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本情況
全鄉總控面積522.9平方公里,轄29個行政村,89個自然村,4400戶,1.8萬口人,共有勞動力7060人,全鄉共有耕地面積4.69萬畝,其中水澆地1.8萬畝,林地30萬畝,草場20萬畝,全鄉林草覆蓋率達40%。雲州歷史悠久,古為望雲縣,明朝為上北路參將駐地,日偽、國民黨統治政府時期設鄉,新中國建立後曾為區政府駐地,1953年再度設鄉,1958年成立人民公社,1984年改設鄉,1996年全縣撤鄉並鎮,原貓峪鄉與雲州鄉合併。
雲州鄉氣候宜人,四季分明,地勢北高南低,全鄉平均海拔1200米,境內最高峰冰山樑海拔高度為2229米,年均氣溫5.5℃,1月份平均氣溫-18.7℃,7月份年氣溫26.6℃,年均降水量450毫米。
二、資源狀況
1、礦產資源:雲州鄉礦產資源極其豐富,現已發現多處可供開採的金、銀、鉛鋅、磁鐵等金屬礦藏和石英石、水晶石、蛭石、雲母、花崗岩、水涮砂、瑩石、白堊土、長石等非金屬礦藏,目前已有多家客商前來投資建場,磁鐵、銀、瑩石、石英等已呈規模開發態勢。另外雲州鄉林木、山野菜、畜牧產品、水養產品等均有較好的開發優勢。2、旅遊資源:雲州鄉旅遊資源豐富,開發前景巨大,境內旅遊資源占全縣旅遊資源的六分之一。金閣山、護國寺、雲州水庫、捨身崖、冰山樑、長溝門原始森林是赤城縣擬開發的4a級旅遊景點。境內金閣山是元朝全真教創始人丘處機嫡傳弟子祁志誠修行場所,為當時中國北方道教中心,現存丘仙居、長春洞、全真觀等遺蹟。護國寺景點始建於明朝土木之變後的成化初年,是為紀念為國捐軀的蒼上堡千戶田坤而建,現遺蹟保存完好。捨身崖又名龍門峽,是古代望雲古道的咽喉,峽谷兩側壁立萬仞,峭壁之上留有“朔方屏障”、“三路咽喉”、捨身大土等遺蹟。冰山樑以其高聳冷涼著稱天下,雲州水庫作為北京飲用水源的重要供應地,更以其山清水秀、景色宜人而享有“塞上明珠”的美譽。
三、經濟概況
近幾年雲州鄉抓住國家向中西部地區政策傾斜的有力時機,積極爭取工程項目,農業、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得到全面加強,自2000年以來該鄉相繼完成了寶平線、雲小線、貓峪至虎龍溝通村旅遊公路等公路硬化,並於2005年秋啟動了境內寶平線二級路改造工程,公路沿線各村相繼開通程控電話和移動業務,藉助村村通電話的有利時機,2005年底前全鄉各村可全部開通電話和有線電視。藉助國家加大生態治理的機遇,相繼啟動了21世紀水保、塞北林場、退耕還林等生態治理工程,累計完成治理面積64平方公里,並於2005年啟動實施了雲州萬畝灘開發工程,新增水澆地4000畝,通過努力制約全鄉經濟發展的“瓶頸”問題到極大改善,投資硬體環境得到極大最佳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