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開發術語

電腦開發術語是指在計算機編程上使用的專業語言,該詞條介紹的有流程圖;彙編語言;彙編程式;高級語言;解釋程式;編譯程式;Bug;調試;模組化;可移植性;過程;單入口單出口;軟體生命周期;人工智慧

流程圖

使用圖形表示算法的思路是一種極好的方法,因為千言萬語不如一張圖。流程圖在彙編語言和早期的BASIC語言環境中得到套用,由於其中的轉向過於任意,帶來了許多副作用,現已趨向消亡。較新的是有利於結構化程式設計的PAD圖,對PASCAL或C語言都極適用。

彙編語言

計算機中真正可以處理的只是由“0”、“1”組成的二進制代碼,這種指令代碼易出錯且不易修改,由於依賴於機器,使用極不方便,於是人們發明“指令的助記符”,用幾個字母(往往就是其含義的英文單詞或縮寫)代替某條指令,如加法用ADD表示,這種符號系統的擴大就是彙編語言。使用彙編語言編程,優點是運行效率高,可直接對硬體內部進行控制,缺點是需對硬體有更深入的了解,而且編 程效率不高,並且與機器的體系結構仍有一定的依賴關係。

彙編程式

由於機器並不能直接識別和運行用彙編語言編制出的程式,必須先轉換成對應的機器代碼指令,這項工作不用手工完成,僅需交給稱為“彙編程式”的軟體處理一下,即可得到可以直接運行的程式檔案。基於這種關係,人們將用彙編語言編出來的程式稱為“源程式”,稱用彙編程式處理後產生的程式為“目的程式”。

高級語言

由於彙編語言依賴於硬體體系,且助記符量大難記,於是人們又發明了更加易用的所謂高級語言。在這種語言下,其語法和結構更類似普通英文,且由於遠離對硬體的直接操作,使得一般人經過學習之後都可以編程。 根據套用範圍的不同和歷史的發展,高級語言有很多種,如BASIC、FORTRAN、C、PASCAL、LISP、FOXPRO、COBOL。

解釋程式

對源程式邊解釋翻譯成機器代碼邊執行的高級語言程式。由於它的方便性和互動性較好,早期一些高級語言採用這種方式,如BASIC、dBASE。但它的弱點是運行效率低,程式的運行依賴於開發環境,不能直接在作業系統下運行。

編譯程式

為了提高運行效率和對源程式的保密,人們推出了可以一次性將源程式轉換成可執行代碼的程式開發軟體。它產生可以在作業系統下直接執行的程式,且運行速度比用解釋程式執行快得多,但是它要求全部源程式的語法都必須正確,這樣調試時就不太方便。為了融合解釋和編譯的優點,目前許多開發系統已同時提供這兩種功能。

Bug

程式中隱藏的功能缺陷或錯誤。由於現在的軟體複雜程度早已超出了一般人能控制的範圍,如Win95、Win98這樣的較成熟的作業系統也會不定期地公布其中的Bug。如何減少以至消滅程式中的Bug,一直是程式設計師所極為重視的課題。

調試

編好程式後,用各種手段進行查錯和排錯的過程。作為程式的正確性不僅僅表現在正常功能的完成上,更重要的是對意外情況的正確處理。注意,調試的指導思想是儘量證明該程式是有錯的,而不是證明它是正確的。所以從心理學的角度考慮,開發人員和調試人員不應該是同一個人。

模組化

按照功能將一個軟體切分成許多部分單獨開發,然後再組裝起來,每一個部分即為模組。其優點是利於控制質量、利於多人合作、利於擴充功能等,是軟體工程中一種重要的開發方法。

可移植性

由於計算機的硬體體系結構不同,因而導致在某一類型機器上開發的軟體不能在另一類計算機上運行,所以某一種語言開發環境開發出來的程式,如不用修改或只需極少量的修改便能在其它種類的計算機上運行,就是可移植性好。

過程

建立模組化的主要機制,它主要用於完成特定的工作,可以返回某些運算的結果,也可以不返回任何結果。

單入口單出口

為了保證開發程式的質量,要求過程中的數據流控制是必須在固定的程式段入口進入,固定的出口返回,不允許在編程中隨意使用數據。

軟體生命周期

軟體的產生直到報廢的周期,周期內有問題定義、可行性分析、總體描述、系統設計、編碼、調試和測試、驗收與運行、維護升級到廢棄等階段,這種按時間分程的思想方法是軟體工程中的一種思想原則,即按部就班、逐步推進,每個階段都要有定義、工作、審查、形成文檔以供交流或備查,以提高軟體的質量。但隨著新的面向對象的設計方法和技術的成熟,軟體生命周期設計方法的指導意義正在逐步減少。

人工智慧

就是通過程式使計算機能進行一些思維推理,使其具備一定的環境適應、自動學習、自動決策等人類高級智慧型。目前在人機對話、智慧型機器人、專家系統、語言圖像識別、問題求解、公式推導、定理證明等許多領域,人工智慧都已有較成熟的系統,隨著計算機硬體體系的進步,人工智慧必將更深入人們的生活。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