雕[國家二級保護動物]

雕[國家二級保護動物]
雕[國家二級保護動物]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雕,別名黑雕、花雕、小花皂雕。雄鳥體長63cm,雌鳥約70cm。體羽暗栗褐色,背面有金屬光澤。尾上、尾下覆羽均綴以白色和棕白色,趾黃色、爪黑色。嘴黑褐色,鼻孔圓形有別於其他種。 雕的英文叫EAGLE,日語又叫鷲。雕的形態像鷹,但比鷹大得多,翅膀寬大,身體粗壯,羽毛有褐色有近灰色的。它強健有力,在空中盤鏇,能看見地上的任何東西。它有幾個品種:生長在北方,色黑的,稱皂雕;生活在東北,色青的,稱青雕;生長在西部,頭部黃,眼睛紅,羽毛顏色多樣的,稱鷲。 日語把雕叫“鷲”,但中文的雕與鷲還是有區別的。

基本信息

形態特徵

像鷹一樣,比鷹大,翅膀短,尾巴長,羽毛是黃色的,背面有金屬光澤,趾黃色、爪黑色。嘴黑褐色,鼻孔圓形。

雕是大型猛禽,體型粗壯,翅及尾羽長而寬闊,扇翅較慢,常在近山區的高空盤鏇翱翔,能捕食野兔,大型哺乳動物幼畜等,也嗜食鼠類。而在中國常見的種類有金雕和烏雕。

食性習性

大多數種類的雕單獨或成對,冬季結小群活動,視覺敏銳,性兇猛,飛行速度快且持久。留鳥。棲息於高山林地、高山草原和針葉林地區、草原、荒漠及丘陵地帶,平原少見。雕常在空中盤鏇,俯衝而下捕捉食物,食肉。

雕的捕食方式並不單一,有時它伺候在懸崖或高樹上,靜等獵物出現,然後俯衝撲食;有時在高空盤鏇搜尋獵物;也有時掠地而過,在低空中捕食;還有時快速而敏捷地扇動雙翅,緊隨獵物飛行追捕;人們還見到它們成對或成群圍捕獵物。雕主要捕食大型的鳥類和中小型獸類,所食鳥類有赤麻鴨、斑頭雁、魚鷗、雪雞,獸類有岩羊幼仔、藏原羚、鼠兔、兔、黃鼬、藏狐等,有時也捕食家畜和家禽。

生長繁殖

雕的繁殖期在2~3月間,多營巢於難以攀登的懸崖峭壁的大樹上,營巢材料主要以墊狀植物的根枝堆積而成,內鋪以草、毛皮、羽絨等。

每窩產卵1~2枚,青白色,帶有大小不等的深赤褐色斑紋。孵卵期44~45天,育雛時雌雄共同參加,雛鳥77~80天離巢。

主要種類

虎頭海雕 虎頭海雕

雕作為大型的肉食類猛禽,分布範圍極廣,種群較多,主要雕類有金雕、白肩雕、玉帶海雕、白尾海雕、虎頭海雕、鹰鵰、草原雕、烏雕、白腹山雕、小雕、棕腹隼雕、林雕、白腹海雕、漁雕、短趾雕、蛇雕。而在中國常見的種類有金雕和烏雕。

如果按照中文名字中帶有“雕”字的猛禽來看,美洲的哈佩角雕是最重、也可能是最大的雕了。

國產種類

白腹海雕

Haliaeetus leucogaster

描述:體大(70厘米)的白、灰及黑色海雕。成鳥:頭、頸及下體白色,兩翼、背及尾灰色,初級飛羽黑色。亞成鳥:淺褐色取代成鳥的白色,深褐取代灰色。楔形尾成其特徵。

虹膜-褐色;嘴及蠟膜-灰色;裸露跗蹠及腳-淺灰。

叫聲:響亮如雁叫ah-ah-ah-ah。

分布範圍:印度、東南亞、菲律賓及印度尼西亞至澳大利亞。

分布狀況:中國南海沿海的不罕見留鳥。在東南部沿海、海南島、西沙及南沙群島均有記錄。

習性:筆直立於水邊樹上或岩石上。在高空翱翔或滑翔甚優雅,飛時兩翼成一角度,振翼緩慢有力。俯衝入水捕捉近水面的魚類,場面壯觀。

俗名:白腹雕,White-bellied Sea Eagle

中文學名白腹海雕動物界
拉丁學名Haliaeetus leucogaster脊索動物門
別稱白腹雕、白尾雕鳥綱
命名時間Gmelin, 1788隼形目
英文名稱White-bellied Sea Eagle鷹科
英文名稱White-bellied Fish-eagle屬 海雕屬

玉帶海雕

Haliaeetus leucoryphus

描述:體大(80厘米)的深褐色海雕。頭、頸及胸金皮黃,楔尾且尾下具白色寬頻為其特徵。亞成鳥棕褐色,飛行時黑色的次級飛羽翼下的淺色中覆羽並黑色楔型尾與淺色基部成對比。翼下初級飛羽基部淺色斑紋明顯。耳覆羽及過眼線深褐。頸上矛狀尖羽形成翎頜。

虹膜-黃色;嘴及蠟膜-灰色;腳-黃白或灰色。

叫聲:響亮尖叫。繁殖期甚喧鬧。

分布範圍:伊拉克(冬季)至中亞、印度北部及緬甸。

分布狀況:全球性易危(Collar et al.,1994)。不常見留鳥及季候鳥。繁殖於新疆西部及中部、青海、甘肅、內蒙古東北部(呼倫池)、黑龍江和西藏南部。遷徙經過中國中部、東北,南至江蘇(Shaweishan Is)的多數地區。

習性:於內陸湖泊、沼澤、高原及貧瘠地區河流捕食魚類。棲於樹上或柱子上,然後衝下捕食近水面的魚類。

俗名:阿拉格-扎戈力 黑鷹 腰玉,Pallas's Sea-Eagle

中文學名玉帶海雕動物界
拉丁學名Haliaeetus leucoryphus脊索動物門
英文名稱Pallas's Fish Eagle鳥綱
別稱黑鷹、腰玉隼形目
命名者及年代Pallas, 1771鷹科
英文名稱Pallas's Fish-eagle海雕屬
英文名稱Band-tailed Fish-eagle體重雌性3250克 , 雄性2620-3760克
  體長雄性756-785毫米雌性770-880毫米

白尾海雕

Haliaeetus albicilla

白尾海雕 白尾海雕

描述:體大(85厘米)的褐色海雕。特徵為頭及胸淺褐,嘴黃而尾白。翼下近黑的飛羽與深栗色的翼下成對比。嘴大,尾短呈楔形。飛行似鷲。與玉帶海雕的區別在尾全白。幼鳥胸具矛尖狀羽但不成翎頜如玉帶海雕。體羽褐色,不同年齡具不規則銹色或白色點斑。虹膜-黃色;嘴及蠟膜-黃色;腳-黃色。

叫聲:響亮的吠聲klee klee-klee-klee,似小狗或黑啄木鳥叫聲。

分布範圍:格陵蘭、歐洲、亞洲北部、中國及日本至印度。

分布狀況:全球性近危(Collar et al.,1994)。指名亞種為不常見季候鳥,見於華中及華東的多種棲息環境如河邊、湖泊周圍及沿海。繁殖於內蒙古東北部呼倫池周圍,可能在中國東北的其他地區還有繁殖。有越冬在貴州草海、南西北部及江西鄱陽湖的記錄,北京附近每年也有少量越冬個體出現。

習性:顯得懶散,蹲立不動達幾個小時。飛行時振翅甚緩慢。高空翱翔時兩翼彎曲略向上揚。

俗名:白尾雕 白尾雕 黑鷹 黃嘴雕 潔白雕尾鷲 扎戈力 芝麻雕,White-tailed Sea Eagle

中文學名白尾海雕動物界白尾海雕
拉丁學名Haliaeetus albicilla脊索動物門亞種2亞種
別稱白尾雕、黃嘴雕、芝麻雕鳥綱體重雄性2800-3780克,雌性3750-4600克
命名者及年代Linnaeus, 1758隼形目體長雄性840-850毫米,雌性860-910毫米
英文名稱Grey Sea Eagle鷹科  
英文名稱White-talied Sea Eagle亞科雕亞科  
藏名音譯措拉久嘎海雕屬  

虎頭海雕

Haliaeetus pelagicus

虎頭海雕 虎頭海雕

描述:體型碩大(100厘米)的黑色海雕。特徵為黃色的嘴特大,翼上覆羽、腰、臀及楔尾均白。亞成鳥深灰褐色,尾近白,邊緣灰色,翼上有淺色斑紋。似白尾海雕但黃色的嘴特大。虹膜-褐色;嘴-黃色;腳-黃色。

叫聲:粗啞吠聲kyow-kyow-kyow,爭奪食物或停歇時發出強烈的kra,kra,kra,kra叫聲。

分布範圍:繁殖於西伯利亞東部沿海、堪察加半島、薩哈林島、朝鮮及庫頁島和阿穆爾河三角洲。越冬在堪察加半島、日本及朝鮮。

分布狀況:全球性易危(Collar et al.,1994)。種群數量稀少並仍在下降,主要原因為環境污染導致渤海魚類死亡。冬候鳥。在遼寧及河北曾有記錄。

習性:冬季成群活動。主食從海面上抓起的魚類。俗名:海雕 虎頭雕 羌鷲,Steller's Sea-eagle

中文學名虎頭海雕動物界虎頭海雕
拉丁學名Haliaeetus pelagicus脊索動物門體長90-100厘米
別稱虎頭雕、海雕、羌鷲鳥綱翼展203-250厘米
命名時間Linnaeus, 1758亞綱雕亞綱體重5-10千克
英文名稱Stellers Sea-eagle隼形目  
生存狀態正在生存鷹科  
亞種2亞種海雕屬  

漁雕

Ichthyophaga humilis

描述:中等體型(60厘米)的褐色雕。頭及頸灰色,腹部白色。與灰頭漁雕的區別在體型較小,尾深色。亞成鳥褐色較淺,下體皮黃而無細紋。

虹膜-黃色或褐色;嘴-深灰;腳-灰色。

叫聲:偶爾作似發牢騷的叫聲hak- hak。

分布範圍:喜馬拉雅山脈的山麓地帶、東南亞、婆羅洲及蘇門答臘。

分布狀況:全球性近危(Collar et al.,1994)。亞種plumbea在海南島有罕見候鳥記錄。

習性:常光顧有森林的河流及沼澤,從近水面處捕食魚類。

俗名:Lesser Fish-Eagle

中文學名漁雕亞門脊索動物亞門漁雕
拉丁學名Ichthyophaga humilis鳥綱體長61-69厘米
別稱魚雕亞綱今鳥亞綱  
分布區域分布於廣東省、海南省,國外分布於印度,緬甸等隼形目  
英文俗名Lesser Fish Eagle鷹科  
動物界亞科海雕亞科  
脊索動物門魚雕屬  

烏雕

Aquila clanga

描述:體大(70厘米)的全深褐色雕。尾短,蠟膜及腳黃色。體羽隨年齡及不同亞種而有變化。幼鳥翼上及背部具明顯的白色點斑及橫紋。所有型的羽衣其尾上覆羽均具白色的"U"形斑,飛行時從上方可見。尾比金雕或白雕肩雕為短。烏雕俗稱皂雕或花雕,體形比蒼鷹大,全身黑褐色,腰部有V字型白斑,尾比金雕及白肩雕長。幼鳥翼的復羽先端有淡色斑。翼下初級飛羽基部也有淡色斑。常棲於沼澤、河川、水邊等地,嗜食蜥蜴、蛙、小型鳥類、鷗、鴉以及鼠類,也常食動物屍體。終年留居中國東北和長江下游一帶,冬時常見於福建、廣東等。

虹膜-褐色;嘴-灰色;腳-黃色。

叫聲:通常無聲。

分布範圍:繁殖於俄羅斯南部、西伯利亞南部、土耳其斯坦、印度西北部及北部、中國北方;越冬於非洲東北部、印度南部、中國南部及東南亞至印度尼西亞。

分布狀況:全球性易危(Collar et al.,1994)。繁殖於中國北方,越冬或遷徙經中國南方。不常見但定期出現。

習性:棲於近湖泊的開闊沼澤地區,遷徙時棲於開闊地區。食物主要為青蛙、蛇類、魚類及鳥類。

俗名:黑雕 花雕 塔斯 烏小猊? 小花皂雕,Greater Spotted Eagle

中文學名烏雕鳥綱體長61-74厘米
二名法Aquila clanga亞綱今鳥亞綱體重1310-2100克
分布區域歐洲東部、非洲東北部、亞洲大部分地區隼形目  
IUCN保護級別VU 易危鷹科  
動物界亞科雕亞科  
脊索動物門雕屬  
亞門脊椎動物亞門烏雕  

草原雕

Aquila nipalensis

描述:體大(65厘米)的全深褐色雕。容貌兇狠,尾型平。成鳥與其他全深色的雕易混淆,但下體具灰色remiges及稀疏的橫斑,兩翼具深色後緣。有時翼下大覆羽露出淺色的翼斑似幼鳥。與烏雕相比頭顯得較小而突出,兩翼較長,翼指雕展開度較寬。飛行時兩翼平直,滑翔時兩翼略彎曲。幼鳥咖啡奶色,翼下具白色橫紋,尾黑,尾端的白色及翼後緣的白色帶與黑色飛羽成對比。翼上具兩道皮黃色橫紋,尾上覆羽具"V"字形皮黃色斑。尾有時呈楔形。

虹膜-淺褐色;嘴-灰色,蠟膜黃色;腳-黃色。

叫聲:粗啞喘息的叫聲及嘎嘎叫聲。

分布範圍:繁殖於阿爾泰山、蒙古及西伯利亞東南部;越冬於印度北部、中國南方及東南亞。

分布狀況:甚常見於北方的乾旱平原。繁殖鳥或夏候鳥見於新疆西部喀什及天山地區,東至青海、內蒙古及河北。遷徙時見於中國的多數地區;越冬於貴州、廣東及海南島。部分記錄尚有爭議,香港的所有記錄均可疑。

習性:懶散。遷徙時有時結大群。

註:許多著者將此種作為草原雕(英文名為茶色雕Tawny Eagle)A. rapax的一亞種(參見鄭作新,1987)。

俗名:草原鷹 大花雕 角鷹 角鷹 套日格-塔斯,Steppe Eagle

中文學名草原雕動物界亞種2亞種
拉丁學名Aquila nipalensis脊索動物門  
別稱大花雕、角鷹鳥綱  
命名者及年代Hodgson, 1833隼形目  
英文名稱Steppe Eagle鷹科  
體長70-80厘米亞科雕亞科  
翼展160-200厘米雕屬  
體重2400-3800克草原雕  

白肩雕

Aquila heliaca

描述:體大(75厘米)的深褐色雕。頭頂及頸背皮黃色,上背兩側羽尖白色。尾基部具黑及灰色橫斑,與其餘的深褐色體羽成對比。飛行時以身體及翼下覆羽全黑色為特徵性。滑翔時翼彎曲。幼鳥皮黃色,體羽及覆羽具深色縱紋。飛行時翼上有狹窄的白色後緣,尾、飛羽均色深,僅初級飛羽楔形尖端色淺。下背及腰具大片乳白色斑。飛行時從上邊看覆羽有兩道淺色橫紋。

虹膜-淺褐;嘴-灰色,蠟膜黃色;腳-黃色。

叫聲:快速的吠聲owk,owk,owk。

分布範圍:古北界、印度西北部(過去為繁殖鳥,現為冬候鳥)及中國。

分布狀況:全球性易危(Collar et al.,1994)。不常見的季候鳥,種群數量仍在下降且已瀕危。指名亞種繁殖於新疆西北部的天山地區。有時遷徙時見於東北部沿海省份,越冬於青海湖的周圍、雲南西北部、甘肅、陝西、長江中游及福建和廣東。每年有少量至香港。

習性:棲於開闊原野。顯得沉重懶散,在樹樁上或柱子上一呆數小時。從其他猛禽處搶劫食物。飛行緩慢似鷲。

俗名:御雕 御雕,Imperial Eagle

中文學名白肩雕動物界體重雌性2900-4000克 ,雄性1125克
拉丁學名Aquila heliaca脊索動物門體長雄性730-830毫米,雌性787-835毫米
別稱御雕鳥綱  
命名者及年代Savigny, 1809隼形目  
英文名稱Asian Imperial Eagle鷹科  
英文名稱Eastern Imperial Eagle雕屬  
英文名稱Imperial Eagle白肩雕  

金雕

Aquila chrysaetos

描述:體大(85厘米)的濃褐色雕。頭具金色羽冠,嘴巨大。飛行時腰部白色明顯可見。尾長而圓,兩翼呈淺"V"形。與白肩雕的區別在肩部無白色。亞成鳥翼具白色斑紋,尾基部白色。金雕俗稱潔白雕,體較大,全身為黑褐色,體色為雕類與鷹類中最發黑的一種。成鳥頭頸部金黃色。幼鳥尾羽基部以及翅膀飛羽的基部為白色,成長後白色部分消失。飛翔時翼長而寬,尾端稍圓形。在中國也有分布的白尾海雕與虎頭海雕的幼鳥,全身也為褐色,與金雕很相似,但尾形為楔形,是與金雕相區別的重要標誌。棲于山地,常高踞山崖巔頂或飛翔於高空中。性兇猛,喜食野兔、雉、鶉以至大形哺乳動物幼麝等。巢營於高山懸岩上或峭壁的樹上,遷徙時在中國東北常能見到。

虹膜-褐色;嘴-灰色;腳-黃色。

金雕與人大小對比 金雕與人大小對比

叫聲:通常無聲。分布範圍:北美洲、歐洲、中東、東亞及西亞、北非。

分布狀況:亞種daphanea分布廣泛但不常見,見於中國多數山區及喜馬拉雅山脈高海拔處。canadensis繁殖於內蒙古東北部,越冬在東北長白山區。偶有迷鳥至東部及南部沿海省份。

習性:棲於崎嶇乾旱平原、岩崖山區及開闊原野,捕食於雉類、土撥鼠及其他哺乳動物。隨暖氣流作壯觀的高空翱翔。

俗名:布日古德 大山猊 潔白雕 紅頭雕 紅頭雕 鷲雕 鷲雕 老雕,Golden Eagle

中文學名金雕亞門脊椎動物亞門亞種6亞種
拉丁學名Aquila chrysaetos鳥綱體重雄性2000-8900克, 雌性3260-7200克
別稱金鷲、老雕、潔白雕、鷲雕亞綱今鳥亞綱體長雄性912-1200毫米, 雌性825-1015毫米
二名法A. chrysaetos鸛形目  
命名者及年代Linnaeus, 1758亞目隼亞目  
英文名稱Golden Eagle鷹科  
分布區域北半球溫帶、亞寒帶、寒帶地區亞科雕亞科  
動物界真雕屬  
脊索動物門金雕  

保護級別

在我國,雕屬於國家二級保護動物。

拼音是diao的漢字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