檔案基本信息
【發布單位】82302
【所屬類別】地方法規
【檔案來源】
檔案內容
雲南省人民政府關於印發《雲南省生態環境建設規劃》的通知
(雲政發〔2000〕74號二000年四月二十九日)
各州、市、縣人民政府,各地區行政公署,省直各委、辦、廳、局:
現將《雲南省生態環境建設規劃》印發給你們,請認真組織實施,確保規劃目標的實現。
雲南省生態環境建設規劃
保護和建設生態環境,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是我國現代化建設中必須始終堅持的一項基本國策,也是黨中央、國務院在世紀之交作出的重大戰略部署。遵照國務院《關於印發全國生態環境建設規劃的通知》(國發〔1998〕36號)精神,以久我省生態環境建設的需要,省計委組織省級有關部門編制了《雲南省生態環境建設規劃》。
本規則從我省生態環境保護和建設的實際出發,僅對全省陸地生態系統環境建設中以增加綠色覆蓋為主,控制水土流失為重點進行規劃,主要包括天然林等自然資源保護、植樹種草、水土保持、退耕還林(草)、農田建設、生態農業、農村能源建設等方面。
一、生態環境建設的現狀和形勢
(一)生態環境的特點
我省地處東亞至南亞,青藏高原至中南半島的連線部位,在全省38.34萬平方公里土地面積中,94%為土地,僅有6%為山間盆地,屬於低緯度高海拔地區。境內高山與深谷相間,有金沙江、南盤江、瀾滄江等六大水系,是長江、珠江等國內、外江河的上游、源頭和分水嶺。特殊的地理位置決定了我省生態環境保護與建設不僅對流域內的經濟社會產生深遠影響,還將對中、下游地區產生重要的防保作用。但另一方面,由於地形、地貌和地理環境的複雜性和多樣性,形成了光、熱、水、氣等自然資源的時空分布不均,差異極大,加之資源利用方式的不盡合理等多種原因,生態系統十分脆弱,生態環境亟待加強保護和建設。
(二)生態環境建設的現狀
新中國成立以來,我省生態環境建設經歷了從破壞性開發到邊治理邊破壞,從單項治理到綜合治理,從被動治理到建設與開發相結合的發展過程。50年代至60年代初,大面積森林被砍伐,加上長期的毀林開墾,破壞了生態環境,加劇了水土流失。70年代,人口的迅猛增長和森工企業的集中過量採伐,森林赤字增加,水土流失加劇,農業生產的自然條件不斷惡化,森林覆蓋率由50年代初期的47%降到24.9%,森林資源消耗量超過生長量1224.2萬立方米。進入80年代特別是“八五”以來,全省生態環境的保護和建設有關新的進展。
1.造林綠化有新突破,森林資源管理保護得到加強。1989年至1997年,全省造林、封山育林面積367萬公頃(5500萬畝)。長江上游防護林工程、飛播造林、珠江上游防護林建設等十大林業工程項目的實施,使森林面積不斷增加,森林資源的管理保護也得到進一步加強。1997年全省有林地覆蓋率達到33.64%,實現了森林資源消長的基本平衡。
2.水土流失治理面積逐年增加,實現了以小流域為單元的綜合治理。到1998年底,全省累計完成水土流失治理面積2.64萬平方公里,其中90年代的治理面積占建國以來治理總面積的50%左右。
3.農田基本建設成效顯著。1990年8月,省第五次黨代會作出了建設2500萬畝不同層次不同要求的穩產高產農田的決定後,各地堅持逐年增加投入,持之以恆地搞好農田水利、坡改梯、中低產田地改造等建設,截止1998年春,全省累計建設高產穩產農田2163.3萬為。
4.生態農業建設有了進展。按照“整體、協調、循環、再生”的要求,先後開展了生態農業的建設試點。1998年止,全省已建設生態縣10個,生態鄉24個,生態村50個,生態基地16個,生態戶5萬多戶。
5.草山建設穩步發展。從1980年開始推廣人工種草技術,到1997年,全省累計人工種草19萬公頃。
6.自然保護區建設保持良好態勢。全省已建立各級類型的自然保護區112個,總面積達220萬公頃,占全省土地面積的5%。其中,國家級自然保護區5個,面積69.91萬公頃;省級保護區50個,面積107.8萬公頃;地、州、市級保護區26個,縣(市)級保護區28個,此外還建立了“雲南省珍稀瀕危植物引種繁育中心”,全省珍稀植物遷地保護面積近700公頃。全省天然林面積888.5萬公頃。
推動了全省生態環境建設的進展,為農業連年豐收和國民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了有利條件。
(三)生態環境建設面臨嚴峻的形勢
我省自然生態系統脆弱,生態環境繼續惡化的趨勢還沒有完全得到有效控制,主要表現是:
1.毀林開荒尚未有效遏制,一些地方過度墾殖的現象仍然存在。由於人口過快增長,城鎮化進程加快,農村人口增加,耕地銳減,人口土地承載力和資源環境的矛盾加劇,粗放耕作、陡坡開墾和對資源的掠奪性利用還在造成新的水土流失,導致生態環境繼續惡化。
2.水土流失面廣,治理速度慢,邊治理邊破壞的現象仍然存放。全省水土流失面積14.1萬平方公里,占土地面積的37%,其中含中度以上的流失面積達6萬平方公里,建國以來累計治理的面積只占流失面積的18.7%。同時,在治理過程中,邊治理邊破壞的情況仍然存在,全省除重點治理區外,面上的治理面積小於新增流失面積。公路、鐵路、礦山、水電站等基本建設帶來的人為水土流失也非常嚴重。
3.森林資源長期以來重開發輕保護,重產出輕投入,造成天然植被破壞,林分質量下降,森林的生態防護功能減弱,加之由於農村能源短缺,長期靠燒薪柴,每年森林消耗的一半左右為低價值的農村能源所消耗。
4.草地嚴重退化。大部分天然草地過度放牧,毒草、害草大量侵入,一部分草地被開墾流轉為坡耕地,草地面積減少,草地建設速度趕不上天然草場退化速度。人工和改良草地面積僅占天然可利用草地面積的1.5%,多數人工草地缺乏基本管護設施。
5.水土流失造成地力減退。全省每年流失土壤5.18億噸,且多是肥力強、顆粒細、有機質含量高的表土。據調查,全省因水土流失淤積水庫、水電站等2442座共23875萬立方米,淤積壩塘28876座共11670萬立方米,縮短了水利工程的使用壽命。
6.抗禦自然災害能力減弱。經普查,全省共有滑坡、崩塌、土石流2萬多處,成為全國土石流災害的高發區,地質災害呈日益加劇趨勢。據不完全統計,從50年代初期到90年代,全省因災害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約450億元,死亡8萬餘人。僅重災的1993年,直接經濟損失達37億元,死亡428人,重傷1133人;1996年全省各類農業自然災害造成農作物受災面積150.7萬公頃,成災68萬公頃,絕收13.2萬公頃。近幾年,平均每年有6.7萬公頃以上的農田和20餘座中、小型水電站等被淹埋或沖毀。
二、生態環境建設的思路和目標
(一)生態環境建設的指導思想和基本原則
我省生態環境建設的指導思想是:認真貫徹落實黨的十五大“關於加強植樹造林、搞好水土保持、防治荒漠化、改善生態環境”黨中央、國務院領導同志關於生態環境建設的批示,以及國務院《關於印發全國生態環境規劃的通知》(國發〔1998〕36號)精神;以恢復和擴大森林植被為中心,以遏制水土流失為重點,以改善生態環境、增加農業發展後勁、幫助山區民眾脫貧致富,保障國民經濟和社會可持續發展為目標;實行以生物措施為主,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相結合,以科技為先導,以重點地區治理建設為突破口;全面規劃,因地制宜,因害設防,先急後緩,分期實施,儘快建立多林種、多樹種,喬、灌、草相結合,基本農田建設和生態農業、生物多樣性保護相配套,生態、經濟和社會效益相統一的生態環境保護體系。
我省生態環境建設的基本原則是:
1.以森林植被的保護和建設為主,以水土保持為重點,加強林(草)資源管理,改善生態環境。
2.堅持統籌規劃,分步實施,以流域帶動區域建設,優先抓好對全省、全國及周邊國家影響較大的重點區域和重點工程,力爭在短期內有所突破。
3.堅持從實際出發,因地制宜,採取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相結合,各種治理措施科學配置,山水田林路綜合治理,發揮整體效益。
4.堅持治理與保護並重,保護好現有森林植被,實行“邊建設、邊管護”,使各項生態建設工程發揮長期效益。
5.堅持生態環境建設與產業開發相結合,與農民的脫貧致富相結合,與區域經濟發展相結合。
6.堅持依靠全省各族人民民眾,廣泛動員全社會的力量共同參與,建立多元化的投入機制,多渠道籌集生態環境建設資金。
7.堅持科學規劃和設計,按工程項目組織實施,嚴格管理,確保投入與效益、速度與質量的統一。
(二)生態環境建設的目標
我省生態環境建設的總目標是:從現在開始到2050年,利用現代科學技術,依靠全社會的力量,千方百計保護好現有天然林等自然資源,保護豐富的生物資源、生物多樣性,修復熱帶雨林和高山針葉林區,大力開展封山育林,植樹種草,治理水土流失;滑坡、土石流和岩溶地區,防治荒漠化,建設生態農業,改善生產和生活條件;增強綜合治理力度,完成一批對恢復和提高全省生態環境有重大作用的工程,努力實現生態環境的良性循環。爭取在21世紀50年代,使全省水土流失地區全部完成整治,全省宜林、宜草荒山荒坡全部為綠色植被覆蓋,使荒漠化得到有效控制;建立和健全完善的生態環境預防監測和保護體系,使全省生態環境有根本性的改善,實現雲南山川秀美、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新局面。
全省生態環境建設分為近期、中期、遠期三個時段進行規劃,從現在起到2050年,各個時期的建設目標為:
1.1999年--2010年為近期目標。通過實施天然林保護工程及退耕還林(草)工作、封山育林、植樹種草、水土保持和生態農業的建設,基本遏制生態環境惡化的趨勢;金沙江流域地區及珠江上游南盤江流域的滇中、滇東南岩溶石山區的治理初見成效,全省九大高原湖泊周圍的生態環境明顯改善。到2010年新增造林面積470萬公頃,其中,人工造林300萬公頃,封山育林100萬公頃,低效林改造35萬公頃,飛播造林35萬公頃;森林覆蓋率達到40%以上;穩定實現森林資源長大於消;新建和改造25度以下坡耕地80萬公頃,其中,坡改梯40萬公頃,中低產田地改造20萬公頃,旱作節水農業20萬公頃;25度以上坡耕地退耕60萬公頃;新增治理水土流失面積3.75萬平方公里,其中,興建塘堰4500座,谷坊1.5萬座,攔沙壩1.313萬座,灌排水渠7875公里,截水溝1.725萬公里,沉沙地3.75萬個,蓄水池(水窖)14.25萬口;新增人工草場16萬公頃;新建沼氣池120萬個,節柴改灶360萬個,推廣太陽能110萬戶,推廣液化氣12萬戶;建設生態農業試點縣40個,生態農業示範鄉(鎮)50個,生態農業村1000個和生態農業戶20萬戶;新增自然保護區68個,面積242.5萬公頃,自然保護區總面積占全省國土面積的8%。在金沙江、珠江等流域初步建立生態環境建設預防監測和保護體系。
2.2011--2030年為中期目標。新增治理水土流失面積5.39萬平方公里,使全省水土流失嚴重的區域基本得到治理;新增森林面積200萬公頃,全省森林覆蓋率達到45%;農村能源基本解決;各級各類自然保護區面積和風景名勝旅遊區面積占全省土地總面積的10%;新增人工草場和半人工改良草場40萬公頃;新增生態農業縣50個;旱作節水農業和生態農業技術得到普遍推廣運用;25度以下的坡耕地80%改造為梯田梯地,25度以上坡耕地基本完成退耕還林(草)。
3.2031--2050年為遠期目標。全省基本建立適應可持續發展的良性生態系統。除特殊自然條件不能治理的局部地區外,凡宜於治理的水土流失地區全部完成整治。宜林、宜草荒山全部為喬木、灌木和草地所覆蓋,並因地制宜建立科學合理的林種、樹種結構;森林覆蓋率達到48%以上;各類自然保護區和風景名勝旅遊區面積占全省土地總面積的15%;建立多能互補、結構合理、安全可靠的農村能源生產供應體系;25度以下的坡耕地全部建設為梯田梯地;新建人工草地和改良草場53.33萬公頃。實現全省生態環境的良性循環,成為保障國民經濟協調發展和人民生活富裕的穩固基礎。
三、生態環境建設的總體布局
根據全省土地利用、農業、林業、畜牧、水土保持、自然保護區等區劃、規劃和研究成果,以流域面積覆蓋全省的金沙江、珠江、瀾滄江、紅河、怒江、伊洛瓦底江六大江河流域為單元,流域帶動區域,將全省生態環境建設劃分為六個類型區域。
(一)金沙江流域
金沙江在雲南境內的流程1560公里,流域面積10.95萬平方公里,占全省面積的28%,包括迪慶、麗江、大理、楚雄、昆明、曲靖、昭通7個地州市的48個縣(市、區);流域內山高坡陡,最高海拔5596米,最低海拔267米,高差懸殊5329米;坡度大於25度的土地面積占47.6%,地處橫斷山脈的迪慶州、麗江地區坡度大於25度土地面積高達62.1%和45.7%,滇東北的東川區、昭通地區分別達到61.5%和43.8%;流域現有總人口1795.08萬人,占全省總人口的44.4%,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公里128人,超過全省平均人口密度,其中,滇東北的昭通地區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高達200人;流域內宜農耕地資源不足,人均僅一畝,在現有耕地面積中,一半是25度以上的坡耕地,中低產田地占流域內總耕地面積的82%。人口聽過快增長和農耕地的短缺導致了長期以來盲目無序地毀林開墾、陡坡耕種、過度放牧,掠奪式的生產方式造成了生態環境的惡變。流域的水土流失量居全省六大流域之首,水土流失面積達4.29萬平方公里,占流域面積的39.14%,每年流失土壤1.67億噸,平均侵蝕模數為1521噸/平方公里,在輸入江河的泥沙中60%以上來自坡耕地。是省內貧困面廣、貧困人口多、貧困程度深,脫貧難度大的區域,48個縣中有國定貧困縣27個,省定扶貧攻堅鄉200個,這些貧困人口大多分布在高寒山區和金沙江乾熱河谷地區,部分村寨已喪失基本生存條件。生態環境建設的方向是,保護和停止採伐天然林,實施封山育林,人工造林,25度以上坡耕地有計畫、有步驟地退耕還林(草),治理水土流失,建設基本農田,把25度以下的坡耕地逐步改造為“三保台地”。重點治理麗江、大理、楚雄、昭通等地州在流域內的水土流失面積。從實際出發,採取各種行之有效的綜合措施,首先遏制生態環境的進一步惡化;實行農、林、牧、水結合,開展多種形式的綜合治理,綜合開發;生物措施、工程措施與農業技術措施相結合,堅持以小流域為單元進行集中連片綜合治理;以市場為導向,因地制宜地發展經濟林果、種草養畜,努力增加農民收入;進行農村能源建設,多能互補,改善農村生產生活用能結構,緩解薪柴砍伐壓力;對生存環境惡劣,失去生存條件的局部農村,實行異地搬遷開發扶貧。
(二)珠江上游雲南境內南盤江流域
珠江在我省境內稱為南盤江,其發源地在霑益縣的馬雄山,幹流總長在我省境內為677公里,流域面積5.83萬平方公里,包括昆明、曲靖、玉溪、紅河、文山5個州市的30個縣(市、區),人口1145.37萬人;水土流失面積2.34萬平方公里,占流域面積的40.47%;坡度在25度以上的土地面積為1.57萬平方公里,占流域面積的36.2%;在30個縣(市、區)中,有國定貧困縣7個,省定扶貧攻堅鄉84個;森林覆蓋率僅為18.4%;光熱資源豐富,土地墾殖率高,大部分屬滇中、滇東高原的丘陵紅壤地帶,土壤乾、酸、瘦、薄,農村能源缺乏,生態環境惡化。加快這一區域生態環境治理,對從源頭上開始整治珠江流域,建立中下游經濟發達地區的安全保障體系十分關鍵。生態環境建設的方向是,以縣(市、區)為基本單位,保護好現有天然林,大力植樹、種草、消滅宜林(草)荒山,恢復和增加植被。山區以林牧業為主,實行封山育林、人工造林、種草養畜,發展林果業和畜牧業,減少水土流失。重點治理紅河、文山兩州在流域內的水土流失面積。25度以上坡耕地逐步退耕還林(草);採取多種途徑和措施,解決農村能源,改變生產、生活用能僅依靠砍伐樹木的狀況,從根本上遏制植被減少的趨勢;平壩地區堅持不懈地進行農田基本建設,擴大高產穩產農田,走高產、優質、高效和精細農業之路;25度以下坡耕地逐步改造成梯田、梯地,發展旱作農業、節水農業;改粗放耕作為精耕細作,加速生態農業縣建設,提高農產品產量和品質。
(三)瀾滄江流域
瀾滄江幹流在我省境內流程為1170公里,是我省水能資源開發的重點區域,流域總面積8.97萬平方公里,包括迪慶、努江、麗江、大理、臨滄、保山、思茅、西雙版納8個地州的32個縣(市),人口852.1萬人;水土流失面積2.58萬平方公里,占流域面積的29.15%;坡度在25度以上的土地面積5.56萬平方公里,占流域面積的62%;在32個縣(市)中,有國定貧困縣22個,省定扶貧攻堅鄉151個;森林覆蓋率34%;是我省天然資源蘊藏量最大的主要林區,但是,自60年代以來,珍貴的高山針葉原始林和亞高山雲南松林,熱帶、南亞熱帶的原始溝谷雨林和思茅松林遭受過度砍伐,原始森林面積和蓄積量大幅度下降;部分山區還保留著刀耕火種的落後耕作方式,毀林種糧、種橡膠、種甘庶的狀況尚未得到有效遏制。生態環境建設的方向是,保護好現有的天然林,停止迪慶、怒江、麗江、大理、西雙版納5個地州境內的天然林採伐,保護生物多樣性;實施有效的封山育林,防止森林火災、森林病蟲害,積極營造經濟林、防護林、薪炭林和水土保持林。進一步強化自然保護區管理力度,結合滇西北三江併流區大河流域國家公園建設,逐步擴大自然保護區面積和風景名勝區範圍;進行修復熱帶雨林建設和高山針葉林建設工程,爭取把迪慶州全部、西雙版納州和怒江州大部分規劃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繼續堅持不懈地進行農田基本建設,重點治理大理州和臨滄地區在流域內的水土流失面積,加速坡地改梯地進程,建設穩產高產農田,增加農產品產量;徹底發跡毀林開荒、毀林種糧、種橡膠、種甘庶等陡坡開墾、過度墾殖和刀耕火種狀況;發展山區林果業、畜牧業和鄉村生態旅遊業;引導農民開發建設木本糧油基地和茶葉、咖啡、香料、藥材基地;建設沼氣池、太陽能、地熱能、風能和以煤代柴,以電代柴等,解決農村能源問題。
(四)紅河流域
紅河幹流在國內流程692公里,流域總面積7.45萬平方公里,包括大理、楚雄、昆明、玉溪、思茅、文山、紅河7個地州市的38個縣(市),人口1111.18萬人;水土流失面積2.32萬平方公里,占流域面積的44.31%;坡度在25度以上的土地面積4.92萬平方公里,占流域面積的66%;在38個縣(市)中,有國定貧困縣24個,省定扶貧攻堅鄉163個;森林覆蓋率24%;山區面積大,光、熱、水、土資源條件好。滇東南文山、紅河兩州是岩溶石山集中連片分布的區域,由於森林面積減少,陡坡開墾,水土流失蔓延,使本來就十分脆弱的生態環境迅速惡化,人畜飲水困難,耕地面積少,土地墾殖率高,中低產田、低產林、低產園地面積大,農耕地、旱地比例大,自然災害頻繁,農村能源短缺,是全省貧困人口分布較為集中的區域之一。生態環境建設的方向是,大力進行封山育林和植樹造林,消滅宜林荒山,保護和培育森林資源;擴大自然保護區面積,保護生物多樣性,修復建設熱帶雨林,遏制陡坡開墾、加劇水土流失的趨勢;堅持不懈地進行農田基本建設,改造中低產田地,建設高產穩產農田,增加農產品產量,穩定提高糧食生產水平;對25度以上的陡坡地有計畫地退耕還林(草),恢復植被;推廣人工種草養畜,種植經濟林果,進行水土保持。重點治理流域內大理、楚雄、紅河、文山4州的水土流失面積。實行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並舉,提高植被覆蓋率,發展水源涵養林、速生豐產用材林和經濟林,防止土壤侵蝕;加速生態農業縣建設,大力改造坡耕地,逐步實現梯田、梯地化,建設小水窖、小水池、水壩塘等“五小工程”,發展節水農業;建設薪炭林、沼氣池、太陽能等,逐步解決農村能源問題。
(五)怒江流域
怒江從鎮康縣出境後進入緬甸稱為薩爾溫江,幹流在我省境內長547公里,流域面積3.24萬平方公里,包括怒江、大理、保山、臨滄、思茅、德宏6個州的18個縣(市),人口463.7萬人;水土流失面積1.09萬平方公里,占流域面積的32.73%;坡度在25度以上的土地面積2.5萬平方公里,占流域面積的77%;18個縣(市)中有國定貧困縣16個,省定扶貧攻堅鄉88個,多數縣地處高山峽谷,層巒疊嶂、河流深切、山高坡陡,農業生產水平低下,特別是怒江州3個縣90%的耕地均為坡度在25度以上的陡坡地,民眾稱為“壁耕”和“大字報”地;森林覆蓋率34.1%;植被稀少,水土流失嚴重,能源匱乏,生存環境極為惡劣。由於不合理的開發利用資源,刀耕火種等原始落後的農業耕作方式,陡坡開墾,毀林開荒種糧、種蔗的趨勢有增無減,導致林地和草地流轉為農耕地、輪歇地及坡耕地,水土流失加劇,山體滑坡、崩塌、土石流等災害頻繁。生態環境建設的方向是,保護天然林,恢復和增加森林植被,堅持封山育林,大力發展經濟林果和畜牧業,治理水土流失,進行生態農業縣建設。坡度在25度以下的耕地改梯田梯地,建設穩產高產農田,提高農業生產水平和養殖業水平,發展農副產品加工業;逐步把25度以上的坡耕地退耕還林(草),失去生存條件的農戶實行異地搬遷。
(六)瑞麗江、龍江流域
瑞麗江和龍江是伊洛瓦底江上游的重要支流,發源於騰衝縣境內的高黎貢山西側,從瑞麗縣的弄島出境流入緬甸北部地區後稱為伊洛瓦底江,在我國境內幹流長332公里,流域面積1.88萬平方公里,包括怒江、保山、德宏3個地州的9個縣(市),人口185.73萬人;水土流失面積5200平方公里,占流域面積的27.01%;坡度在25度以上的土地面積7613.2平方公里,占流域面積的41%;在9個縣(市)中,有國定貧困縣3個,省定扶貧攻堅鄉20個;森林覆蓋率34.2%;有亞熱帶和局部北熱帶的光、熱、水、土及生物資源條件,降水充沛而集中,但由於能源短缺,生產生活用能源多靠砍伐薪柴,加上農村建房等需要,原始天然林面積銳減;山地原生植被由次生植被和毒害草所代替,加上毀林開荒,陡坡墾植種糧、種甘庶發展迅速,導致水土流失加劇,局部地區生態環境惡化,洪澇及土石流災害頻發。生態環境建設的方向是,大力封山育林,防止森林火災,保護好現有森林,禁止亂砍濫伐,提高森林覆蓋率,擴大自然保護區和風景名勝區範圍,保護生物多樣性,修復熱帶雨林。停止毀林和陡坡開墾種糧、種甘庶,加強水土保持,改造坡耕地為梯田梯地;加快農田基本建設步伐,改造中低產田地、變粗放耕作為精耕細作,建設高產穩產農田,實行集約經營,建設生態農業;對25度以上坡耕地退耕還林(草);發展農村生態旅遊和邊境旅遊,改善生存和發展環境,防止和發跡不合理開發資源狀況。
四、生態環境優先建設的重點區域
生態環境建設是一項長期的戰略任務,需要把持久的奮鬥和階段性攻堅有機結合,把全面推進和重點區域突破緊密銜接。根據國家的總體部署和我省的實際情況,當前要繼續抓好已經起步實施的天然林保護工程、國家生態環境建設重點工程以及“長防”、“長治”、“珠防”等生態環境建設工程,並廣泛動員全社會的力量,持久地開展植樹種草,退耕還林(草),治水改土,農村能源等生態農業建設,治理水土流失和滑坡、土石流。在今後5年至10年內,把生態環境惡化,對改善全省、全國生態環境影響較大的金沙江流域地區、珠江上游南盤江流域地區、瀾滄江流域部分地區、紅河流域部分地區作為我省生態環境建設的重點區域,力爭在2010年初見成效,打好基礎。
(一)金沙江流域
全面實施天然林保護工程,流域內從1998年10月1日起停止天然林採伐,森工企業全部轉為造林護林單位,大力開展營林造林,封山育林,加強森林資源的管護;以小流域為單元,著力抓好國家生態環境建設重點工程的組織實施;通過造林、種草、退耕還林(草)坡地改梯地、興建水利設施、建設生態農業以及農村能源建設等綜合措施,使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治理。主要建設任務是:到2003年,人工造林52萬公頃,封山育林16萬公頃,低效林改造3萬公頃,飛播造林20萬公頃;新建人工草地3萬公頃;治理水土流失面積8400平方公里;坡地改梯地15.2萬公頃。建設一批中小型水利工程,實施旱作農業、乾熱河谷地區冬季農業、生態農業、農村能源、土石流防治和農業自然資源可持續利用建設。到2010年,人工造林130萬公頃(含滇池徑流區人工造林),封土育林35萬公頃,低效林改造7.5萬公頃;新建人工草地8萬公頃;水土保持工程在已啟動12個縣(市)的基礎上新增38個縣(市),治理水土流失面積2.1萬平方公里,坡地改梯地34.4萬公頃。
(二)珠江上游南盤江流域
以幹流及一、二級支流為重點,優先建設防護林體系、水土流失綜合治理工程、人工種草、節水灌溉、生態農業建設等工程。主要建設任務是:到2003年,完成人工造林24萬公頃,封山育林14萬公頃,低效林改造2.5萬公頃;新建人工草地1.2萬公頃;將28個縣(市)列入水土保持重點治理區,治理水土流失面積2300平方公里。建設一批中小型水利工程,實施坡地改梯地、高產穩產農田建設、退耕還林(草)、農村能源、岩溶地區治理建設。到2010年,完成人工造林50萬公頃(含撫仙湖、星雲湖、杞麓湖徑流區人工造林),封山育林20萬公頃,低效林改造7萬公頃,飛播造林3.7萬公頃;新建人工草地3.4萬公頃;治理水土流失面積5800平方公里。
(三)瀾滄江流域
西雙版納州和迪慶州境內天然林保護工程,從1998年10月1日起停止採伐兩州境內的天然林;森工企業全部轉為造林護林單位,開展人工造林、封山育林,加強森林資源的保護管理;優先建設防護林體系等生態環境建設工程,對水土流失嚴重的區域進行小流域綜合治理。主要建設任務是:到2003年,完成人工造林20萬公頃,封山育林22萬公頃,低效林改造4.5萬公頃;新建人工草地1萬公頃;治理水土流失面積1300平方公里。建設一批中小型水利工程,實施農村能源、生態農業建設、退耕還林(草)、坡地改梯地、低熱河谷地區擴大冬季農業建設,停止毀林種橡膠、種甘蔗、種旱稻等陡坡墾植狀況。到2010年,完成人工造林40萬公頃(含洱海徑流區人工造林),封山育林20萬公頃,低效林改造11.2萬公頃,飛播造林10.4萬公頃。
(四)紅河流域
重點放在水土流失最為嚴重的地帶,遏制生態環境惡化的趨勢。生態環境建設以增加植被為主,生物措施、工程措施和農藝措施相結合,優先建設防護林工程、水土流失綜合治理工程、生態農業建設工程等。主要建設任務是:到2003年,人工造林25萬公頃,封山育林10萬公頃,低效林改造1.5萬公頃;治理水土流失面積7000平方公里;人工種草和改良草場2.5萬公頃。建設一批中小型水利工程,提高水利化程度,坡地改梯田、梯地;實施岩溶地區治理建設工程、農村能源建設工程、節水灌溉和旱作農業、冬季農業建設。到2010年,人工造林50萬公頃,封山育林20萬公頃,低效林改造5.35萬公頃;使森林覆蓋率達到30%以上;治理水土流失面積2萬平方公里;人工種草和改良草場6.7萬公頃。
通過對4大流域重點地區和重點工程的建設,把關係全局的森林資源保護、植樹種草、退耕還林(草)、坡地改梯地、水土保持、水利建設、高產穩產農田建設、農村能源建設、草山草坡建設和改良等關鍵問題逐步解決,建立起優良的陸地森林生態體系、水土流失防治體系、農田生態體系、草山牧業生態體系、生物多樣性保護體系,使4大流域的生態環境有較大改觀,為全省生態環境的改善打下穩固的基礎。
五、採取綜合措施,加快生態環境建設的進程
搞好生態環境建設是確保農業和農村經濟可持續發展的基礎,是實現扶貧攻堅目標的根本措施,是實現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戰略的宏偉工程,必須堅持“以防為主,防治並舉,綜合治理”的方針,切實加強預防保護措施,不斷加快治理開發的步伐,確保目標任務的實現。
(一)切實加強對生態環境建設工作的領導
各級政府要把生態環境建設作為一件大事列入議事日程,納入當地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畫,切實加強領導,採取有效措施,保證規劃目標的實現。各級政府要在國家和省的生態環境建設規劃指導下,結合當地實際制定本地區的生態環境建設規劃,作為當地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的重要組成部分,把生態環境建設與當地農村經濟發展緊密結合,一代接著一代乾,一張藍圖乾到底。要實行行政首長目標責任制,把生態環境建設情況列入領導幹部政績考核內容定期檢查,向社會公布。
生態環境建設是一項跨地區、跨部門、跨行業、跨世紀的綜合性系統工程,由各級計委會同有關部門進行統籌規劃,綜合平衡,組織協調。各有關職能部門要按各自的職能分工,履行職責,加強行業指導和工程管理。對在生態環境建設中作出突出貢獻的單位和個人,各級政府給予表彰獎勵。
(二)加強法制建設,依法保護和建設生態環境
要廣泛深入宣傳貫徹執行國家制定的《農業法》、《環境保護法》、《森林法》、《土地法》、《草原法》、《水土保持法》、《野生動物保護法》、《水法》等法律、法規和我省已頒布施行的有關法規,提高全民的法制觀念,形成全社會自覺保護環境、美化環境的強大輿論。堅決制止以犧牲環境為代價換取一時經濟利益的短期行為。堅持對森林資源全額管理,限額採伐制度;堅持木材經營“三證”(經營許可證、採伐許可證、運輸許可證)制度;堅持落實林地使用許可證制度;建立健全森林資源監測、評價制度,推廣節柴改灶新技術,降低森林資源消耗總量;以木、竹資源為原料的林產工業建設項目由林業主管部門提出初審意見,報計畫、金融部門批准立項。任何地方、任何單位不得以任何理由超限額採伐林木、毀占林地、耕地和草地。對破壞生態環境的毀林開荒、亂捕濫獵野生動物、偷砍濫伐珍貴植物的違法犯罪行為,嚴格依法查辦,堅決打擊。
各級政府和有關部門在研究制定經濟發展規劃時,要統籌考慮生態環境建設,嚴格控制在生態環境惡化和脆弱的地區開墾土地。對可能造成水土流失的開發建設項目,無水土保持方案的不予審批發證。鐵路、交通、煤炭、地礦、城鄉建設、鄉鎮企業等部門在築路、開採、建廠等工程項目實施中,要認真做好水土保持工作,不能造成新的水土流失。對已造成水土流失的,按誰破壞、誰治理的原則,治理費由造成水土流失的單位或個人負責。
(三)認真落實各項有關政策
1.繼續落實“四荒”政策。堅持“四荒”的所有權與使用權分離的原則,加快“四荒”使用權的有償出讓。允許打破行政區劃界限,行業界限,允許不同經濟成份的主體購買“四荒”的使用權;允許“四荒”使用權一定50年不變;治理開發成果允許繼承、轉讓;國家占徵用時,要對治理成果給予補償;對買而不治或買後亂墾者,集體有權收回。
2.處理好“四荒”出讓與“兩山一地”承包的關係。對已劃分到戶的自留山、責任山及通過各種形式承包的“四荒”,在承包期內,已達到治理標準或正在按契約開發治理的,應仍按原規定及契約執行。契約期滿後,可繼續延長承包期。承包雙方願意由承包改為出讓的,經雙方協商,合理作價,可一次性出讓給願承包者。對承包後未治理又無力治理的以及未達到契約規定標準的,集體有權收回,另行出讓,但對原承包者治理的投入應給予合理補償。農戶未經集體同意,私自占用的責任山、自留山應收歸集體,屬“四荒”的可有償出讓。農戶無權將自己承包的責任山、自留山、輪歇山私自出讓。
3.逐步縮小輪歇地,固定林地和耕地。原有輪歇地已鬱閉成林的要劃為集體林地管理,已分到戶的作為民眾的自留山管理,已經改造成固定耕地的納入承包耕地管理。
(四)加大科技推廣力度
各級政府要在生態環境建設中,建立科技支撐機制,大力推廣先進適用的科技成果。鼓勵各類科技研究和開發機構從事生態環境保護和建設工作,對研究成果予以保護,並依法有償轉讓。各級各類科研機構要根據我省建設的區域布局,完善生態環境監測、科技推廣、信息服務體系和技術交流網路,為生態環境建設提供服務。充分調動科技人員的主觀能動性,強化先進適用技術的研究、推廣套用。重點宣傳和普及推廣植樹造林、種草、水土保持、節水農業、旱作農業、生態農業、中低產田地綜合治理技術,包括工程措施、農藝措施和生物措施三個方面;推廣環境監測、農林混合治理技術、生物多樣性保護和建設技術;加快“雲南珍稀瀕特森林植物的保護和繁育”重點開放性實驗室、科技興林示範區和示範工程的建設,重點開展林木造林育種、速生豐產林栽培、森林防火和森林病蟲害防治等方面套用技術的研究推廣;切實抓好景谷林區森林開發及後續資源培育試驗示範區和中甸高寒山區植樹造林示範區的建設;積極推廣噸糧田建設的“五節”技術(節地、節水、節能、節肥、節勞),同時積極引進和推廣國外先進技術。
(五)多層次多渠道籌集建設資金,加快生態環境建設的步伐
1.各級政府及有關部門要把生態環境建設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畫,採取有力措施,多層次、多渠道籌集建設資金,確保目標任務的實現。堅持國家、集體、個人一起上,建立穩定的投入保障體系,形成良好的投入機制。國家和省立項重點建設的大中型生態環境建設項目,分別納入國家和省基本建設計畫,由國家、省、地、縣按比例配套資金;地、縣立項建設的項目,由地縣負責投入;小型建設項目主要依靠廣大民眾勞務投入和國家以工代賑,並廣泛吸收社會各方面的投資。
各級政府和有關部門要按照事權劃分,對生態環境建設的投入作出長期安排,把各年所需資金列入預算,統籌安排,並逐年有所增長。金融部門要增加用於生態環境建設的貸款,並適當延長償還年限。同時,通過各種渠道積極向國際社會爭取資金和技術支持。
2.健全投入補償機制。遵循誰受益、誰補償的原則,建立完善社會公益事業社會辦的投入機制。已經建立的育林基金、水利基金和農業發展基金等,要進一步規範完善,加強徵收管理,確保專款專用。建立森林生態效益和資源消耗補償制度;對已經發揮效益的水利水電工程,要按國家規定每年從收取的水費、電費中提取一定比例的資金用於庫區及其上游的水土保持;對於投入運營的鐵路、公路和礦山開採,根據需要從基建或生產費用中提取一定資金用於轄區範圍內的水土保持、植樹造林種草;要從水利基金中安排15%左右、小型農田水利經費中安排一定的資金專項用於水土保持;“四荒”出讓所收取的資金專項用於“四荒”治理開發和農業生態環境建設。要按照“誰破壞、誰投入、誰治理”的原則,依法收取水土流失防治費、水土保持設施補償費、農田恢復建設費、林地占徵用補償費。
3.建立健全社會投入機制。堅持“誰投資、誰建設、誰受益”的原則,允許尚未開發的“四荒”使用權有償流轉;鼓勵農業林業、水利、畜牧等部門牽頭,興辦聯營、聯合、股份制果園、林場、牧場等經濟開發實體;吸收當地行政事業單位、企業、集體和個人投資投勞,增加對生態環境建設投入,加快開發的步伐;鼓勵科研部門、工礦企業、社會團體投資開發治理荒山;對以木材為原料的企業和單位特別是造紙、紙漿生產企業,必須建立一定規模的原料林基地;引導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和農民個人增加對生態環境建設的投入,充分發揮農民投入的主體地位和作用,不斷完善“義務工”和“勞動積累工”制度,在農民自願的前提下,適當擴大勞動積累工;鼓勵農村集體和農戶在“四荒”使用權有償流轉中最佳化配置資金、勞力、技術、物資等生產要素,規模經營,共同開發,聯合發展。
(六)加強管理,注重效益
生態環境建設是一項長期、艱巨、複雜的系統工程,除各方面通力協作外,還必須違章立制,實行規範化的科學管理。要嚴格執行國家基本建設程式,按規劃立項,按設計組織施工,按工程進度安排建設資金,按效益考核。生態環境建設重點項目要進行科學規劃和設計,廣泛吸收各方面的意見,做好經濟、技術論證;要制定相應的辦法,逐步建立和完善項目前期工作的管理,推行公益性項目前期工作責任制;引入競爭機制,允許不同經濟主體參與工程建設的投標。逐步建立和完善質量管理和技術監督體系,嚴格按國家頒布的標準組織設計、施工,引入工程監理制度,定期對工程建設情況進行檢查、考核和評估,確保工程質量。加強資金使用的管理、審計等工作,確保國家資金足額到位,專款專用。對已建工程要加強管理,使其長期發揮效益。同時注意發揮輿論監督的作用,促進設計質量、施工質量和管理水平的提高,從而提高資金的使用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