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信息
霍震寰先生是廣東番禺人,為霍英東博士之次子。1949年生於香港,已婚,育有一女及二子,早年在香港、英國及加拿大接受教育,在加拿大英屬哥倫比亞大學畢業,獲理科學士及工商管理碩士學位。
霍英東去世後,霍震寰執掌霍英東集團,霍震寰說:“我們三兄弟是分工接棒,更證明父親多厲害,體育、生意都一手包辦。我們就要分開來,每人做一個方面。哥哥霍震霆性格比較外向,社交多一些,主掌體育事業,他又是立法會議員、國際奧委會委員,要參加很多社會公益活動,已是忙碌得很。弟弟霍震宇也有自己的事業,他是電腦專家,對高科技研究多一些,大家各有分工,卻又團結合作。”
職務:第十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香港特別行政區第十三屆全國人大代表 、全國工商聯副主席、廣東省政協常委。
霍英東集團行政總裁、霍英東基金會執行董事、霍英東教育基金會理事長、霍英東體育基金會理事、澳門霍英東基金會主席、仲愷農業工程學院校董會副董事長。
個人履歷
1973年進入有榮公司先後任常務董事、董事總經理;
1992年推動成立香港青年聯合會並任首屆會長;
1993年任廣東省政協常委;
1994年4月任第三批港事顧問;
2004年任香港中華總商會會長。
全國工商聯九屆常委、廣東省政協常委。
現任全國工商聯副主席。
職業生涯
1949年生。少年時在香港受教育,後赴英國及加拿大留學,
獲數學學士及工商管理碩士學位。
1973年返港,在其父霍英東創辦的有榮有限公司工作,並任該公司常務董事
。他還擔任中華全國青年聯合會副主席、香港培華教育基金會常務委員會主席。
1992年9月,又發起創辦香港青年聯會,被選為主席。
1993年當選為廣東省七屆政協常委。
人物職稱
香港中華總商會會長
太平紳士
香港中文大學榮譽院士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廣東省第7、8、9屆常務委員會委員
中華全國工商業聯合會執行委員會常務委員
中華海外聯誼會副會長、香港培華教育基金會常務委員會主席
霍英東基金會主席
香港武術聯會會長、亞洲武術聯合會副主席、國際武術聯合會執行委員會委員
博鰲亞洲論壇理事會理事、廣東外商公會常務副會長、廣東海外聯誼會理事會副會長
香港青年聯會主席、中華全國青年聯合會副主席
香港中文大學聯合書院校董會校董、香港科技大學大學顧問委員會委員、香港公開大學校董會委員
香港管理專業協會理事會會員兼執行委員會委員
香港青年獎勵計畫獎勵理事會委員
華夏基金會名譽理事會會員
霍震寰太平紳士獲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頒授「銀紫荊星章」,廣州市政府及番禺市政府頒發「榮譽市民」。
2018年4月9日,被授予博鰲亞洲論壇諮詢委員會榮譽會員稱號。
個人榮譽
社會服務: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廣東省第八屆常務委員、中華海外聯誼會常務理事、中華全國工商業聯合會執行委員會常務委員、香港中華總商會副會長、香港培華教育基金會常務委員會主席、香港中文大學聯合書院校董會校董、香港科技大學大學顧問委員會委員、香港公開大學校董會委員、香港管理專業協會理事會會員兼執行委員會委員、香港青年獎勵計畫獎勵理事會委員、華夏基金會名譽理事會會員、香港武術聯會會長、亞洲武術聯合會副主席、國際武術聯合會執行委員會委員。
2018年4月9日,霍英東基金有限公司執行總裁霍震寰,為創建和發展博鰲亞洲論壇作出了重要和實質性貢獻,授予其榮譽會員稱號。
社會公益
1990年,中國首次舉辦亞運會,興奮不已的霍氏父子慷慨解囊,捐巨資建設了高標準的英東遊泳館、中華武術研究中心及中國體育歷史博物館。北京申辦奧運成功後,霍氏父子激動得流下淚水,欣然捐出2億港元用於國家游泳中心——“水立方”的建設。自打1984年洛杉磯奧運會以來,霍氏父子在每屆奧運會後,都以“霍英東體育基金會”名義為中國奧運健兒全體金、銀牌選手頒發高額獎金,冠軍每人一塊一公斤重的金牌,亞軍則折半,並作為慣例,永久延續下去。與此同時,霍氏父子為促進廣東體育事業的發展,亦捐出巨資建設了番禺體育館、中山運動場及中山大學體育中心。
對教育等公益事業,霍氏父子也鼎力相助,先後捐巨資建設北京師範大學英東教學大樓和廣東仲愷農業技術學院教學大樓,以及中山醫科大學中山眼科中心、廣東省人民醫院心臟中心等。“我現在除了經營好家業外,主要是忙於一些公益事業。”霍震寰說。作為香港培華教育基金委員會主席,霍震寰從1983年即參與基金會工作。該基金會成立於1982年,由香港商界名人霍英東、李兆基、鄭裕彤發起,主要致力於投放資金、高端人才培訓工程。該工程以香港為培訓基地,但需內地相關部門密切配合。為將此項工作做到實處,並保證其高質量、高層次,霍震寰經常風塵僕僕奔走於內地與香港兩地,調查研究,徵詢意見,聘請師資,選派學員,根據內地改革開放的進程與急需,舉辦各種針對性很強的培訓班。從1982年至今,已舉辦各種培訓班數百個,先後培訓多領域高層人士近萬人,成果斐然。
1986年,霍氏集團出資1億港元,與國家教育部合作成立了霍英東教育基金,對內地高校在教學與科研領域做出優異成績的青年教師予以資助和獎勵。霍震寰說:“我們基金會設立了高等院校青年教師基金,為優秀青年教師從事科研工作提供資金支持,每項提供5000至20000美元資助;設立了青年教師獎,為在教學與科研工作中做出突出貢獻的青年教師個人予以獎勵,獎金為1000至5000美元。”為鼓勵高校青年教師從事與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密切相關的科學研究,基金會從2003年開始,設立“優秀資助選題”,對每項課題資助20000美元。
與此同時,霍震寰通過霍英東基金會,於2003年首次向香港科技大學捐贈3000萬港元,2005年,更向香港科技大學再次捐贈8億港元,以支持該校向全球學術領軍方向發展。對香港大學、香港中文大學、香港公開大學、澳門大學、廣州暨南大學等多所高校,霍震寰也異常關心,常以巨資予以大力支持。
商界奇才
1949年,祖籍廣東番禺的霍英東先生又值弄璋之喜,繼長子霍震霆之後,次子霍震寰在香港霍府又呱呱墜地。出身富豪之家的霍震寰與港澳台諸多商界第二代一樣,少年時即有赴海外留學的經歷。
“我早年在香港摩利臣山國小和聖貞德學校念書,後來到英國完成中學課程。”霍震寰回憶起少年留學生活時,不無感慨地表示,當年艱苦的留學生活對他一生的影響很大。其最大的收穫就是,在海外求學過程中,名門家庭的出身沒有讓他成為“公子哥”式的人物,相反卻培養了他自強與勇於吃苦的能力。
“剛入學時,我英語不是很好,有語言障礙,交流不便,而且生活方面也要從頭學起。後來,通過學校的嚴格訓練,以及自己的不懈努力,終於學會了生活自理,也學會了與人相處。” 霍震寰回憶往事時說,當時,他和普通家庭的孩子一樣,不僅要自己學會照顧自己,還要給高年級的同學擦鞋子,鋪床疊被,而這些在離開香港去留學前,根本無法想像。“我隨和的個性,平等的觀念和低調處世的生活態度,基本上就是從那個時候開始的。”
中學畢業後,霍震寰以優異成績考上加拿大英屬哥倫比亞大學數學系,經4年苦讀,22歲的他於1971年順利拿到了理科學士學位。正當他準備攻讀MBA,即工商管理碩士學位時,卻遭到父親的反對。霍震寰說:“因為在那個年代,我父親讀書並不多,但通過自己在商海摸爬滾打,也掙了很多錢。”當時,霍英東覺得兒子已經念完大學,所學的東西足夠經商使用,往後需要的是在實踐中學習,因此,希望霍震寰回來幫助打理家族生意。然而,霍震寰實在不想放棄繼續求學深造的機會,他努力勸說父親,最終繼續了他的學業。
1973年,霍震寰順利獲得工商管理碩士學位,學成返港,成為財務管理專家。進入霍氏家族企業後,父親安排他和自己一個辦公室,手把手教他做生意。“父親和我們這一輩一個很大的不同就是,他是個工作狂,把工作當成最大的樂趣。”霍震寰說,從父親身上,他學到了勤奮,還學到了傳統商業道德所要求的做人和做事都要講公平。
以往中國的家族企業偏重於人治,欠缺制度化管理,霍氏家族企業也不例外。霍震寰進入公司後,洞悉此中之弊,他學以致用,迅速在公司財務方面建立了一整套完善的管理制度,顯現出現代企業管理的才華,父親對此頗為讚賞。從此,他盡心盡力協助父親全面打理家族生意,包括房地產、建築工程、船務航運、酒店等多個領域。
幾經歷練,在大學時曾夢想當一名科學家的霍震寰,因為父親的緣故而跨入商界,沒想到卻最終愛上這一行,而且漸入佳境。一直關注霍震寰的香港媒體評價說:“霍震寰為人樸實忠厚,機敏而富於事業心,深為乃父所信任。”一位霍英東的老部屬說:“在幾個兄弟中,老二霍震寰不僅外貌酷似其父,還繼承了其父敏銳的經濟頭腦和為人樸素的作風。他名校畢業,又主修財會,在很多方面都能獨當一面,是個難得的商界奇才。”不久,霍震寰被委以霍英東集團董事、總經理重任,協助父親主理海內外經營業務。
從溫泉賓館到南沙之夢
霍震寰至今仍清晰地記得1979年他陪父親到內地做的第一個項目:廣東中山市中山溫泉賓館,那是中國改革開放後第一家中外合資的賓館。當時,他剛到而立之年,“因為沒有先例,大家都不知道採用什麼方式合作。有人建議先蓋一個酒店,然後把100個房間你50間我50間這樣分。後來覺得不行,我們就這樣慢慢研究,摸著石頭過河。”他回憶說。
經過不少周折,溫泉賓館終於建成並投入運營,霍震寰也學會了如何與內地合作方的溝通。比如,賓館客人多次投訴衛生間不清潔,地毯也沒有用吸塵器吸,而當地人認為這樣已經很好了,抱怨客人太挑剔。霍震寰了解到這些情況後,認為這是內地衛生觀念與國際間差距所致,他便耐心地與合作方溝通,平心靜氣地向他們講解國際酒店業的衛生標準,引導他們改變舊觀念,努力與國際標準接軌,使合作雙方儘量取得共識。經中外雙方的共同努力,中山溫泉賓館贏得中外賓客的一致讚譽。
1982年,霍震寰又在賓館建起一個高爾夫球場,這是內地第一家高爾夫球場,可謂開風氣之先。那時,當地不少人指責這是在搞資本主義,霍震寰聽了只是淡淡一笑說:“先不要爭論是什麼主義,做起來再說。如果搞不成功,就當作花園好了。”許多人沒想到,這個“資本主義的東西”建成後生意非常好,直到今天,這個高爾夫球場仍是中國最好的球場之一。
隨著改革開放步伐加快,霍氏父子在內地的投資規模也越來越大,分別以中外合資或低息貸款等方式進行,相繼完成廣州白天鵝賓館、北京飯店貴賓樓、北京首都賓館、廣珠公路擴建、廣珠公路四座大橋,以及沙灣大橋、洛溪大橋、三善大橋等近百個建設項目,為中國的改革開放做出了重要貢獻。其中,最引人注目、也最令人驚嘆的是對廣東番禺南沙的開發。
1987年,霍英東攜霍震寰首次來到南沙,那裡號稱番禺的“西伯利亞”。多年以後,霍震寰回憶起當時的情景還感慨萬分:“從香港坐船到澳門,從澳門坐車到廣州住一晚,再從廣州經過四個渡口來到番禺市郊住一晚,第三天才來到南沙。而實際上,南沙與香港的直線距離只有38海里,那時候,南沙留給我的印象太深了,我還清楚地記得,有一個光著腳的女人抱著她的兒子,家裡住的房子是木板房,裡面除了一張木板床外什麼都沒有。”
然而,就是這片南沙鎮海邊的蠻荒之地,儘管淤泥處處,人煙稀少,儘管舉目所極都是爛石灘、爛石塘,在霍英東的眼中它卻是一塊不可多得的寶地。他看中的是南沙瀕臨珠江出海口的獨特區位優勢,倘在此開發出連線粵港澳三地的海陸交通樞紐及海內外客流、物流中心,其發展前景將不可限量。正是基於此,全力開發南沙成為霍英東的桑榆之夢。
南沙濱海新城的崛起
在中央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南沙鎮海邊那片22平方公里的狹長地帶納入霍英東的開發視野。10多年來,霍英東在南沙相繼投入80多億元的資金,從零開始大規模建設開發,堪稱當代鮮見的大手筆。
平心而論,當時霍震寰並不理解父親的決策,但當父親把開發南沙的具體工作交給他時,他還是義無反顧地投入進來,而且殫精竭慮,克盡職守,努力去做得更好。雖然家族生意很忙,太多的社會應酬也壓得他幾乎喘不過氣,但他在父親的指揮下,冷靜沉著,腳踏實地,一步一步扎紮實實去做,從不打折扣。
當初開發南沙可謂困難重重,而每個環節都是更大困難的開始。憶及往事,霍震寰十分感慨:“建設高爾夫球場的時候,父親堅持不占農田,所以費了很大力氣將山炸開。開發南沙時,這裡都是爛泥塘,修建海堤也是一項非常艱巨、龐大的工程。那時,父親想要將南沙與香港的航程減到1小時15分鐘,可又買不到這么高速的船,於是又建了造船廠,自行設計建造高速快艇。”
開發南沙有完美的整體規劃,從填海造地到環境美化,再到各種配套設施的建設,既有長遠發展構想,又有具體實施計畫。為使每一步計畫都能高質量的如期完成,霍震寰每周至少要去一次南沙,南沙海濱新城的建設已成為他所有工作的重中之重。他領導和團結眾多的南沙建設者,從圖紙設計到撥款投資,從施工安排到各方溝通,事無巨細,他總是親歷親為,力臻完美。
南沙的整體建設規劃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是從1989年至2000年,把交通、綠化、環保和各項基礎建設搞上去。第二階段是從2000年至2005年,完成一批重要項目,包括南沙信息科技園、蒲州大酒店珠三角世貿大廈、香港中華總商會大廈、霍英東集團大廈、南沙大廈、英東中學、南沙物流中心、新客運港碼頭等等。第三階段則從2005年開始,將南沙全面建設成南國現代化海濱新城。
今天的南沙比起往昔已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它成為珠江三角洲上一顆璀璨奪目的明珠,猶如中環之於香港。它緊靠橫跨珠江口的虎門大橋,城市占地22萬平方米,建築面積105680平方米,是一座現代化濱海新城。時至今日,霍震寰深為父親當年的慧眼所折服。
走進南沙新城,但見交通縱橫交錯,四通八達,路面寬敞平坦,顯得氣派非凡;熙熙攘攘的美食街,花園廣場簇擁的高新技術開發區,各具風格的大廈,以及疏密有致、繁花似錦的國際大花園,令人目不暇接。那古樸典雅的水鄉園林,碧草如茵的高爾夫球場,幢幢嶄新的別具風姿的住宅群,繪就了優美宜人的園林城市景觀,令人流連忘返。難怪諸多國際跨國大公司會相中這塊風水寶地,紛紛到此投資開發。
南沙已成為珠江三角洲舉足輕重的交通樞紐,擁有國家一級口岸的客運港,每年運送往來於港澳、南沙的旅客達百萬人次;擁有深水良港及貨櫃碼頭,成為“珠三角”水路物流轉運港澳與海外的集散中心……經濟界人士評價說,南沙的開發建設,有力地推動了“珠三角”乃至“泛珠三角”地區的快速發展。
最年輕的香港中華總商會會長
2004年11月5日,擁有104年歷史的香港中華總商會在香港會展中心舉行第44屆會長及會董就職典禮。與共和國同齡的霍震寰成為“中總”百年歷史上最年輕的會長,時年54歲。
不過他雖然年輕,但在“中總”效力的時間卻一點也不短,堪稱資深人士。1980年,霍震寰加入“中總”,“次年,我當選為總商會青年委員會主任委員,後來還擔任了會董、常務會董、司庫及副會長等職務。”霍震寰對媒體說。顯然,經過24年曆練,他對“中總”的各種會務早已駕輕就熟。
霍震寰上任前,上屆會長曾憲梓曾約他談話,對他說:“當年你父親卸任會長時,也約我談話,他說以後就由你帶領中總了,中總愛國愛港的旗幟,一定不能放棄。今天,我沒有更多的話,就把你父親當年對我說的再轉達給你。”
2005年1月18日,霍震寰正式以香港中華總商會會長的身份亮相內地,率領44人訪問北京。此次訪京團規模宏大,規格頗高,前任會長陳有慶、曾憲梓親自陪同。在京5天,訪問團的日程排得滿滿的,包括中央領導接見,以及拜會國務院各部委領導。雖然霍震寰此前訪京已經難以數計,但此番感受還是和以往有些不同,那就是,自己肩上的責任更重了。
接棒“中總”,霍震寰立即提出多個改革方向,包括各委員會主席職務不再由會長、副會長兼任,而使之變成常董、會董的展示舞台,這樣可以讓常董更積極的參與會務,充分發揮更多人的能量。他說:“這屆會董都很年輕,平均年齡只有51歲。正是腦子轉得最快,思路最清晰的時候。讓他們發揮所長,將能提出更多更新的發展計畫,對中總有很大的幫助,也會令中總對社會各方面的事務反應得更快。”
為力求將“中總”推向新的高峰,霍震寰表示:“從前不少人認為我們只就一些政治事件發表評論,將來我們會更多的在經濟方面,例如珠三角合作、泛珠三角地區的發展等問題上深入研究,為社會各界出謀劃策。”他認為,“中總”不僅要在香港發揮更大作用,也不僅要在內地拓展業務,而且還要放眼世界,充當全球中小企業進入內地,以及內地企業走向世界的橋樑。他說:“對於由香港、新加坡、泰國三地中華總商會聯合發起的世界華商大會,我們希望未來能將大會變成一個品牌,越辦越好,真正成為聯繫世界華商的一個平台。”
父親霍英東曾做過四屆會長,深孚眾望,那么對於兒子接棒,他有沒有傳授什麼“會長之道”?霍震寰說:“中總有個好傳統,就是愛國愛港。會內每個人感情、關係都很好,沒有什麼大問題,所以不需要什麼‘絕招’,倒是從前任會長陳有慶、曾憲梓身上學到不少待人處事之道。他們都很值得我學習,也都樂於指導新人。我在中總做事20多年,對它很有感情。參與會務領導工作,對我的成長會有很大幫助,我將盡己之力,努力做得更好。” 鮮為人知的武林高手
鮮為人知的是,馳騁商海的香港商界領軍人物霍震寰,還是一位武林高手。其實這一點兒也不奇怪,霍氏家族可謂“體育世家”,父親霍英東、大哥霍震霆都非常熱愛體育運動、熱愛體育事業,霍震寰自然也不例外。
“在英國讀中學時,我就開始學習柔道、空手道,上大學後開始迷上中國拳術,轉而練太極拳。”霍震寰說:“中國拳術越練越覺得深奧,回港後,便拜內家拳意拳大師韓星垣先生研習該拳法,並向北京意拳名家姚宗勛先生求教,一練就是20多年。”常年習練使霍震寰在意拳上已達到相當造詣,一位武術名家曾與他切磋推手,剛一搭手便感覺他的手很沉,顯然,霍震寰的內功已非同一般。
出於對武術的熱愛,霍震寰非常關心香港武術的發展,他除了擔任香港意拳學會會長和香港武術聯合會會長,還身兼亞洲武術聯合會副主席和國際武術聯合會執行委員會委員。
在第一屆東亞運動會上,霍震寰帶領的香港武術隊曾榮獲兩枚銀牌、兩枚銅牌。在馬來西亞吉隆坡舉行的規模盛大的第二屆世界武術錦標賽上,他率領的香港武術隊,面對來自52個國家和地區的600餘名武林高手,毫不畏懼,敢打敢拼,更勇奪兩枚金牌、三枚銀牌、四枚銅牌,令國際武壇對香港武林不得不刮目相看。
乍看上去,霍震寰更像是一介文質彬彬的書生,然而,數十年如一日對武術的習練,連同他常常參與的網球和滑雪運動,使他擁有了超乎常人的強健體魄與堅定的意志,也擁有了更旺盛的工作精力與更敏銳的頭腦。顯然,“生命在於運動”的理念,在霍震寰的身上得到令人信服的驗證。
營商理念
霍震寰認為,出色的商界領袖應有魄力、擇善固執、勇於承擔、理念清晰、知人善任、團隊精神,不可能只得一招,能跟著時代轉變,更重要的是終生學習。李嘉誠先生已是一等一的領袖,但仍然好學不倦,這樣的領袖很難得,我很佩服!
作為商界的第二代,父親霍英東尤為看重二子霍震寰的商業才能,將家族生意一切交給其打理。然而,不同於霍英東的勇往直前、突破創新,輿論對霍震寰的評價是:溫和的守業者,沒有革新。意即,在經營企業時,霍震寰顯得很保守,基本上不做沒把握的事情。霍震寰自己表示外界的評價比較準確。他對自己的評價是性格內向,易與人合作,善於團結屬下同仁,發揮他們的積極性。
霍震寰曾在接受華商韜略專訪時表示,自己作為繼承者的挑戰。”創業難,能活下去就不容易,何況是要發展。守業也難,時代在變化,尤其是現在變化更快,都很難。“在公司發展上,他尤其強調人才的培養。他說,現在好多事情不是說我有多少錢就能怎么樣,而是你的創意。知識經濟年代,人才是最寶貴的。
他還在訪問中解釋了公司不上市的原因。他說,不是上市公司,不用每一季都要有業績報告出來,沒有短期的業績壓力,所以就可以看得更長遠一點,去做長遠的打算和安排,持續穩健地去做。同時,他也強調說,不上市不等於保守或不創新進取。”外界看我們比較保守,其實我們也有很多的變革和創新,只不過因為我們不是公眾公司,可能講話的時間少一點,也不需要怎么說。“他說。
營商經歷
加拿大哥倫比亞大學業畢業,
獲數學學士及工商管理碩士學位。
1973年返港,在其父霍英東創辦的有榮有限公司工作。現任有榮、霍興業堂、立信三家霍氏家族企業的董事總經理。
2004年11月5日,當選第44屆中華總商會會長,成為百年中華總商會有史以來最年輕的會長。
領袖人物
在眾多叱吒風雲的商界領袖中,霍震寰是最為特別的一個。他給人的印象永遠是沉穩有力,充滿自信又不事張揚。
霍震寰的內斂和含而不露成為他處世哲學的一部分。
他從父親霍英東那兒學到了堅韌不拔、敢於拼搏的精神特質,更智慧地將中國武術精華融會到他的為商之道和處世哲學之中。
霍震寰充分運用太極拳功四兩撥千鈞的功力,善於因勢利導,既能避過風險又能借力打力、以柔克剛。
中華武術精髓與營商之道的融會貫通,使霍震寰三十餘年的商旅生涯,縱橫馳騁,遊刃有餘。
要奮鬥就要有目標,有目標才談得上超越。
霍震寰為香港找到了自我超越的目標——東方瑞士。
從霍震寰的視野里,不難看出新一代商界領袖的前瞻性和踏實的創新精神。
無論如何,香港需要這樣的智者,以全新的視野為未來導航。
私吞財產
2011年12月,已故全國政協副主席霍英東病逝5年後,曝出爭產風暴。長房三子霍震宇以遺產執行人身份入稟法院,指控兄長霍震寰擅將逾14億元部分遺產據為己有,並迫令長房兄弟姐妹簽署備忘確認唯一受益人身份,否則不獲分配財產。
霍震宇指,自霍英東於 2006年10月去世後,霍震寰便自稱擁有一批家族資產,包括霍家祖業霍興業堂置業有限公司350股普通股、三家海外公司的全部股權、及三個海外銀行戶口的資產等。隨後,霍震寰又在2007至2008年,以各種手段,要求各房成員簽檔案確認他的資產,甚至將5億港元分給肯簽名的部分二、三房成員。
對於霍震寰聲稱海外公司股權及戶口資產,價值僅14.36億港元,但霍震宇認為估值過粗及已過時。此外,霍震寰還擅自將遺產中約值9000萬港元的珠寶由自己負責分配。
入稟狀指出,霍英東生前委任3人作為遺產執行人,安排死後由信託人從遺產中,每月向每位妻子及子女分配固定財產。
原告指震寰在未得到其餘兩名遺產執行人同意下,將由霍興業堂置業有限公司持有的350普通股、離岸公司及與霍英東聯名的離岸戶口持有共14億港元轉為名下及私人戶口,當中包括轉帳款項,以及出售股票聲稱是有關遺產的唯一受益人。
震寰於07年至08年間,曾於大宅與各房成員開會,要求各房家庭成員簽訂4份「家庭安排備忘」,聲稱自己是霍興業堂持有的股權唯一受益人,要求各房簽署確認其受益人身份,否則不會獲分財產,只會獲分每月固定款項。
最終二房及三房簽署有關備忘,震寰並在未得其餘兩名遺產執行人同意及簽訂備忘下,從離岸公司獲得的資產中,支付5.09億港元予兩房成員。
原告認為,震寰做法涉及作為遺產執行人及個人利益衝突,其間又向共同遺產執行人及其餘遺產受益人施壓及威迫,單方面分配遺產,及將部分遺產據為己有,故要求撤換其遺產執行人身份,改由已退休的抗訴庭副庭長羅傑志與原告一同出任,並要求震寰交代遺產帳目,以及保險箱內遺產內容。
爭產風波甫曝出,霍霆寰透過其助理表示,他不在港,暫未能回響;其兄霍震霆20日透過助理表示,不會作出評論。
個人影響
霍震寰先生亦是一位熱心社會服務人士,透過霍英東基金及培華教育基金等支持國家改革開放。霍震寰先生愛好體育運動,尤其喜好武術、網球、滑雪等活動。
經典語錄
一個出色的領袖,他的成功之道是對人對事公正,有耐性、有大志、有魄力、敢於承擔責任。
出席婚禮
霍啟剛郭晶晶在南沙大婚,霍啟剛的叔父霍震寰也抵達酒店,今天他全程面帶笑容,非常親切,想必是霍啟剛跟郭晶晶終於大婚讓他也十分高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