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州風箏節

雷州風箏節

雷州風箏節是是一種古老的傳統民俗及民間信仰文化活動。 以廣東省雷州市為主,輻射雷州半島部分鄉鎮,於端午節期間表演競放風箏的廟會活動。 舉辦雷州風箏節的始以地在雷州北門關東嶽廟,是古雷州府端陽節三大賽事“東嶽賽鷂、夏江龍舟競渡、麻扶謳歌”的場地之一。經過幾百年的傳承和發展,已不斷壯大,雷州風箏節成為當今雷州半島最具代表性最有影響力的端午節活動之一。雷州半島多風雷肆虐侵襲,百姓慘遭其害。古雷州府設風雲雷雨山川壇祭祀,以求風調雨順,國泰民安。雷州府於風雲雷雨山川壇外另設颶風壇,每年端午日祭祀,祈禱風神賜祉,福庇黎民。至清嘉慶十四年,在北關外重修颶風壇時建風神廟與維修東嶽廟,並且每年端午節在雷州城郊北門關左邊五里坡的古校場賽風箏以頌風神。同時,雷州半島二面環海,與東南亞一帶國家商業往來,古雷州城夏江是我國古代絲綢之路的始發港之一。為了祝禱風神保佑,祈求商船平安,免去海上風險,官府倡導放風箏祭風神在當時是一種負責任的政府行為。雷州半島其他地區的城鄉風箏愛好者聞訊,也都相邀前來競技,―時成為古雷州文化體育活動的一大盛事。自始,雷州市北門關的民眾數百年來都在五里坡校場競放風箏,年年不斷,代代傳承,形成了歷史文化城的一大傳統文化習俗。 2012年2月,“雷州風箏節”被廣東省人民政府批准並公布為第四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歷史淵源

雷州風箏節是以廣東省雷州市為主,輻射周邊縣、區部分鄉鎮於端午節期間表演競放風箏的廟會活動。

雷州在北門外東嶽廟旁邊的風神廟舉辦風箏節歷史悠久,乃古雷州端陽節三大賽事“東嶽賽鷂、夏江龍舟競渡、麻扶謳歌”(據東嶽廟碑及雷州已故學者宋銳考究)之一。

據清嘉慶《雷州府志・壇廟》記載,東嶽廟始建於宋朝淳佑年間,雷州知軍事孟安仁奉旨在府城北門外建造,約1200平方米,廟奉中華五嶽(東嶽泰山、西嶽華山、北嶽恆山、中嶽嵩山、南嶽衡山)大帝、康王大帝、班帥侯王、十二花母等神,臣民共祀,以祈江山鞏固,風調雨順。

雷州半島多風雷肆虐侵襲,百姓慘遭其害。古雷州府設風雲雷雨山川壇祭祀,以求風調雨順,國泰民安。清嘉慶《雷州府志・壇廟》記載:古雷州府“風雲雷雨山川壇,舊在西南陂,距城二里。嘉靖七年(公元1528年),知府楊表建於城外西隅。十六年知府林恕改建於新城文富坊東城書樓舊址內,建神台外,屋三間,拱門匾曰‘南壇’。至國朝乾隆間又移於新城東迎洋門內,昌明塔左,其制如社稷同。”同時,“於風雲雷雨山川壇外別有颶風壇,有司歲以端午日祭為民禳厲,稱其神曰‘颶母’,母者俗之謂大也。”又記:“颶風壇,舊在城東十里。明嘉靖十七年(公元1538年),知府洪富因颶風頻年煽害,乃即海岸為壇祭之,東西長十二丈,南北寬十丈,設廚庫宰房,每年秋夏冬孟月朔日行祈報禮。二十五年(公元1546年),知府林恕移於南渡河渡頭。後,知府羅一鬟又移於城北郊五里設壇望祭。今壇基僅存,而廚庫俱圮,歲時之祭,猶不廢焉。”官府專設颶風壇,每年端午日祭祀,祈禱風神賜祉,福庇黎民。至清嘉慶十四年(公元1809年),署府懷沅在北關外重修颶風壇時建風神廟。風神廟位於東嶽廟之東並列。並且每年端午節在位於距離風神廟左邊五里坡的古校場賽風箏以頌風神。從設颶風壇以祭風神,後來又發展至賽風箏以頌風神,祈求風和日麗,以利物阜年豐,反映了雷州先民從自然多神(風雲雷雨山川)崇拜到單獨神(風神)崇拜理念演繹的發展過程。

除了上述緣故,古雷州府由官府主持竟賽風箏還有其地理和歷史的成因:雷州半島三面環海,與東南亞一帶國家商業往來,古雷州城夏江是我國古代絲綢之路的始發港之一。為了祝禱風神保佑,祈求商船平安,免去海上風險,官府倡導放風箏祭風神在當時是一種負責任的政府行為,就像我們現今很多地方由政府出頭搞一些節慶一樣,一為順應民心,二為招徠商家,還可以攪熱旅遊,發展地方經濟。

以後每年五月初五都要在五里坡校場舉行風箏競賽。周邊縣區的城鄉風箏愛好者聞訊,也都相邀前來競技,一時成為古雷州文化體育活動的一大盛事。自始,雷州市北門關的民眾數百年來都在五里坡校場競放風箏,代代傳承,形成了歷史文化名城的一大傳統文化習俗。

基本內容

一般每逢農曆五月初五日端午節,北門關的民眾就選出首事頭人主持該賽事,組織、聯繫本地和外地的風箏愛好者參加競賽。

當日大清早,由各社區組織的隊伍穿著古服,舉著六國旗、八寶幡、葫蘆傘、八卦旗、五色旗、舞獅鬧龍、擊鼓鳴鑼,在道士的指引下,北門關首事、頭人三拜九叩,祭過東嶽廟諸神及風神廟風神後,扛著廟牌,抬著康皇大帝、班帥侯王、宣仁昭泰風伯神三尊神像,浩浩蕩蕩從北門關出發,環城一周,返回五里坡較場。然後,大家在平坦的坡地上圍成一大圈,觀看北門關組織的武術、舞龍、舞獅、舞鷹等表演,場面好不熱鬧。

一俟風起,雷州各社區及周邊縣區、甚至遠道而來的風箏愛好者即把參賽的風箏放飛,各參賽者精心紮成蜈蚣、龍、鳳、蝴蝶、喜鵲、雞母盧、水桶、八角、雄鷹等各種各樣的風箏。小的有不滿一尺的“花娘擔掃”(圓形兩邊橫出幾支茅掃);大的有被稱為“風箏王”的“過冬婆”箏。

“過冬婆”的製作是這樣的:風箏製作傳承人先買回竹子、竹篾、布、粗纜索、細繩等材料,然後召集一些能手做他的助手一起製作。他們用竹子、竹篾編扎箏身。再鋪上布,紮好,布上噴上幾個大字“東嶽國泰民安風調雨順”。尾部掛著一節竹子,竹子夾著6把鐮刀。製作完成的“過冬婆”看起來像一隻龐大的鵬鳥(“過冬婆”本是一種鳥名),重40多斤(未含粗纜索),3級以上的風就會飛起。箏身(主體)長7.8米,寬3.12米;尾長8米;雙翅各長10米;鳶身及兩翼面積共約八十平方米。以前是用紙糊,重100多斤。

“過冬婆”放飛時,先是8位左右的放飛員執著它(它與地面約呈45度角),隨著指揮員的口號“一,二,三,放”,8位放飛員迅速一齊用力把風箏拋向空中,20多個彪形大漢拉著粗纜索向後跑,風箏離地面不高時,最靠近風箏的2位拉繩員放掉繩子,後面的繼續拉。一般只要風力足夠,風箏就像鵬鳥一樣拍打著翅膀飛上天空,它升空後看起來就像一把蒲扇那么大。

每到賽箏那天,百鳶千鷂衝上藍天,場面蔚為壯觀。天空中各式各樣的風箏爭奇鬥豔,試比高低,真是乾姿百姿,令人目不暇接。賽場觀者如潮,人數達數萬之多。風箏比賽者得以一展風采,滿足技癢。北門關扎制的“過冬婆”風箏王總是獨領風騷。巨大的風箏王乘著清風橫空飛舞扶搖直上尋登九霄,總能引發掌聲一片,贊聲連連。在比賽之前,北門關根據制訂的評獎標準並選好四、五位經驗豐富的風箏

製作師作為評審,評審們根據評獎標準各自給每隻風箏打分,然後再根據總分頒獎,頒發獎牌或獎碑、獲獎鏡框,並給一些獎金。

放風箏是一項體育活動,有利於身體健康。看到自己親手製作的風箏飛起來,能激發人們的自豪感,增添生活的樂趣感、愉悅感。《雷州體育志》就記載著雷州北門關東嶽廟賽風箏的事。人們來到郊外放風箏,吸納了新鮮空氣,陶冶了性情,舒展了筋骨,改善血液循環狀態,心情變得愉悅,心胸變得開闊。雙眼不斷轉動,可以消除眼肌疲勞,調節和改善視力。史書《續博物志》也有“放風箏,張口仰視,可以泄熱”之說。據載:“近年來,國內外有些醫院和療養院採用‘風箏療法’治療精神抑鬱、神經衰弱、小兒智力不全等症,也收到了一定的療效。”舉辦風箏節,能豐富人民民眾文化生活,擴大我市對外文化交流,促進多元文化及經濟和旅遊事業的發展。

主要特徵

1.用竹篾、紙張、布帛、顏料等原料製作各式各樣的風箏,既是精美的工藝品,又富含奇詭的創意。

2.競放風箏,既能強身健體,又能陶冶性情,啟迪青少年智力;

3.民間廟會,具有加強社區、地區之間的聯繫與溝通,促進社會和諧,增進區域經濟發展的作用。

重要價值

1、歷史價值。雷州風箏節是在當地的歷史背景下產生的節慶和民間體育運動,具有濃厚的地域色彩。

2、運動價值。強身健體,陶冶情操,啟迪智力。

3、社會價值。通過比賽觀賞,增強社會凝聚力。振興這項運動將有利於發展當地的旅遊資源。特別是在當下外來文化、多元文化的衝擊下,重視發展風箏這一具有悠久民族傳統的體育運動,將更利於弘揚中國優秀民間文化,煥發民族精神。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