雉將雛

雉咿喔,雛出鷇。 咿喔:象聲詞。 啄啄:禽鳥取食貌。

基本信息

【作品名稱】雉將雛
【創作年代】唐朝
【作者姓名】王建
【作品體裁】七古

作品原文

雉將雛
咿喔,雛出鷇。毛斑斑,觜啄啄。學飛未得一尺高,
還逐母行鏇母腳。麥壟淺淺難蔽身,遠去戀雛低怕人。
時時土中鼓兩翅,引雛拾蟲不相離。

注釋譯文

咿喔:象聲詞。禽鳥聲。唐儲光羲《射雉詞》:“遙聞咿喔聲,時見雙飛起。”元本高明《琵琶記·伯喈辭官辭婚不準》:“三唱天雞咿咿喔喔,共傳紫陌更闌。”清洪升《曉行》詩:“咿喔晨雞鳴,僕夫駕輪鞅。”
3.象聲詞。搖櫓聲。宋晁補之《富春行贈范振》詩:“鼓聲鼕櫓咿喔,爭湊富春城下泊。”
鷇:須母鳥哺食的雛鳥。
觜:貓頭鷹之類頭上的毛角。
啄啄:禽鳥取食貌。唐韓愈《嗟哉董生行》:“家有狗乳出求食,雞來哺其兒,啄啄庭中拾蟲蟻,哺之不食鳴聲悲。”明高啟《三鳥》詩:“啄啄有餘粟,歲宴諒不飢。”
時時:常常。《史記·袁盎晁錯列傳》:“袁盎雖家居,景帝時時使人問籌策。”唐李鹹用《題劉處士居》詩:“溪鳥時時窺戶牖,山雲往往宿庭除。”楊朔《潼關之夜》:“河水在暗夜裡閃動著黑亮的波光,時時還有一點兩點潮濕的漁火浮動在水面上。”

作者簡介

王建(約767-約830年),唐代詩人。字仲初,潁川(今河南許昌)人,享年約六十七歲。家貧,“從軍走馬十三年”,居鄉則“終日憂衣食”,四十歲以後,“白髮初為吏”,沉淪於下僚,任縣丞、司馬之類,世稱王司馬。他寫了大量的樂府,同情百姓疾苦,與張籍齊名。又寫過宮詞百首,在傳統的宮怨之外,還廣泛地描繪宮中風物,是研究唐代宮廷生活的重要材料。著有《新唐書·藝文志》、《郡齋讀書志》、《直齋書錄解題》等皆作10卷,《崇文總目》作2卷。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