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沿革
2002年至2004連續三年和2006年榮獲全縣經濟工作“六賽六比”第二組第一名。
2003年被縣委、縣政府評為招商引資工作先進單位。
2003-2005年度被福州市委、市政府評為文明村鎮。
地理環境
境內地勢相對平坦,鄉政府所在地海拔56.7米。土壤肥沃,雨量充沛,氣候溫和。自然礦藏豐富,主要有際上村紫砂土和柿兜、竹柄高嶺土等,且蓄藏量大。
環境治理
雲龍鄉鄉黨委、鄉人民政府強調,開展雲龍勝利水庫和曇溪河流域水環境治理“四全”(全面截污、全面禁養、全面綠化、全面整治)工作,是縣委、縣政府推進率先發展、科學發展、和諧發展的重大部署;是構建和諧雲龍的先決條件、重要基礎;是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現實選擇、奮鬥目標;是生態雲龍建設的首要基礎、主要標誌;利在當代,福及後人。雲龍鄉各級各部門各單位特別是集鎮所在地本長村委會、雲龍水庫水源區範圍內有關村委會和水務、農牧、林業、建設等部門,一定要解放思想、統一認識,把“四全”工作作為今明兩年的一項十分重要任務來抓,主要領導要親自掛帥,加強領導、精心組織,廣泛動員、形成合力,突出重點、有序推進,明確責任、強化督查,堅持標準、嚴格獎懲,扎紮實實、不折不扣地抓好各項目標任務的落實。 鄉黨委、鄉人民政府號召,雲龍鄉各族人民要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以胡錦濤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周圍,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十七大精神,深入落實科學發展觀,在縣委、縣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在雲龍鄉人民以及各方面的大力支持下,按第一時間啟動、第一時間落實、第一時間見效的嚴格要求,迅速掀起“四全”工作熱潮,把雲龍的水體保護、城鄉綠化工作抓緊、抓實、抓好、抓出成效,實現由“環境換取增長”向“環境最佳化增長”轉變,做到經濟建設與生態建設一起推進,產業競爭力與環境競爭力一起提升,經濟效益與環境效益一起考核,物質文明與生態文明一起發展,為全面完成“十一五”規劃,加快推進雲龍鄉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而不懈奮鬥!
雲龍鄉位於閩清縣東南部,全境面積57.1平方公里,轄10個行政村,戶數3339戶,人口10918人。雲龍鄉距閩清縣城7公里,省道202線穿境而過,是銀福高速公路閩清互通口及316國道連線線所在地,交通非常便利。
經濟概況
第一產業
大力調整農業產業結構,實行糧經多熟種植,2000年被福州市政府列為蔬菜基地之一,2006年全鄉西紅柿、芋、白菜、菜豆、黃瓜等蔬菜複種面積15092畝,產量47366噸,產值9457萬元,其中雲龍西紅柿在省內外市場有一定的知名度。
第二產業
工業發展迅速。1987年恢復鄉建制時,雲龍工業從無到有,不斷發展壯大。20世紀90年代興起大辦瓷磚廠熱潮,全鄉有16家建陶廠。1998年開發建設台鼎100畝工業區,2003年5月開發建設400畝潭口工業集中區,2006年10月開發建設2000畝後壠工業集中區。全鄉有大小企業436家,其中工業企業80家,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有金盛鋼業、自力陶瓷、諾利興陶瓷、宏電電瓷、晟龍磨料磨具和富鑫工藝品6家。
基礎設施
公共設施日趨完善。集鎮建設規模不斷擴大,雲龍街道已形成。2005年潭口石拱大橋竣工通車,自來水廠、郵政、電信、廣播電視、8路公車給民眾帶來了極大方便。社會事業不斷發展,有初級中學1所、中心國小2所、初小6所。鄉級衛生院1所。2005年全鄉10個行政村25公里公路全部鋪設水泥路面。
人文
雲龍鄉山清水秀,人傑地靈,賢人輩出,文化歷史悠久。宋代治平至紹興年間,際上陳祥道一家三代有七人進士,“一門七進士,五子四登科”美名傳頌至今。陳暘出生在雲龍鄉際上村,是中國歷史上第一部音樂百科全書《樂書》的作者。當代有吳孟超,吳孟超出生在雲龍鄉後壠村,是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肝膽外科專家,被譽為“中國肝臟手術之父”,在國際肝膽外科享有較高的威望,是中國2005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兩位獲獎者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