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話

雷話

雷話(拼音:loi ue),即雷州話的簡稱、俗稱,又稱為雷語,屬於閩語系最具有代表性的一支,已有兩千多年歷史。雷話有八調十九聲四十七韻,是保留中原雅語最完整的古漢語之一,以雷城的雷話口音為正音代表。它主要是現行政區中國雷州半島湛江人的母語及通行語;也是海內外雷人同胞的共同母語、廣東四大方言之一、中國大陸最南端語言區,全球使用人口有900萬人以上,即國內人口覆蓋800萬,海外人口約150萬。 雷話自身的發音系統就很完整,可以通過雷文將雷話以國際語音字母的書寫形式表達出來,最早由已故的蔡葉青先生研發它的國際音標系統-雷文。 後由2009年唯一被評選為“半島湛江市雷州話傳承人”的蔡山桂先生完善並編著了首部巨作《雷州話字典》於2013年5月問世,且在2014年6月獲得“半島湛江市2012—2013年度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著作類一等獎。 以雷話為基本特徵的“ 雷州文化”作為當今嶺南四大地域文化之一。

得名來源

雷話源遠流長,起源於中原雅語,途經福建地區演化閩南語再遷於雷州半島及周邊地區演化為本土語言。
據有關史料記載中原漢族從秦、漢、唐、宋、元、明不同時期途經古蒲田暫居而後遷居於雷州半島及周邊地區。

早在秦朝初年(公元前221年)就有一批蒲田先民遷入雷州半島,到漢鼎六年(公元前111年)在今雷城便形成了雷話的雛形,又宋朝年間,莆田先民大量移入雷州半島及周邊地區。先民在此繁居,廣散中閩文化於雷,後逐成自為一體之雷話。

雷州文化風光 雷州文化風光

雷話得名於古雷州,主體分布於整個雷州半島,因歷史上這一區域屬於雷州府管轄,所以稱為雷話。
現出版有《雷州話注音字彙》、《雷州話方言詞典》、《雷州話字典》和《雷州方言志》、《雷州文化概論》等。 

分布狀況

雷州半島則是雷話的大本營,它包括今湛江市下轄的雷州市、遂溪縣、徐聞縣、麻章區、開發區(東海島及附屬島嶼)、霞山區、赤坎區、坡頭區,與及廉江市的南部。

文化風光 文化風光

雷州半島之外的地區則有陽江、茂名(電白、高 州)、吳川東部、廣西東南部、海南北部
海外地區分布則為東南亞、歐美地區30多個國家,是一門分布很廣范的語言。 

歸屬爭議

雷州三元塔 雷州三元塔

中國部分語言學者認為雷話是屬於閩南語的支片方言,而西方學者多認為是一門獨立的漢族語言。ISO國際語言代碼工作者則把它列為一門獨立的語言。
雷話的主體語言結構雖是閩南語,但事實上雷話與閩南語無法溝通,如果非要說它是閩南語支片有待爭議,把它說為閩語支片則是比較合適的。

網路上很多人習慣採用同音字“犁”進行訓讀,然後把“雷話”寫成“黎話”,這樣是不正確的,“黎話”不是它的本字並且含有貶義。
黎話多指海南黎族語言非雷話也,大家以後要糾正這種常識性錯誤,更正書面寫法。 

內部差異

總體差異

雷州古城風光三 雷州古城風光三

雷話各地亦有差異,大體以各縣(市、區)為片,分雷城音、湛江音、海康音、遂溪音、徐聞音、廉江音、電白音等,這些差異主要表現在語調、腔調方面。

 如 徐聞話略帶海南話腔調,只有吸氣塞音聲母。
廉江話較之海康話“生硬”,音長不夠。各地雷話亦存在一些常用詞不同音的現象,但各地之間均可通話。因雷州府治歷來設於 雷城鎮,故習慣上人們以雷城話(雷城音)為代表。 

支片差異


雷城片
雷城話即雷話的正音,一般稱其雷州話,今廣播電視台、電台播音正是使用此話。
湛江片
湛江 話(湛 江方言),即為雷州話(雷話)在湛江市轄區的口音,其聲調、腔調與雷城正音並無差異,以麻章區湖光鎮為代表。若要細分之則是有的人把韻母im、ib讀為iem、ieb或em、eb

海康片
海康話,一般認為是雷州話(雷話)在海康縣(今雷州市)下轄鎮的口音,從雷州市轄境,取其英利鎮、龍門鎮、楊家鎮、紀家鎮,終止於海,可成一線,此線便為東西之分線。
此線之西及線上點,入西部口音,余者入東;東者多“s”聲母,西者少之及多“d”聲母,否則反之。
另外聲母bh只出現在海康,其他地區讀v

海康東南部與徐聞有的人把聲母c讀為s

海康西南部的ngeu、ngo有的人讀neu、no

部分地區的z在a、o、u之前讀d

gueg流行於海康部分人,之外地區多讀gog

雷州古城風光 雷州古城風光

遂溪片
遂溪話,一般認為是雷州話(雷話)在遂溪縣的口音。其內部又可細分為東西口音,與雷話之代表雷城音最為接近。
遂溪西南部即為遂西口音代表,與海康西部、徐聞西部口音一樣,部分人多把聲母S音讀為d音。
遂溪東部即遂東口音,與雷城音無明顯差異、與湛江口音一樣,有的人把im韻、ib韻讀為iem韻、ieb韻 或em韻、eb韻
以城月、建新、嶺北三個鎮為代表。
徐聞片
徐 聞話,一般認為是雷州話在徐聞縣的口音。其內部又可細分若干口音。各口音與雷州話之代表雷城音有或大或小之區別。
有廣義與狹義兩指:廣義之意即為 雷州話在徐聞縣的口音。狹義之意是雷州話之徐城口音。
徐城口音
又稱西部口音。其大致分布於徐聞縣下屬的徐城、龍塘、邁陳、西連、下橋、南山、城北、海安、角尾等鄉鎮。
若細聽之,則此片內部之各音又有所不同。
該片與 雷城音區別最大,主要體現在較雷城音多“d”聲母字少“s”聲母字。有學者認為,這是該片區長期受 海南之影響而致。另外還存在韻母差異:有的人把ieng韻、ieg韻讀為ing韻、ig韻東部口音
大致分布在徐聞縣東部諸鎮(曲界、錦和、和安、新寮、下洋、前山等六鎮)。此片雖無徐城口音與雷城音之聲母區別,但仍存差異,主要體現在語調上:有的人把ing韻、ig韻讀為eng韻、eg韻。
廉江片
廉江話,通常是指雷州話在廉江地區的口音,較之海康話“生硬”,音長不夠,大體無明顯差異與遂溪話比較接近,以橫山、安鋪、龍灣三個鎮為代表。
電白片
電白話,即為雷州話在電白地區的口音,它包括茂名地區、吳川市、陽江地區的閩語系,有海話、東話之別稱,以水東雷話為代表,其內部又可細分若干口音。各口音與雷話之代表雷城音有或大或小之區別。總體來說電白口音與正音代表之雷城音差異是比較大的,有8成辭彙可以互相溝通。 

特色差異

雷州古城風光二 雷州古城風光二


比較有特色的是徐城口音,略帶海南話腔調只有吸氣塞音聲母,只要一開口說話就知道是徐聞人,差異最大的則是電白口音,有8成辭彙能溝通。
眾多口音中正音覆蓋範圍最廣范,其中除了徐城、電白口音之外,其它口音相互交流時並無明顯差異,若細聽之則是島西人多把聲母S正音讀為d音,各地區亦有些人把辭彙讀錯了、個別辭彙讀法不一樣、讀音不標準。 

相關歷史

雷州誤解

一般單純的年青人多認為雷州話只有雷州市民在講。這是不正確的,筆者在此詳述半島歷史眾人便會明白。  

雷州古城風光四 雷州古城風光四

雷州歷史

雷州古稱風光五 雷州古稱風光五

古時雷州是個大行政區名,下轄海康、遂溪、徐聞三縣,今湛江市轄區包括廉江市的南部都屬於原遂溪縣。
雷州的政府駐地一直在雷城,海康縣的政府駐地也是在雷城。
清末時今湛江市轄區大部分淪陷為法國殖民地,辛亥革命後清政府垮台,國民政府接權,雷州府行政機構被撤銷,行政機構雖取消,但是行政區域雷州之名一直沒有改變直到上世九十年代。
1944年法國國內戰事吃緊,殖民軍隊撤回法國,殖民政權交給日軍管,不到一年全國抗日勝利。
1945年日軍投降由民國政府負責受降儀式,就在當年成立一個地方新政府,把古行政機構巡檢司之名“堪川”二字改成湛江,便是湛江政府的得名來源。

湛江當時還不是地級市,只是一個縣政府。那時候的湛江只包括霞山、赤坎,當時的叫法就是西營和東營,後因本地民眾抗議其名含有深深的殖民烙印色彩,中共政府便將其改名為霞山、赤坎,這是後事不詳述。

解放戰爭過後,中共政府執權,對廣東行政區進行調整,將廣西部分地、粵西以及湛江的母體雷州半島統統劃入湛江行政區管轄,從此湛江從縣級政府升為地級政府,相當於把雷州府等3個州府合併在一起,這就是所謂的共產化。

上世紀70年代到80年代廣東行政區再次做調整,三個州府拆開分別設市。
一個州府被劃入廣西壯族自治區政府管轄,便是今廣西北部灣的幾個小地市。
另個州府劃出去分別成立茂名市與陽江市,該州府剩下的兩個縣則劃入雷州府設立今日的湛江市。 

雷州演化

雷州古城風光六 雷州古城風光六

雷州之名也就成了歷史,但是雷州半島還在因此它不會消失。
到了90年代全國大量批設縣級市,海康縣便抓住了機遇在1994年得到國務院批設縣級市改名雷州市同時,也把雷城成功申請為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並作為雷州市市區。

雖然雷州之名成功保留下來,但行政級別卻降一級,行政轄域自然也縮小,且被“新兒子”湛江代管。
至今絕大部分人仍然拗不過口來,習慣以海康相稱雷州市,只有年輕一代的部分海康人才稱之雷州。 

雷州概念

雷州古城風光七 雷州古城風光七

雷州人簡稱雷人,它不是只指海康人,正確來說它是一個民系概念。只是由於現行政區命名的衝突導致海康之外的雷州人不好過於自稱是雷州人,因為容易被誤為雷州市民。
也就是雷州人不等於雷州市民,只區分一個“市”字,雷州人可以理解為雷州半島人等。
正確來說,湛江人即是雷州人,雷州人也指湛江人,在外的雷州古三縣華人華僑一直保持自稱雷州人。
除此之外,國內年紀稍大的外省人以及一些專家學者之前只認識雷州而不認識湛江,這也是為何雷州比湛江更有名氣的原因。

雖說海康存在盜名欺世行為,因近代歷史畸形實屬無奈;
未來隨著雷府文化的強大、湛江政府的無能,湛江市遲早被撤市改區交權給雷州市,大雷州之夢也將會變現實,這也正是雷州半島人民所期待的。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