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資源
截止2006年底,全村有耕地總面積2945 畝(其中:水田2504畝,旱地441 畝),人均耕地0.63 畝,主要種植水稻、蠶豆等作物;擁有林地3691畝,其中經濟林果地138畝,人均經濟林果地0.03 畝,主要種植梨、桃等經濟林果;水面面積362 畝,其中養殖面積362畝;;荒山荒地 141畝,其他面積15889.2 畝。有風景優美的朗目山旅遊、觀光、度假、餐飲資源。
基礎設施
截止2006年底,該村已實現通水、通電、通路、通電話、通電視五通 。有路燈。全村有1137戶通自來水,有1137戶還存在水質未達標(占農戶總數的100 %)。有1137戶通電,有1125戶通有線電視,擁有電視機農戶1125戶(分別占農戶總數的100 %、98.9 %和98.9 %);安裝固定電話或擁有行動電話的農戶數1010 戶,其中擁有行動電話農戶數900戶(分別占總數的88.8%和 79.2%)。
該村到鄉政府道路為柏油路;進村道路為柏油路 路面;村內主幹道均為硬化水泥路面;距離最近的車站0.5公里,距離集貿市場0.5 公里。全村共擁有汽車50 輛,拖拉機80輛,機車300輛。全村耕地有效灌溉面積為2504 畝,有效灌溉率為100%,其中有高穩產農田地面積 2504 畝,人均高穩產農田地面積0.53畝。
到2006年底,全村建有沼氣池農戶40戶;裝有太陽能農戶200 戶;已完成“一池三改”(改廚、改廁、改廄)的農戶40戶。全村有2個自然村已通自來水;有2個自然村已通電;有2個自然村已通路;有 2個自然村已通電視;有2個自然村已通電話;有2個自然村已通路燈。有2個自然村還存在飲水困難或水質未達標。該村農戶住房以磚木結構住房為主,其中有300戶居住磚混結構住房;有 327 戶居住磚木結構住房;有500戶居住於土木結構住房,還有10戶居住於其他結構的住房。
農村經濟
該村2006年農村經濟總收入4537萬元,其中:種植業收入709萬元,占總收入的15.62%;畜牧業收入592 萬元,占總收入的13.04%(其中,年內出欄肉豬 6137 頭,肉羊196 頭);漁業收入180萬元,占總收入的3.96%;第二、三產業收入3056萬元,占總收入的67.38%;工資性收入330萬元,占總收入的7.27%。農民人均純收入4381.4元,農民收入以種養殖業、建築業 為主。全村外出務工收入330萬元,其中,常年外出務工人數890人(占勞動力的38.57%),在省內務工883人,到省外務工7人。
特色產業
該村的主要產業為種植業、養殖業、第二、三產業,主要銷往縣內。2006年主要產業全村銷售總收入1155萬元,占農村經濟總收入25.45%。該村發展餐飲、休閒、度假、旅遊、觀光特色產業,計畫大力發展生態產業。截止2006年底,擁有企業2個,其中:坦誠石材加工廠、硫酸廠,吸納該村剩餘勞動力60人,對該村的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作出了貢獻。
文化教育
該村建有國小1所,校舍建築面積8400平方米,截止2006年底,擁有教師24人,在校學生931人,距離沿江中學3公里。
全村建有文化活動室2個、業餘文藝宣傳隊8個,極大的豐富了村民的業餘文化生活,2005年被麒麟區評為“先進鄉村文娛隊”。
發展重點
一、存在的問題、困難。
1、發展和壯大集體經濟難。
2、建設新農村調整土地難、發展企業土地集約難。
3、村委會轄區基礎建設條件差、主要表現在
(1)、民眾局限於常規性農作物種植不能及時調整產業結構。
(2)、村國小校年代久遠,以前學生樓老化,圍牆破裂。
(3)、農村醫療困難、民眾看病難的問題得不到解決;2006年轄區內參加合作醫療後,農民基本得到小病不出村、特殊病人有保障的局面;
(4)全村有人畜混居農戶偏多,水質檢測基本不達標。
二、發展思路、重點。
1、抓好村組幹部的思想政治工作,加強基層組織建設,完善制度、圍繞建設“富裕村”、“文明村”和“和諧村”的奮鬥目標,全力推進新農村建設,認真落實和實現“萬元增收計畫”所制定的工作目標3年內人均純收入達5000元,以“朗目山風景區”為依託,以兩個山莊為起點大力發展成以旅遊、觀光、餐飲為一體的生態村。進一步壯大農村經濟。
2、發展重點
(1)大力調整產業結構,以水改旱,發展花卉產業為主。
(2)以旅遊業促市場,著力完成雞街農貿市場規模化建設。
(3)堅持統一設計、統一規劃、統一建設的思路,加大新農村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