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海洛因

電子海洛因

青少年一旦沉迷於網路即會產生愈來愈強烈的心理依賴和反覆操作的渴望,不能操作時便出現情緒煩躁、抑鬱等症狀。這種成癮症狀的特徵,與毒品海洛因的成癮行為特徵極其相似,故被稱為“電子海洛因”。電子海洛因這個詞可以說是90年代中國小孩聽到過的最可怕的辭彙,21世紀了,中國的遊戲也逐漸成為產業,遊戲公司成為納稅大戶,大學開始開設遊戲動漫專業,遊戲從業者正式出現,在這樣一個環境下,我們回頭來看上面哪些文字,對電子海洛因的解釋,這些解釋的文字標誌著一個時代的社會風氣,標誌著一個新興產業的曲折歷程。

概述

電子海洛因電子海洛因

在現實生活中,海洛因作為一種毒品,會對人的身心健康造成巨大危害。“電子海洛因”一詞借用這個形象的比喻,指那些利用電子技術手段傳播的不利於人們身心健康的信息,或者利用電子手段開發的不利於身心健康的娛樂手段。一般來說,這些信息或娛樂手段都具有使人成癮的能力。“電子海洛因”一般被教育部門或家長群體用來形容網路遊戲,淫穢色情、暴力、迷信等網上內容,網上聊天、有時也泛指單純的上網行為。這個詞語的界定範圍有時非常模糊。這是一個貶義詞。專家學者們在網際網路剛剛興起的時候,比較容易在言論中使用這種詞語,它的出現如同“黃色歌曲”、“靡靡之音”等詞的出現一樣,基本可以看作是特定意識形態作用下,對新興事物認識不足的產物。然而在網際網路早已成為不少中國人的一種平常的生活方式的今天,這個詞不僅沒有絕跡,而且還常被一些自己子女陷入網路成癮不能自拔的家長使用。

家長忠告

電子海洛因電子海洛因

寒假期間,我與一位家長在一起談論我的學生、她的兒子的假期學習情況,只聽她長一聲短一聲的嘆息;寒假裡,他只要一有機會就奔向網咖玩遊戲,而我呢,工作特別忙,天天要負責報紙發行工作,那么多報紙要在東莞地區派發下去,工作安排可想而知,如果一天的報紙發行出了問題,甚至是晚了一個小時時間,我的手機就要打爆了。哎,我的兒子真的是沒有希望了。席間,這位同學的外婆也在座,她也有同感。

當兩位家長在說著這些話語的時候,我的眼前仿佛出現了電影《林則徐》片頭的場景:一個瘦得只剩下皮包骨頭的中年男人,躺在床上大口大口地吸食著鴉片,他的家裡一貧如洗。這時候出現了一個特寫鏡頭,他的煙槍里鴉片吸完了,他愁眉苦臉,很是失望,正在這時,他的妻子從妓院裡回來,他看到後,兩眼放光,迅速地衝出屋門,奪過妻子手裡的銀元飛跑出門購買鴉片去了。他的妻子一下子暈倒在地上……這個鏡頭在我腦海里揮之不去,那個常去網咖愛玩遊戲的學生在我眼前化身為那個搶錢買鴉片的人。

作為班主任,常年給學生講這個話題,告戒學生們遠離“電子海洛因”,可總感覺到效果並不明顯,常常感嘆自己力量單薄,苦口婆心遭遇白眼,同時也為那些沉迷於電腦遊戲中的孩子們擔憂,他們將來會成什麼樣的人呢?

據了解,遊戲機大都是日本研製生產的,主要傾銷中國和東南亞國家,可日本孩子不玩遊戲機,日本有嚴格的相關規定,生產那么多遊戲機都讓外國的未成年人操作使用,讓那些天真爛漫的少年丟下課本,奔向遊戲房,廢寢忘食,通宵達旦地耗在那些充斥著***和暴力的遊戲中,黃金時代就在渾渾噩噩的遊戲中不知不覺地流失了……

許多醫學專家表示,長時間玩遊戲易導致近視、注意力下降,有可能誘發“兒童穢語綜合症”等怪病。同濟醫院心理學博士施其嘉從心理學角度分析,玩遊戲機疲勞之後會產生幻覺,注意力下降,反應能力變差,影響智力發展,影響學習,長時間玩遊戲機,如果過不了某一關,在心理上會產生焦慮情緒。

電子遊戲機無異於“電子海洛因”,是誘發青少年犯罪的罪魁禍首。青少年一旦沉迷於遊戲機,即會產生愈來愈強烈的心理依賴和反覆操作的渴望,不能操作時便出現情緒煩躁、抑鬱等戒斷症狀。這種成癮症狀和戒斷症狀同時存在的特徵,與毒品海洛因的成癮行為特徵極其相似,故被稱為“電子海洛因”。一旦成癮,就會帶來吸毒一樣的後果,甚難戒除。由於青少年心理發育不成熟和其生理特徵,“電子海洛因”總是瞄準他們。

翻開報紙,不斷能夠讀到有關新聞,玩遊戲機成癮導致青少年的人格發生明顯改變,誘發違法犯罪,一些中小學生為了玩遊戲機甚至不惜鋌而走險,導致部分學校搶劫、鬥毆案件時有發生……

凡此種種,真的讓人感覺沉重。家長的“唧唧復唧唧”,一聲聲縈繞在我的耳畔……

電子海洛因這個詞可以說是90年代中國小孩聽到過的最可怕的辭彙,21世紀了,中國的遊戲也逐漸成為產業,遊戲公司成為納稅大戶,大學開始開設遊戲動漫專業,遊戲從業者正式出現,在這樣一個環境下,我們回頭來看上面哪些文字,對電子海洛因的解釋,這些解釋的文字標誌著一個時代的社會風氣,標誌著一個新興產業的曲折歷程。這些文字里有些言論現在看來幼稚可笑,比如日本的孩子不玩遊戲機之類的話,但我不反駁。因為那個年代,這些文字是官方的,是權威的。誰也不會想到“電子海洛因”現在發展到這個地步。

新世紀了,遊戲與家長的鬥爭早已不是“電子海洛因論”這種初級階段了,家長慣用的思維是拉屎費勁那是地球沒吸引力,我的孩子是好孩子,怪就怪你引誘他。現在針對“電子海洛因論”演化出了無數新的版本,其含義也在不斷變化。從上述文字可以看到,最早的電子海洛因指家用機(80年代末),90年代中期街機廳流行,電子海洛因專指街機廳。步入21世紀,網咖流行,電子海洛因專指網路遊戲。我可以很負責任的告訴任何一個家長,你的孩子不玩網路遊戲照樣能在網咖里徹夜不歸!

總之,鬥爭是不會消失的。家長是永遠反對孩子玩遊戲的。愛玩遊戲的孩子也遲早長大,遲早主導這個社會。可能已經在主導這個社會了。

辯證觀點

網路遊戲是不是電子海洛因

長沙越來越多的家長在給孩子買電腦同時,也開始陪伴孩子玩遊戲,他們認為,這或許是當前能使孩子不沉迷電腦網路遊戲的最好方法。根據記者對周圍部分中小學生家長調查,一些家長對電腦遊戲已經從排斥變為正視,給

電子海洛因電子海洛因

孩子更多的情感陪伴,力求孩子樂而不迷。

王欣女士的兒子今年14歲,在一家寄宿學校上初二。一年以前,丈夫就說要給兒子買台電腦,引導他利用電腦學習。王女士覺得不可能總是盯著孩子上網在乾什麼,不如讓他晚一點接觸電腦的好。今年5月上旬的一天,王女士非常意外地在校外的小網咖里發現了自己的兒子。她知道“堵”已經不行了,第二天就和丈夫一道給兒子買了台電腦。從此,她的兒子每周六在家可玩三個小時的網路遊戲,再也沒上過網咖。她自己偶爾也上網玩玩撲克牌。為了讓孩子不沉迷電腦遊戲,她和丈夫安排了更多的家庭戶外活動,帶孩子到其他小朋友家串門。她丈夫還根據兒子的興趣,推薦他參與一些英語網上聊天聚會。王女士認為,讓孩子對其他娛樂方式也感興趣,才能避免孩子過份沉迷電腦遊戲。

根據對20多個家庭調查。象王女士一樣,大多數家長雖然給孩子買了電腦,但附有許多時間控制條件。一些家長開始把更多的業餘時間用於陪伴孩子,以消減孩子對電腦遊戲的過度依賴。

家住長沙迎賓路的龍先生告訴記者,他的兒子雖然只上國小二年級,但也開始玩簡單的電腦遊戲了,他自己也愛上網下象棋。他認為,孩子的天性怕寂寞,愛玩。他的業餘時間幾乎都是在陪孩子邊玩邊學習。他說,“想給孩子培養好的娛樂與學習習慣,就必須先成為孩子的玩伴!”龍先生買回許多孩子遊戲型教育碟,陪孩子學拼音、學唐詩。只要不出差,每天都帶孩子到附近公園散步,還和兒子進行“誰能找得出唐詩中描寫眼前景色的句子”的競賽。他也注意留出足夠的時間,讓孩子根據自己的興趣和小朋友們玩,溜旱冰、騎自選車等。

龍先生認為,如果家長不能成為孩子最親密的朋友、電腦就可能成為孤獨寂寞的孩子們不可分離的玩伴。電子遊戲裡泡大的孩子,對父母與他人都很淡漠,情感與智力都不可能得到健康發展。他說,“孩子是我們一生最在意的作品,怎能讓電腦成為他快樂的寄託而不是我們自己?”

也有一些人不贊成這樣緊貼式的教育方式,他們希望孩子自覺克制。除了安排一些正常的戶外運動外,他們不會刻意陪孩子玩。在長沙電信部門工作的陳先生說:“孩子最好的玩伴是同齡夥伴而不是父母”。陳先生在滿足孩子自主欲望同時,也提出不少限制,如不能上黃色網站、不參加不健康的聊天,要周末休息時段才能玩等等。他曾就“網路遊戲是不是電子海洛因”這個題目,專門和兒子在一起討論交流。讓兒子知道他對電腦網路遊戲的看法。

發展過程

電子海洛因電子海洛因

科技的不斷發展,網路成為我們現代國家的主要信息來源。的確,網上的

世界很精彩,但網上的世界也很無奈。網上有很多垃圾,一旦迷戀上這些網路垃圾,不僅會給人的身心造成巨大傷害,對社會也有許多不良的影響。最近由於網路、網咖給青少年帶來的傷害時常見諸報端。比如一些青少年泡在網咖里聊天、看色情故事、玩遊戲找刺激;也有一些青少年因沉溺於網咖而導致成績下降、逃學、離家出走、早戀甚至偷盜、搶劫、強姦他人;還有一些青少年由於在網路聊天中輕信他人而受騙上當;更有醫學工作者從對學生進行腦像圖檢測中發現,長期玩網路遊戲,會影響左前腦的發育……據中國社會科學院社會發展研究中心和新聞所媒介傳播與青少年發展研究中心調查,青少年用戶中76.6%的人家裡有電腦,其中聯網的占76.4%。近80%的青少年用戶從1999年開始使用網際網路。青少年用戶平均每周上網時間為212分鐘。另有報導稱,北京市中學生上網成癮的比例高達15%,也就是說,北京市的90多萬中學生中,“網路遊戲癮君子”大約有14萬人,不僅大大高於大學生中的比例,也遠遠高於成年人的比例。因此,有人稱網路為“電子海洛因”。

社會影響

青少年為何沉迷於網路

電子海洛因電子海洛因

究竟網路有何巨大魅力讓這么多青少年趨之若鶩呢?採訪了北京

市青少年法律與心理諮詢服務中心主任宗春山之後。他認為,首先,網路是個自由的空間,在裡面可以沉浸於遊戲或聊天中,忘卻考試、忘卻競爭、忘卻學習和生活帶來的壓力。其次,現在的青少年都是獨生子女,在家中比較孤獨,而從心理上說最渴望能與同齡的夥伴交流,網上聊天作為一種相對真實的交流,可以宣洩自己內心的煩惱、孤獨和痛苦。第三,網路的使用者之間沒有高低貴賤之分,不同身份的人都可以在網路上發表自己的看法與見解,並得到擁護和贊同。第四,青少年的心智還不成熟,當他在現實生活中遇到失敗時就很可能採取逃避、消極防禦的態度,退回到兒童的狀態,比如沉迷於網路遊戲中進行療傷和自我保護,來彌補在現實生活中產生的挫敗感。最後,網路提供了一种放縱、自由的文化氛圍,青少年可以滿足尋找刺激、獵奇、偷窺等心理欲望。

網路的消極影響

談到青少年瀏覽不良信息網站的問題,宗春山說,對於正處於人格塑造期的青少年,一些網站傳遞的信息給他們帶來了許多負面的刺激。許多孩子看多了關於暴力事件的報導就會認為暴力是一種解決問題的方式,把暴力看成了常態。而色情網站帶給青少年的只是赤裸裸的感官、生理刺激,不會涉及兩性交流、情感和道德方面,這與青少年在成長過程中需要培養的健康性觀念、性道德起了很大的衝突,是有悖於倫理道德的。雖然有很多青少年不會直接的因為瀏覽了色情網站而去實施犯罪活動,但從長期來看,它有一個延緩效果,對青少年今後的人生觀形成、婚姻生活以及兩性關係的處理上都有潛移默化的影響。

因噎廢食不可取

電子海洛因電子海洛因

最近,許多地方的政府開始提倡“青少年遠離網咖”的活動。這種做法在一定程度上是能緩解網路對青少年的傷害。可是,簡單的讓孩子們戒網,就好比因為吃飯噎到便不再吃飯一

樣,是要不得的。為了讓孩子吃到可口的飯菜,我們必須交會他們如何吃飯。對於“青少年遠離網咖”活動,有些孩子還有牴觸情緒。筆者就在網路BBS上看到一個中學生髮貼寫到“不讓我們去網咖,在學校的機房上網,可是學校的機房有幾天是開著的?又能開多久?我們還能去哪裡上網?”中國政法大學教授皮藝軍說,網路本身並沒有什麼過錯,但它在提供廣闊的交流空間的同時也提供給青少年主動接受負面信息的可能。對於生長在電腦時代的孩子,不可能也不能剝奪他們接觸網路的權利。所以在孩子的上網問題上因勢利導,加強管理才是關鍵。同時皮藝軍也談到,我國的相關法律缺乏可操作性,沒有獨立的少年法,在對網咖、網站等商家進行規範時是由工商部門還是公安部門操作權責還未明確。但是,無論是家長、教育工作者還是管理者,都不該簡單地讓青少年遠離網路,我們應該做的是要教會他們如何辨別好與壞,要淨化網上環境,給孩子們一個健康的空間。宗春山說,在我國,網路遠未成熟,孩子們接觸電腦也是近幾年的事。孩子們如何接觸電腦,學習電腦,利用電腦,家長一定要給予正確的引導和幫助,比如安裝防火牆來屏閉青少年不宜瀏覽的信息,限定孩子上網的時間及網站等等,加拿大政府就提倡把電腦安在公共區域而不放在孩子的房間來防患於未然。兩位專家都認為需要社會給孩子創造一個健康、文明的網路環境。與此同時還要鍛鍊青少年自身的應對能力和辨別是非的能力,把其培養成一個能對自己負責的人。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