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平
韋勒克1922年就讀於布拉格查理大學,1926年在該校獲得哲學博士學位;
1930年入普林斯頓大學攻讀英國文學。1928年至1935年在美國斯密斯學院、普林斯頓等大學教德語。30年代後期捷克斯洛伐克淪陷後再度赴美國任教;
1939年至1946年任教於衣阿華大學;
1946年入美國國籍,1946年至1972年任耶魯大學斯拉夫語言與比較文學教授;
他還曾任美國比較文學協會、國際比較文學協會主席。
作品
韋勒克著作頗豐,1949年與奧斯汀·沃倫合著的《文學理論》一書出版後盛行不衰,被美國各大文學專業定位為專業教材,並先後譯為20多種文字。
專著《近代文學批評史》八卷本從1955年開始出版,1992年出齊,在文學界享有盛譽。
其他著作還有:《英國文學史起源》1941、《批評的概念》1963、《四位批評家:克羅齊、瓦里萊、盧卡契、英加登》(1981)等
影響
韋勒克通曉十種語言,以博學著稱。早年受克羅齊影響,又吸收了英加登的學說,對俄蘇形式主義及布拉格語言學派也多有借鑑,但總體上屬於美國新批評派後期的代表性人物。
研究的基本立場
作為“新批評派”的一員,韋勒克文學研究的最基本立場在於,“文學……是具有獨特審美性質和價值的藝術品。文學的本質在於它的‘想像性’、‘虛構性’與‘創造性’。由此,文學研究”應該是絕對‘文學的’“從而他區分了文學的內部研究和外部研究,並將中心放在了”文學的內部研究上“,即對作品獨特的審美結構、意象、隱喻或類型的研究。
他把文學研究分為“外部研究”和“內部研究”兩方面,認為由於文學作品必然會涉及作家的創作心理、個性、創作過程、所處的社會環境等因素,把文學研究與這些因素相聯繫,就是文學的外部研究。而文學的內部研究就是把文學作品作為一種符號結構加以研究。主張利用語義分析的方法研究作品結構,強調作品在結構、符號和價值三方面的統一,提出了獨特的作品結構理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