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長期的發展,雷話木偶戲的演出劇目除歷來巳有的歷史公案、神話傳奇之外,逐漸增加雷州半島民間傳說故事戲和神鬼戲,還受改良新戲影響而上演文明戲。
清代以來,雷話木偶戲從表演技藝到唱腔音樂、舞台裝置都進行了改革。傀儡由31厘米增大到40厘米左右,造型面貌一新,大受觀眾歡迎。其音樂曲調由早期的曲牌連綴逐步向板式變化,包括中板、程途、嘆板、高腔和專曲專腔5類,除旦角唱假嗓外,其餘腳色一律用本嗓,伴奏音樂也比較豐富。
雷話木偶戲在製作傀儡(木偶)時,頭部用木雕,上半身用藤竹編織成肩膀,下半身以袍裙遮掩,再以靴鞋替腳,兩手用木刻,傀身插以木棍或藤條以便操縱,中軀主棒插人頭部於體內。操縱手舉主棒時手與曲肘並舉,傀儡頭部同操縱者處於同一水平線。傀儡表演以花生(丑角)最具特色,這類腳色多於鼻抹白粉,白扇插於頸間,有時連帽也不戴。若扮農民老漢,常赤腳蹲在椅子上;如扮糊塗知縣,則一定把雙腳掛上公案以示睡懶覺;婆腳扮媒婆一類,其表演動作更勝街頭潑婦三分。
木偶藝人更是一專多能的表演大師,他們集唱做念打於一身,一把口既唱男腔又唱女聲,還能模仿狗吠馬嘶;一雙手既要不停地敲鑼打鼓渲染氣氛,又要持續地擺弄傀頭做出行、坐、跳 、打各種動作,還得騰出手來給傀頭更換衣冠。這些聰明的藝人為了解決一人在同一場面操縱眾多人物所產生的矛盾,便把木偶裝上身竹、手竹插在演區邊沿的木架上,需用某個木偶便能立即取出表演。
雷話木偶的面譜和服飾以及燈光、布景體現了雷州半島文化藝術特色。難怪看過雷話木偶戲表演的人都說這是“美妙的詩意和古代神話的幻想、是洋溢的幽默和人民的智慧天衣無縫結合在一起。
相關詞條
-
木偶戲[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木偶戲是用木偶來表演故事的戲劇。中國傳統藝術之一,在中國古代又稱傀儡戲。 中國木偶戲歷史悠久,普遍的觀點是:"源於漢,興於唐"。三國時已有偶人可進行雜技...
劇種簡史 造型藝術 表演藝術 各地分布 傳承意義 -
湛江話
湛江市通行雷州話,湛江方言、湛江話即指雷州話。湛江地區境內除了通行語雷州話,還有涯話、湛江白話(粵語)等方言。湛江市本地居民說雷州話有600多萬人,說其...
得名 來源 特色 地方文化 方言古味 -
高州話
高州話,又稱高州白話,是粵語的一個分支語言,屬粵語高陽片,也是高陽粵語的代表方言之一。高州話歷史淵源深遠。高州話為高州方言的其中一種,當地人稱其為高州白...
背景信息 形成因素 重要人物 語言特點 詞語舉例 -
雷州話
雷州話(Leizhou dialect ),即稱雷語 , 海內外雷人同胞的共同母語。雷州話和潮汕話同屬閩南語系一支,主要分布於國內的廣東省西南部 、廣西...
得名 特色 地方歌劇 方言特點 內部差異 -
莆仙話
莆仙話,屬漢藏語系漢語族閩語的分支,又稱興化語、興化話、莆仙語,是分布於福建沿海中部的地方語言,使用人口約500萬,部分有對應的文字。當地人又稱之為本地...
歷史形成 分布情況 聲韻調系統 拼音系統 聲母類化 -
天門話
天門話是湖北方言的突出代表,屬於官話方言中的西南官話,屬七大方言區中的官話方言區(北方方言區),屬湖北方言片的武天片(武漢-天門片),與武漢話相似。天門...
地域分布 語音特點 辭彙特點 常用方言辭彙 -
京山話
京山話屬於西南官話,按方言七區說分區,應屬於北方方言區。再細分屬於天沔方言區。與天門、沔陽、武漢方言多有相似。
京山話 典型辭彙舉例 京山話四級考試 辭彙詳解 親 屬 -
吳川[廣東省轄縣級市]
、麻斜、特呈島、南三島、硇洲島和調順島,吳川話分布區涵蓋坡頭、南三等地...德用等招降雷、化、高三州,崔永等鎮守其地。 明朝:洪武元年(1368...),吳川屬廣東省高雷道;至民國34年(1945年)國民政府與法國簽訂《中...
建制沿革 行政區劃 地理環境 自然資源 人口 -
傀儡戲
活到近代的唯一一個商業木偶劇團的名稱。木偶戲17~18世紀發展起來,又叫做...說唱。 跟歌舞伎一樣,木偶戲乃是江戶時代 (1600-1868)朝氣蓬勃的商人文化的組成部分。木偶戲雖然使用木偶,但是並非兒童戲。木偶劇的許多有名...
起源 歷史 特點 用途 戲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