本。莖披散或多少匍匐狀,有時長達90厘米,禿淨或多少被疏毛。葉具短柄,胰質,大部互生,或生於下部的有時對生,卵形至卵狀披針形,長1.5~3.5厘米,先端短尖,基部渾圓或鈍,3主脈,邊全緣,兩面均粗糙而薄被疏毛。

基本信息

基本資料

【摘錄】《全國中草藥彙編
【中文種名】 霧水葛
【拉丁學名】 Pouzolzia zeylanica(Linn.)Benn.
【異名】 Parietaria zeylanica Linn.
【屬 名】 霧水葛屬 Pouzolzia Gaudich.
【科 名】 蕁麻科 Urticaceae
【俗名別名】 粘榔根、啜膿羔
【性狀特徵】 草本,莖披散,下部有1~3對分枝,乾時淡紫紅色。葉對生,紙質,卵形,全緣,兩面疏被短硬毛或無,淡棕綠色,鍾乳體細,點狀,羽狀脈。花小,單性同株,雌雄花混雜排成腋生團傘花序,雄花短梗,雄蕊4枚,退化雌蕊存在。雌花花被管狀,頂端具2裂齒,花後宿存增大,外面被柔毛。瘦果卵形。
【地理分布】 廣州、博羅、惠州、豐順、始興、乳源
【用 途】 清熱利濕,解毒排膿

異名

地清散、膿見消、咄膿膏(《生草藥性備要》),啜膿膏(《嶺南採藥錄》),石茹(《福州草藥》),田薯(《閩南民間草藥》),拔膿膏、生肉藥、糯米藤(《廣西藥植名錄》),粘榔根,水麻秧(《文山中草藥》)。

來源

為蕁麻科植物霧水葛的全草或帶根全草。

植物形態

多年生草本。莖披散或多少匍匐狀,有時長達90厘米,禿淨或多少被疏毛。葉具短柄,胰質,大部互生,或生於下部的有時對生,卵形至卵狀披針形,長1.5~3.5厘米,先端短尖,基部渾圓或鈍,3主脈,邊全緣,兩面均粗糙而薄被疏毛。花小,4數,為腋生的花束;雌雄花混生:雄花淡綠色或染紫,花萼4裂,雄蕊白色,突出;雌花的花萼於結果時長不及2毫米,有棱,被毛。瘦果卵形而尖,黑色,有光澤。花期夏月。
生於曠地、路旁。分布廣東、廣西、福建、湖北、台灣等地。

採集

全年可采,曬乾。

藥材

乾燥帶根全草,根系細小,主莖短,分枝披散,疏被毛,紅棕色。葉膜質而脆,易碎,葉柄纖細。氣微,味淡。
產廣東、福建等地。

性味

甘淡,寒。
①《生草藥性備要》:"味甜,性寒。"
②《閩南民間草藥》:"苦酸,平。"
③《廣東中藥》Ⅱ:"性涼,味淡。"

功能主治

清熱解毒,健脾,止血。治療瘡,癰腫,瘰癧,痢疾,婦女白帶,小兒疳積,吐血,外傷出血。
①《天寶本草》:"治跌打傷,癢癧,諸瘡癰疽發背。"
②《峨嵋藥植》:"根:搗爛,敷治刀槍傷。"
③《貴州民間方藥檠》:"補虛,催乳。"
④《民間常用草藥彙編》:"增血液,健脾胃,固中養血。燉肉內服治心臟衰弱。"
⑤《四川中藥志》:"健脾補腎。治乳炎及小兒疳積。"
⑥《貴州草藥》:"清熱解毒,健脾消積,止血。治疔瘡,九子瘍,小兒食積脹滿,外傷出血。"
⑦《雲南中草藥》:"接骨生肌,消炎止瀉。治痢疾,痛經。"
⑧《福建中草藥》;"清熱涼血,消腫解毒。治吐血,濕熱白帶,對口瘡,跌打腫痛。"

用法與用量

外用:搗敷或搗汁含漱。內服:煎湯,0.5~1兩(鮮者1~2兩)。

選方

①尿路感染,腸炎,痢疾,癤腫,乳癰:霧水葛鮮品一至二兩或乾品五錢至一兩。水煎服。(廣州部隊《常用中草藥手冊》)
②治外傷骨折(復位,固定後),癰瘡:霧水葛鮮葉搗敷患處,或用於粉調酒包敷患處。(《文山中草藥》)
③治硬皮病:霧水葛葉,葫蘆茶葉,和食鹽搗爛外敷;並用霧水葛莖和葫蘆茶煎水洗擦。(《全展選編·皮膚科》)

各家論述

1.《閩南民間草藥》:露水葛,拔膿效力甚強,無膿者匆用之,以免增痛。
2.《生草藥性備要》:散癰疳(疽)大毒瘡,消毒,治乳癰乳岩,用根捶片糖敷之,又能涼血。止牙痛,捶汁和水含之。
3.《嶺南採藥錄》:取莖葉攪汁,敷瘡疽及火瘡,消腫散毒排膿。又能治白濁,濕熱痢,取其根煎服。
4.《廣東中藥》:今解毒,去濕,治風火牙痛,眼熱,吐血。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