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業概述
培養目標
本專業培養具備物理電子、光電子與微電子學領域內寬廣理論基礎、實驗能力和專業知識,能在該領域內從事各種電子材料、元器件、積體電路、乃至集成電子系統和光電子系統的設計、製造和相應的新產品、新技術、新工藝的研究、開發等方面工作的高級工程技術人才。培養要求
本專業學生主要學習數學、基礎物理、物理電子、光電子、微電子學領域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受到相關的信息電子實驗技術、計算機技術等方面的基本訓練,掌握各種電子材料、工藝、零件及系統的設計、研究與開發的基本能力。畢業生應獲得以下幾方面的知識和能力:
1.具有堅實的自然科學基礎,較好的人文社會科學基礎,並熟練掌握一門外語;
2.系統地掌握本專業領域必需的較寬的技術基礎理論;
3.具有較強的本專業領域的實驗能力,計算機輔助設計與測試能力和工程實踐能力;
4.了解本專業領域的理論前沿和發展動態;
5.掌握文獻檢索、資料查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學研究和實際工作能力。
主幹學科:電子科學與技術
課程設定
主要課程:電子線路、計算機語言、微型計算機原理、電動力學、量子力學、理論物理、固體物理、半導體物理、物理電子與電子學以及微電子學等方面的專業課程。主要實踐性教學環節:包括電子工藝實習、電子線路實驗、計算機語言和算法實踐、課程設計、生產實習、畢業設計等。一般安排20周。
修業年限
四年授予學位
工學學士相近專業
微電子學自動化電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電子科學與技術生物醫學工程電氣工程與自動化信息工程信息科學技術軟體工程影視藝術技術網路工程信息顯示與光電技術積體電路設計與集成系統光電信息工程廣播電視工程電氣信息工程計算機軟體電力工程與管理智慧型科學與技術數字媒體藝術計算機科學與技術探測制導與控制技術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數字媒體技術信息與通信工程建築電氣與智慧型化電磁場與無線技術
就業前景
該專業畢業生具有寬領域工程技術適應性,就業面很廣,就業率高,畢業生實踐能力強,工作上手快,可以在電子信息類的相關企業中,從事電子產品的生產、經營與技術管理和開發工作。主要面向電子產品與設備的生產企業和經營單位,從事各種電子產品與設備的裝配、調試、檢測、套用及維修技術工作,還可以到一些企事業單位一些機電設備、通信設備及計算機控制等設備的安全運行及維護管理工作。企業需求
由於資訊時代的到來,據推測,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此類人才仍將供不應求。據調查,現階段對於電子信息工程人才的需要量十分巨大,“電子信息工程”的專業,對緩解當前該類人才的供需矛盾是非常必要的。電子信息工程專業人才已經成為信息社會人才需求的熱點。電子信息產業是一項新興的高科技產業,被稱為朝陽產業。根據信息產業部分析,“十五”期間是我國電子信息產業發展的關鍵時期,預計電子信息產業仍將以高於經濟增速兩倍左右的速度快速發展,產業前景十分廣闊。未來的發展重點是電子信息產品製造業、軟體產業和積體電路等產業;新興通信業務如數據通信、多媒體、網際網路、電話信息服務、手機簡訊等業務也將迅速擴展;值得關注的還有文化科技產業,如網路遊戲等。目前,信息技術支持人才需求中排除技術故障、設備和顧客服務、硬體和軟體安裝以及配置更新和系統操作、監視與維修等四類人才最為短缺。此外,電子商務和互動媒體、資料庫開發和軟體工程方面的需求量也非常大。
未來展望
電子信息工程是一門套用計算機等現代化技術進行電子信息控制和信息處理的學科,主要研究信息的獲取與處理,電子設備與信息系統的設計、開發、套用和集成。現在,電子信息工程已經涵蓋了社會的諸多方面,像電話交換局裡怎么處理各種電話信號,手機是怎樣傳遞我們的聲音甚至圖像的,我們周圍的網路怎樣傳遞數據,甚至信息化時代軍隊的信息傳遞中如何保密等都要涉及電子信息工程的套用技術。我們可以通過一些基礎知識的學習認識這些東西,並能夠套用更先進的技術進行新產品的研究和開發。電子信息工程專業主要是學習基本電路知識,並掌握用計算機等處理信息的方法。首先要有紮實的數學知識,對物理學的要求也很高,並且主要是電學方面;要學習許多電路知識、電子技術、信號與系統、計算機控制原理、通信原理等基本課程。學習電子信息工程自己還要動手設計、連線一些電路並結合計算機進行實驗,對動手操作和使用工具的要求也是比較高的。譬如自己連線感測器的電路,用計算機設定小的通信系統,還會參觀一些大公司的電子和信息處理設備,理解手機信號、有線電視是如何傳輸的等,並能有機會在老師指導下參與大的工程設計。學習電子信息工程,要喜歡鑽研思考,善於開動腦筋發現問題。隨著社會信息化的深入,各行業大都需要電子信息工程專業人才,而且薪金很高。學生畢業後可以從事電子設備和信息系統的設計、套用開發以及技術管理等。比如,做電子工程師,設計開發一些電子、通信器件;做軟體工程師,設計開發與硬體相關的各種軟體;做項目主管,策劃一些大的系統,這對經驗、知識要求很高;還可以繼續進修成為教師,從事科研工作等。
國內院校
重點院校
擁有電子科學與技術國家一級重點學科的高校(排名不分前後):
電子科技大學 | 西安電子科技大學 |
清華大學 | 北京大學 |
東南大學 | 復旦大學 |
北京郵電大學 | 華中科技大學 |
物理電子學 | 北京理工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 |
電路與系統 | 西北工業大學 |
微電子學與固體電子學 | 天津大學,吉林大學,南京大學,華中科技大學,西安交通大學 |
電磁場與微波技術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南京理工大學 |
院校排名
教育部學科評估是教育部官方按照國務院學位委員會的要求對全國各高校的所有一級學科進行的綜合性排名,是評價大學的唯一具有官方性質的排名,分別於2002年、2007年、2012年進行了三次。信息領域主要的一級學科共有4個,分別是:0809電子科學與技術、0810信息與通信工程、0811控制科學與工程、0812計算機科學與技術。這四個一級學科覆蓋面廣、積澱深厚、發展迅速、熱門度高、開設廣泛,是信息領域的核心學科,也是中國各大高校——尤其是C9高校和其他985高校重點發展的對象,因而競爭極其激烈。此外,0803光學工程、0835軟體工程這兩個國小科也屬於信息領域。本一級學科中,全國具有“博士一級”授權的高校共40所,本次有32所參評;還有部分具有“博士二級”授權和碩士授權的高校參加了評估;參評高校總計50所。 (註:以下相同得分按學校代碼順序排列。)全國排名 | 學校代碼及名稱 | 學科整體水平得分 | 相對位置 |
1 | 10614電子科技大學 | 92 | 前10% |
2 | 10286東南大學 | 89 | |
3 | 10001北京大學 | 87 | |
4 | 10701西安電子科技大學 | 85 | |
10003清華大學 | |||
6 | 10248上海交通大學 | 83 | 前20% |
7 | 10246 復旦大學 | 81 | |
10284 南京大學 | |||
9 | 10013 北京郵電大學 | 80 | |
10 | 10698 西安交通大學 | 78 | |
11 | 10183 吉林大學 | 77 | 前50% |
10335 浙江大學 | |||
10487 華中科技大學 | |||
90002 國防科學技術大學 | |||
15 | 10006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 75 | |
10007 北京理工大學 | |||
17 | 10056 天津大學 | 73 | |
10288 南京理工大學 | |||
10699 西北工業大學 | |||
90045 空軍工程大學 | |||
21 | 10269 華東師範大學 | 72 | |
10532 湖南大學 | |||
23 | 10357 安徽大學 | 70 | |
10386 福州大學 | |||
10486 武漢大學 | |||
26 | 10293 南京郵電大學 | 69 | |
10384 廈門大學 | |||
28 | 10110 中北大學 | 68 | |
10112 太原理工大學 | |||
10141 大連理工大學 | |||
10186 長春理工大學 | |||
10216 燕山大學 | |||
10280 上海大學 | |||
10422 山東大學 | |||
10536 長沙理工大學 | |||
10617 重慶郵電大學 | |||
10700 西安理工大學 | |||
10730 蘭州大學 | |||
39 | 10058 天津工業大學 | 66 | |
10512 湖北大學 | |||
10613 西南交通大學 | |||
42 | 10009 北方工業大學 | 65 | |
10356 中國計量學院 | |||
10445 山東師範大學 | |||
10495 武漢紡織大學 | |||
10697 西北大學 | |||
47 | 10459 鄭州大學 | 64 | |
10475 河南大學 | |||
10602 廣西師範大學 | |||
50 | 11407 北方民族大學 | 62 |
研究生院
中國研究生院院長聯席會成員單位(57所) | |||
---|---|---|---|
北京大學研究生院 | 中國人民大學研究生院 | 清華大學研究生院 | 北京交通大學研究生院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研究生院 | 北京理工大學研究生院 | 北京科技大學研究生院 | 北京郵電大學研究生院 |
中國農業大學研究生院 | 北京林業大學研究生院 | 中國協和醫科大學研究生院 | 北京師範大學研究生院 |
南開大學研究生院 | 天津大學研究生院 | 大連理工大學研究生院 | 東北大學研究生院 |
吉林大學研究生院 | 東北師範大學研究生院 | 哈爾濱工業大學研究生院 | 哈爾濱工程大學研究生院 |
復旦大學研究生院 | 同濟大學研究生院 | 上海交通大學研究生院 | 華東理工大學研究生院 |
華東師範大學研究生院 | 第二軍醫大學研究生院 | 南京大學研究生院 | 東南大學研究生院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研究生院 | 南京理工大學研究生院 | 中國礦業大學研究生院 | 河海大學研究生院 |
南京農業大學研究生院 | 浙江大學研究生院 |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研究生院 | 廈門大學研究生院 |
山東大學研究生院 | 中國石油大學研究生院 | 武漢大學研究生院 | 華中科技大學研究生院 |
中國地質大學研究生院 | 湖南大學研究生院 | 中南大學研究生院 | 國防科技大學研究生院 |
中山大學研究生院 | 華南理工大學研究生院 | 四川大學研究生院 | 重慶大學研究生院 |
西南交通大學研究生院 | 電子科技大學研究生院 | 西安交通大學研究生院 | 西北工業大學研究生院 |
西安電子科技大學研究生院 |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研究生院 | 蘭州大學研究生院 | 第四軍醫大學研究生院 |
其他信息
發展趨勢
微電子技術微電子技術一般是指以積體電路技術為代表,製造和使用微小型電子元器件和電路,實現電子系統功能新型技術學科,主要涉及研究積體電路的設計、製造、封裝相關的技術與工藝。由於實現信息化的網路、計算機和各種電子設備的基礎是積體電路,因此微電子技術是電子信息技術的核心技術和戰略性技術,是信息社會的基石。
微電子技術相關行業主要是積體電路行業和半導體製造行業,它們既是技術密集型產業,又是投資密集型產業,是電子工業中的重工業。與積體電路套用相關的主要行業有:計算機及其外設、家用電器及民用電子產品、通信器材、工業自動化設備、國防軍事、醫療儀器等。
(1)國際概況
微電子工業發展的主導國家是美國和日本,已開發國家和地區有韓國和西歐。從技術層面上考慮,積體電路製造技術的發展經歷了6個階段:小規模積體電路(SSI)(1962年)、中規模積體電路(MSI)(1966年)、大規模積體電路(LSI)(1967年)、超大規模積體電路(VLSI)(1977年)、特大規模積體電路(ULSI)(1993年)和巨大規模積體電路(GSI)(1994年)。
(2)國內概況
中國微電子技術產業現狀分為大陸和台灣地區。中國台灣地區,90年代半導體工業進入迅猛發展時期,1991—1997年間其工業規模年均增長率高達32%。已經成為世界半導體製造中心和國際上主要的晶片供應地。特別是在半導體晶片生產方面,其產量占全世界晶片產量的20%。
中國內地,積體電路起步於1965年。但在之後30年間發展緩慢,與世界已開發國家和地區的差距愈拉愈遠。到了“九五”計畫期間,國家加大投資,才拉開了新世紀中國內地加速發展微電子產業的序幕。通過啟動“909工程”,成功建成25條晶片製造線。中國積體電路市場持續快速增長。2003年中國積體電路產量為96.3億塊,產值達到1470億元,比2002年增長22.5%。巨大的市場吸引國際知名積體電路企業紛紛來華投資。
(3)發展趨勢
1975年摩爾提出了關於積體電路集成度發展的“摩爾定律”,這個定律說,集成度(即電路晶片的電子器件數)每18個月翻一番,而價格保持不變甚至下降。幾十年的發展狀況基本上符合了這個定律。由此可見這一領域發展速度之快,競爭之激烈。
現代經濟發展的數據表明,GDP每增長100元,需要10元左右電子工業產值和1~3元積體電路產值的支持。據美國半導體協會(SIA)預測,到2012年,積體電路全行業銷售額將達到1萬億美元,它將支持6萬億到8萬億美元的電子裝備、30萬億美元的電子信息服務業和約50萬億美元GDP。
光電子技術
光電子技術涉及以下內容:作為光子產生、控制的雷射技術及其相關套用技術;作為光子傳輸的波導技術;作為光子探測和分析的光子檢測技術;光計算和信息處理技術;作為光子存儲信息的光存儲技術;光子顯示技術;利用光子加工與物質相互作用的光子加工與光子生物技術。由以上技術形成的光電子行業的五大類產業格局:光電子材料與元件產業、光信息(資訊)產業、傳統光學(光學器材)產業、光通信產業、雷射器與雷射套用(能量、醫療)產業。
(1)國際概況
許多國家,特別是工業已開發國家,都在大力發展光電子技術和產業,雖然2000—2002年光通信領域出現較大滑坡,但是根據美國光電子行業協會(OIDA)的統計,全世界光子技術產業的市場規模已達1.5萬億美元。國外光電子產業主要在美國、日本和西歐,美國和日本的光電子產業發展現狀與趨勢具有代表性。美國將光電子技術的套用領域分為民用和軍用兩大類:民用包括計算、通信、娛樂、教育、電子商務、公共衛生和交通運輸;軍用包括部隊指揮和控制系統、照相、雷達、飛行感測器和光制導武器。光電子技術行業的主要產品包括:雷射器、光碟、成像感測器、光纖以及關鍵部位使用光電子元器件的所有儀器和系統。在北美(美國和加拿大)有大約15萬人從事光電子方面的工作,光電子技術產業創造的稅收從1991年的40億美元增長到2003年的超過200億美元。
(2)國內概況
中國光電子技術產業的現狀分為大陸和台灣地區。近20多年來,隨著中國大陸的改革開放,使中國內地的雷射、光電子科學事業的發展立足創新、面向市場,取得了前所未有的進步。在多項國家級戰略性科技計畫中,雷射、光電子技術受到重視。“863計畫”七大領域中有雷射技術和光電子技術(包括用於信息領域的雷射技術),1995年又增列了“慣性約束聚變”(高功率雷射及雷射核聚變)項目。國防預研光電技術作為跨部門項目正式立項。國家“六五”和“七五”攻關計畫,雷射、光電子技術被列為重大項目。
(3)發展趨勢
光電子產業是21世紀的支柱產業之一。國家發展委員會從2002年開始組織實施光電子產業化專項,擬分3年實施。光電子專項產業化目標是:①根據中國在光電子研究開發方面所具有的技術優勢和資源特點,重點支持一批技術水平高、市場前景好的光電子產品,實現產業技術升級,並儘量形成規模生產。②“十五”期間初步形成具有智慧財產權和產業優勢的光電子產業體系。通過對中國已有技術和資源優勢並在國際市場有競爭力的光電子產品的重點支持,力爭在“十五”期間使國內光電子產業能夠滿足國內各行業的需要,並進入國際市場。③通過技術創新和項目建設的帶動,扶持光電子產業基地的形成。
專業教育問題
電子科學與技術專業的教育質量、規模、結構和市場的關係是一種相互制約、相輔相成的辨證關係。教育應該適應生產力的發展需要,因此電子科學與技術專業規模和結構必然受到行業市場冷熱的影響。若成為熱門專業,必然導致優秀生源增加,從而使教學質量提高;就教方而言,教育質量除了受到教師、教材、課程,方式等純教學因素的影響之外,同樣受到專業規模和結構的制約,比如招生規模擴大造成教學資源的短缺(人均空間、時間、師資和設備的減少)、專業結構設定和不同專業結構教學規範的不合理等。這些因素都會使教學質量下降。專業設定中的問題:社會需求對本專業的培養規格和模式起到決定性作用。因此,不同層次的大專院校開辦電子科學與技術專業也應定位於不同的培養層次上。一般來講,大學本科教育的培養目標是通用性專門人才,研究生教育的培養目標是高層次研究型專業人才,但是各校的辦學目標不能一刀切,應根據需求分出層次。另外,布點應根據市場需求,不能盲目追求“大而全”。
教學環節中的問題:在社會環境和市場調節的作用下,如何提高教學質量是一個重大和綜合性課題。影響教學質量的校內要素是“教”與“學”,“教方”的要素有:教師隊伍、課程設定、教材選擇、教學方式;“學方”的要素是學習目的、上課態度。在這些方面存在著:教師隊伍老化,年輕教師不願乾教學,授課教師不穩定;課程設定不規範,不是按需設課而是“因人設課”,實驗和實習環節有流於形式的趨勢;教材選擇和講授內容沒有統一標準,仍然是“因人而異”;教學方式的多樣化和相互結合不夠;“寬進嚴出”的原則正被“寬進寬出”所取代;學生學習多以“自我為中心”,學習目的比較盲目等問題。因此,學校必須從以下的“教”與“學”兩個方面來抓“質量”,只有經過“教”與“學”雙方要素的協調發展,才能保證教學質量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