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內容
拼音
tiáo
注音
ㄊㄧㄠˊ
部首
蟲,部外筆畫:8,總 筆畫:14
筆順
25121435121251
編碼
Unicode:U+8729; 五筆:JMFK; 倉頡:LIBGR; 鄭碼:ILBJ; 四角:57120
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蜩
tiáo ㄊㄧㄠˊ
◎ 古書上指蟬:~甲(蟬蛻)。世事~螗。
宋本廣韻
廣韻目次:下平三蕭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國際音標 | 羅馬字 |
迢 | 徒聊 | 定 | 蕭 | 平聲 | 蕭 | 開口四等 | 效 | 蕭 | dʰieu | deu |
方言集匯
◎粵語:tiu4
◎客家話:[客英字典] tiau2 [海陸豐腔] tiau2 [寶安腔] tiau2 [台灣四縣腔] tiau2 [梅州腔] tiau2 [客語拼音字彙] tiau2 tiau4 tiau4
English
cicada, broad locust
詳細解釋
◎ 蜩tiáo
〈名〉
(1)( 形聲。從蟲,周聲。 本義:蟬) 同本義 [cicada]
蜩腹蛇蚹。——《 文與可畫篔簹谷偃竹記》
蜩,蟬也。—— 東漢· 許慎 《 說文》
五月鳴蜩。——《詩· 豳風· 七月》
如蜩如螗。——《詩· 大雅·盪》
爵鷃 蜩范。——《 禮記· 內則》
旁鳴蜩蜺屬。——《 考工記· 梓人》
見 佝僂者承蜩。——《 莊子· 達生》
(2)又如: 蜩沸( 蟬鳴聲、湯沸聲。比喻 喧譁紛亂到極點); 蜩梁(蟬的別名); 蜩范(蟬和蜂); 蜩甲(蟬脫落的外殼); 蜩蜆( 蜩蟬。即蟬)
康熙字典
【申集中】【蟲字部】蜩 · 康熙筆畫:14·部外筆畫:8
《 唐韻》徒聊切《 集韻》《 韻會》《 正韻》田聊切,音迢。《 玉篇》蟬也。《詩·豳風》五月鳴蜩。《大雅》如蜩如螗。《傳》蜩,蟬也。螗,蝘也。《疏》《釋蟲》云:蜩、蜋、蜩、螗,舍人曰:皆蟬也。方語不同, 三輔以西為蜩,梁宋以西謂蜩為蝘,楚地謂之蟪蛄。《 楚辭》云:蟪蛄鳴兮啾啾是也。 陸璣疏云:螗一名蝘虭,《 字林》虭或作蟟也。靑、徐人謂之螇螰。然則螗蝘亦蟬之別名耳。《 爾雅·釋蟲》蜩,蜋蜩。《注》 夏小正傳曰:蜋蜩者五彩具。《又》螗蜩。《注》夏小正傳曰:螗蜩者,蝘。俗呼為胡蟬,江南謂之螗蛦。《又》蠽,茅蜩。《注》江東呼為茅截,似蟬而小,靑色。《又》蝒,馬蜩。《注》蜩中最大為馬蟬。《又》蜺,寒蜩。《注》寒螿也。似蟬而小,靑色。《 酉陽雜俎》蜩屬,旁鳴。
又蜩甲,蟬蛻也。《莊子·寓言篇》予蜩甲也。
又徒吊切,音掉。蜩蟉,龍首動貌。《前漢·司馬相如傳》蜩蟉偃蹇怵䟭以梁倚。
又《 韻補》留切,音儔。《 王褒· 九懷》林不容兮鳴啁,余何留兮中州。陶嘉月以總轡,搴玉英兮自修。
《玉篇》一作。
說文解字
清代陳昌治刻本『說文解字』
【卷十三】【虫部】蜩
蟬也。從蟲周聲。《詩》曰:“五月鳴蜩。”,蜩或從舟。徒聊切
清代段玉裁『說文解字注』
蜩或從舟。古周舟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