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白花生

電白花生

電白花生是廣東省茂名市電白縣的經濟作物之一,花生大面積種植於以林頭鎮為中心的花生種植區,主要用於榨油。電白花生油是廣東最受民眾歡迎的食用油之一。花生果經加工可製成美味副食。

基本信息

電白花生

電白花生是廣東省茂名市電白縣的經濟作物之一,花生大面積種植於以林頭鎮為中心的花生種植區,主要用於榨油。電白花生油是廣東最受民眾歡迎的食用油。花生果經加工可製成美味副食。電白種植花生已有幾百年的歷史。年種植面積保持在1。6公頃左右,年總量3萬噸以上,每年可為國家提供商品花生油4000多噸,居廣東省各縣之首。種植花生除歷史悠久、種植面積廣、產量高、品種優良、含油率高外,科研成果也很豐富。電白縣林頭鎮以田充、木院、林南、下寮、參橋、樟木山等村委會為中心,建起了500多畝的優良品種培育基地,對花生優良品種粵油7、粵油13進行試種育種,將擴大面積達到3000畝。這個品種基地由廣東省農科院作物研究所的幾位專家進行試種。搞好整個優良品種培育基地建設預計將投入10萬元資金。

營養價值

電白花生的營養價值之高,就連被稱為高級營養品的一些動物性食品,如雞蛋、牛奶、肉類等,在花生面前也甘拜下風。花生的產熱量高於肉類,比牛奶高20%,比雞蛋高40%。其他如蛋白質,核蛋素,鈣,磷,鐵等也都比牛奶、肉、蛋為高。花生中還含有A、B、E、K等各種維生素,以及卵磷脂、蛋白胺基酸、膽鹼和油酸、落花生酸、脂肪酸、棕櫚酸等。可見,花生的營養成分非常豐富而又較全面,生食、炒食、煮食均可,尤其是炒花生,香脆味美,餘味深長。

發展歷史

電白種植花生除歷史悠久、種植面積廣、產量高、品種優良、含油率高外,科研成果也很豐富。50年代、便在全縣範圍內開展民眾性的提高花生產量的活動。1960年,縣花生專業站培育成功花生優良品種"琅江三號"。後又相繼育成"琅江四號"、"十一選3"、"粵油551"、"粵油116"等良種。這些良種經在縣內、省內外及幾內亞、越南等國家推廣栽培,都獲得較高的產量。
60年代,國家糧食部和省糧食廳的油脂機構曾規劃把電白建設成全國花生基地。電白花生的科研人員曾應邀參加《中國花生栽培》一書的審稿工作;並受國家委託,由科技人員和花生老農組成專家團赴幾內亞、越南等國和湛江、遂溪等市縣指導花生栽培工作。
80年代,電白花生曾先後5次創造出春花生每公頃6.75噸(畝產450公斤)、秋花生每公頃6噸(畝產400公斤)的全省最高產量紀錄。有幾十年花生栽培研究實踐經驗的農藝師梁廣學與鄧修甫、蔡啟生合編的《花生栽培綜合標準》被廣東省技術監督局採用,然後在全小頒布、實施。梁廣學研究成功的22項花生科研成果分別獲國家、省、市科技進步獎。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