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雲濤

霍雲濤

霍國和,男,字雲濤,1963年2月生於北京,現任北京公益服務發展促進會理事,北京公益服務發展促進會公益書畫家委員會常務副主任,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中國書畫家聯誼會會員。

人物介紹

霍國和,男,字雲濤,1963年2月生於北京,現任北京公益服務發展促進會理事,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中國書畫家聯誼會會員。雲濤自幼習畫,尤喜中國山水,每日坐臨學芥子園畫譜數小時,多年筆耕不輟,博採眾家之長,形成自家特色,青年期間便氣象崢嶸,其作品多次參加國內外展出,屢獲嘉獎並先後被國內外機構及政要、名仕收藏。
1992年,作品在文化部舉辦的國際大獎賽中《春潮》作品獲優秀獎;
1994年,在韓國舉辦的國際美術大獎賽中,作品《杏花春雨》獲特等獎,並參加了童年的國際交流展;
1995年,在日本舉辦的國際大獎賽中,作品《五台聖境》獲金獎;
1998年,加入中國美術家協會,同年加入中國書畫家聯誼會,2002年被文化部人事部授予“中國傑出畫家”並記潤格6000元/平尺,其作品被收藏家和主辦方收藏。

師承沿革

雲濤自幼喜愛繪畫,其父觀其痴迷於此,便四處尋訪名師,經年余終於找到了當時在頤和園管理文物的著名畫家金奭(金哲公)老先生,金先生當時七十五歲,乃皇族努爾哈赤的後裔,曾拜張大千、溥儒、金城、祁井西等名家學畫,畫工深厚,為人謙和厚道,從師學習者甚多。雲濤拜入哲公門下專心研習傳統山水畫二十餘年。
畫作畫作

師從哲公期間有幸結識了梁樹年、郭傳璋、白雪石、張仃、田世光等著名畫家,指點畫意,並於春秋兩季故宮展歷代古畫時,臨摹了諸多古代名家作品,尤喜黃公望、唐寅、王暈的作品,並達到神行具備之境界,從古今大師那裡汲取了創造朴茂深雄風格的營養,又迥然不同於他們。
八五年,一次去香山觀光,偶遇山水大師李可染和鄒佩珠女士在此寫生,當時看老先生一筆一划的畫一棵松樹,便近前問道:老人家如此年紀,才開始學畫?老先生看了看我放下畫筆說老是畫不好,才要好好學習啊,我可謂是白髮學童啊,(這也是可染先生白髮學童印章的由來),聊天中得知他就是聞名中外的山水大師李可染先生,欣喜驚嘆之餘得先生賞識,就此拜入可染大師門下。
可染先生看了我很多傳統的畫稿,大為讚賞,說你的路很正,沒有走錯路,畫的很好,我也是從古人那裡學出來的,我曾向十個古人學習,所以我的畫室叫十師齋,但我們山水畫要從個人大家的影子裡走出來,筆墨當隨時代,他經常鼓勵我,帶我去寫生,有時也隨張仃老先生去寫生,他說過去學的是武術的招數是手段,現在應該打出去了,經過這些年在大自然這位老師的學習更加了解了什麼叫筆墨,什麼叫韻味,受益匪淺。
雲濤嚴謹治學,於書畫之道精益求精,不流於世俗,不被流名所累,毅然拒絕國內外諸多機構的高薪聘請,多年棲身畫室,潛心繪畫,力求浮躁的社會裡靜心筆墨,以不枉先賢教誨並敢於擔當做中國畫之繼承人。
畫作畫作

大師評價

先師可染:觀他的畫,深邃內涵,凝重莊嚴,大正大氣,筆墨揮灑自如,不拘一格。
山水大師張仃:觀雲濤之畫,神思聯翔,筆墨酣暢,意境深邃,如飲甘霖,耐人尋味之上乘之作。

躋身公益

雲濤先生潛心專注繪畫藝術的同時,修身修心,熱心公益,在得知北京公益服務發展促進會為西部貧困地區募集過冬物資的活動時,欣然揮毫做十二尺《泰山日出》並囑託促進會拍賣所得善款為貧困地區的孩子們買上書本衣服,略表寸心。作品捐贈儀式上北京公益服務發展促進會會長塔林夫先生高度讚揚雲濤先生的義舉,稱古今丹青成大器者必德藝雙馨,雲濤先生當如是。
捐贈捐贈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