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床症狀
病雞主要表現為食慾減退,精神萎靡,頻頻飲水,羽毛松亂,翅下垂,喜立於牆角或蹲於僻靜處,閉目無神,伸脖張嘴吸氣,有時搖頭連續打噴嚏,隨著腹式呼吸,兩翼煽動,口黏膜和面部青紫,時常下痢。尾巴上下擺動,頸向上前方一伸一縮,有的側臥,有的頭向後仰,口黏膜和面部青紫,時常下痢。 2周以內死亡137隻,死亡率高達34.3%。經流行病學調查、病理學觀察和實驗室診斷確定為雛雞麴黴菌病感染。病理變化
經剖檢發現,肺左右兩葉均散布著數目不等的針尖大到米粒大的黃白色結節, 結節周圍可見紅暈,易與周圍組織剝離,剪開結節發現有壞死的輪層結構;氣囊膜渾濁肥厚,散布著數目不等的黃白色結節,多數成圓形,也有的成盤狀。少數病例還出現肝、腎腫大,氣管與支氣管中有黃白色炎性滲出物,時常形成乾酪物,也見有少量結節。其他臟器未見有異常變化。實驗室檢驗
(1)鏡檢變化取病死雞的肺組織結節少許,壓碎後,滴加少許生理鹽水調勻,加蓋玻片後鏡檢。結果有大量的麴黴菌菌絲體和孢子。
(2)病原的培養鑑定
取肺組織典型病料和所用飼料接種於普通瓊脂、沙堡弱瓊脂、肉湯,在沙堡弱瓊脂上有黴菌菌落,菌落中心開始為灰白色,後變為藍綠色,周圍菌絲為白色。經玻片小室培養16 h發現孢子為頂囊孢子,頂囊為花菜樣或燒瓶樣或近球形;24小時以後可觀察到典型的頂囊孢子。
預防
對病雛隔離飼養,徹底清掃消毒育雛室,加強通風;更換飼料,並在飼料中投放制黴菌素5O萬IU/kg,在飲水中加入0.5g/L碘化鉀。經採取上述措施後,除少數症狀嚴重的雛雞死亡外,症狀輕微者不再死亡,並且症狀逐漸消失,全群不再發病。
治療
1、室內用2%的火鹼水消毒後,墊上新曬的沙子、稻草或鋸木屑,再按每立方米雞舍用福馬林28毫升熏蒸消毒。消毒後的雞舍經通風后可讓雛雞進入。2、清除育雛室全部墊草、鋸木屑及沙子,並打掃乾淨。
3、雛雞發病後,可用制黴菌素治療,每隻雞用5000國際單位溶於水中飲服,連服3天,治癒率在85%左右。
4、雞舍合理通風,並讓雛雞到室外採食及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