霞盎橋

在東西湖的東部,有一條長長的高堤,叫張公堤。 1931年大水後,堤身普遍加高培厚,堤頂高程曾達到29.3米。 特別是1998年武漢遭受百年未遇的特大洪水後,市政府又大量投資,使堤頂路面的水泥公路全線貫通,使之成為漢口外環線的重要組成部分。

霞盎橋
在東西湖的東部,有一條長長的高堤,叫張公堤。她東起漢口堤角,西至舵落口,全長23.76公里,頂身高6米,堤頂寬8米,高程31.67-32.20米。
張公堤原為清光緒31年(1905年)張之洞任湖廣總督時,為治理水患,確保漢口安全撥款所建,故稱張公堤。
當時全堤長度約20公里,工程費白銀八十萬兩。自建堤後,使漢口與東西湖分開,後湖等低地露出水面,可供居住和耕作。後經柏泉藉人劉歆生(人稱漢口的地皮大王)籌巨資開發,使漢口市區由此大為擴展。1931年大水後,堤身普遍加高培厚,堤頂高程曾達到29.3米。武漢解放前,國民黨軍隊為防中國人民解放軍南下的大軍,借張公堤為屏障,沿堤築碉堡、挖戰壕,鋪設路軌,挖斷堤身,使堤防遭到嚴重破壞。武漢解放後,人民政府又組織修復,加固加高。後又進行排泄閘站、防浪牆、塊石護坡,子堤加高、防水牆等配套工程。1986年堤頂鋪設高級路面。之後,又年年投資維護。特別是1998年武漢遭受百年未遇的特大洪水後,市政府又大量投資,使堤頂路面的水泥公路全線貫通,使之成為漢口外環線的重要組成部分。從此防汛堤變成了交通線。
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發展,武漢城市建設不斷向外拓展,張公堤的內外競成了一個開發的理想的外遷熱土和投資的地段。東西湖區抓住這一機遇,沿張公堤興建了被譽為“楚天第一道”的金山大道,從而拉開了加快發展的序幕。沿張公堤的一線擺下了後湖開發區、海峽兩岸高科技園、金橋經濟開發區等,一批企業在張公堤沿線的兩邊落了戶。張公堤防汛堤已失去了原有的功能,而今已成為一道經濟開發的熱線,成為展望經濟騰飛的一道風景線。
後人在張公堤上建起一座橋,橋是斜拉鎖橋,長190.5米,橫跨張公堤下面的公路,象徵著1905年建造,與武漢工業學院和附近的居民小區相連,為紀念張之洞而建造。
名字的由來是傳自武漢的一個民間傳說:在附近以前是長江,橋這頭住的是盎哥一家人,橋的那邊是住的霞姐一家人,為方便居民,建了此橋,慢慢的兩人也生出了感情。由此,有了盎霞橋。後來盎霞橋就成了一個傳說,近年來,為體現政府對傳統文化的關懷與重視,重建盎霞橋,現在的盎霞橋,北起武漢工業學院經管樓門前,南至武漢民航新村,成了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