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發歷程
“雄風—1”反艦飛彈,該飛彈性能不穩定,和以色列研製的“迦伯列”系列相比存在著很大差距、具有命中精度低、飛行速度慢、抗干擾能力差、容易被攔截等缺陷。目前該飛彈的製造工作已經停止,台灣海軍正準備以雄風II/III飛彈取代它。“雄風—2”是在“雄風—1”基礎上加配以美國“魚叉”飛彈核心元件生產的,於20世紀80年代初開始研製。正式型號為MGB-2B,分為陸射型,艦射型和稍後出現的空射型(正式型號為MGB-2C)。和原I型相比,該飛彈射程有所提升、飛行速度加快、抗干擾能力加強,具備超視距作戰能力,達到了西方國家同時期反艦飛彈的水平。雄風II飛彈長4.845米,彈徑0.34米,主翼展1.15米,控制翼展1米,重量695公斤。最大速度為0.85馬赫,射程12~80公里(發射後不管)—12~110公里(中繼制導)。早期雄風二型的紅外線引導頭為外購,後來台灣島內的坤儀公司的產品達標後,後續的雄風二型均改用台灣自製的引導頭,採用了獨特的附加熱成像尋的主動雷達制導+慣性中制導和主動雷達末制導系統,精導精度及抗干擾能力較“雄風”I均有較大提高,戰鬥部為半穿甲爆破型,同時具備穿甲、爆炸及燃燒等三大功能,威力比雄風一型大得多。動力系統採用了依據由法國授權生產的Arbizon Ⅳ型渦輪噴氣發動機,重新設計了進氣口,據稱推力比美制魚叉飛彈使用的發動機推力大10%。採用主動雷達+紅外導引的雙重製導模式,具備發射後不管能力(Fire and Forget)。紅外線引導頭設於彈體前上方,直徑約70毫米,與彈體中下方的外凸式進氣口形成不對稱設計外型。
針對大陸購自俄羅斯的SS-N-22超音速飛彈威脅,台灣也自行研製了一型超音速雄風III反艦飛彈,為台軍機密軍事科研計畫“雄評計畫”的核心部分。研製工作從1996年開始,在1998年進行了試驗彈的首次試飛,1999年,“雄風”III完成了“超音速自由飛行、巡航後俯衝、模擬攻艦低-高-低彈道飛行、超低空掠海飛行”等多項試驗飛行。2000年生產出6枚原型彈供測試。在 2001年4月舉行的漢光17號軍事演習中,於屏東縣滿州鄉的九鵬飛彈試射場對該彈進行了首次實戰試射。如果一切進展順利,“雄風3型”飛彈將於2004年至2005年正式編入台軍實戰部隊,預計將裝配在台軍成功級驅逐艦、拉菲特護衛艦或者即將購入的基德級驅逐艦之上。飛彈採用垂直發射技術以及固體燃料火箭助推器的衝壓式噴氣發動機,最大飛行速度可達2.5馬赫,最大射程更是達到了台灣飛彈歷史之最的“300公里” 之遙。“雄風”III飛彈制導方式目前仍未公開,但依據工程技術上的繼承性,可初步判斷它將沿用“雄風”II飛彈引進核心部件進行技術開發的研製方式,並可能將“雄風”II原有的主動雷達尋的/熱成像尋的複合制導系統進行適當最佳化後運用於新飛彈系統。“雄3”飛彈的研製成功,被台軍看作是繼“天弓2型”飛彈、“雄風2型” 飛彈之後,在自製武器發展上的又一項“重大突破”。台灣目前正準備在該飛彈的基礎上發展一型遠程地對地飛彈,以增強其“決戰境外”和“先發制人”的作戰能力。
以色列血統
1967年,以色列"埃拉特"號驅逐艦被"冥河"反艦飛彈一舉擊沉,極大地震驚了台灣當局。更為嚴重的是當時大陸的人民海軍已經裝備了"冥河"反艦飛彈,因此台灣當局一方面想方設法提高自身的防空能力,另一方面迫切希望自己也擁有這種強大的反艦武器。
但美國海軍長期以來一直注重航母和海軍航空兵的發展,艦載反艦武器基本處於忽略狀態,無法在短時間內給台灣提供可用的反艦飛彈。而台灣自身工業基礎又薄弱,研製武器裝備的中山科學研究院(以下簡稱中研院)剛剛成立,根本無法完成反艦飛彈的研製和生產。在這種狀況下,台灣當局只能另想辦法,依靠軍貿來解決急需。
脫胎迦伯列
在當時的西方各國中,反艦飛彈發展水平均落後於蘇聯,較早開始研究反艦飛彈的也僅有以色列和瑞士等國。1963年,瑞士康特拉佛士(CONTRAVES)公司為解決技術上尚未成熟的飛彈制導精確性問題,開發出供飛彈飛行過程中保持固定高度的無線電測高技術。這種技術可以使飛彈在飛行過程中保持在某一固定高度上飛行,從而使飛彈制導中的三維精度簡化為二維精度問題。該公司利用此技術研製出了"海上殺手"Mk1反艦飛彈。1968年8月,該公司曾派員遊說台灣聯勤總部人員。但台軍嫌該彈射程太近,只有10千米,且戰鬥部重量僅有32千克,難以有效摧毀水面艦艇,因此謝絕了瑞士公司的"好意"。在與瑞士方面接觸的同時,台灣當局也開始與以色列軍火商聯繫。在1967年前,以色列就有一個以聖經中跟在上帝身旁的大天使"迦伯列"(Gabriel)命名的反艦飛彈計畫(早期稱為LUZ計畫),但由於制導精度無法解決而進展緩慢。經過"埃拉特"號事件後,以色列加大了投入。1967年,以色列的工程技術人員利用瑞士人同樣的辦法,使其反艦飛彈計畫取得突破性進展。1968年,以色列第一型反艦飛彈由以色列飛機公司(1A1)電子部研製成功,即為"迦伯列1"。該彈射程達20千米,戰鬥部為90~100千克高爆炸藥,採用半主動雷達制導,可有效打擊埃及擁有的大量飛彈艇之類的小目標。以色列這種對付埃及飛彈艇的實用設計與台灣國民黨海軍70年代的作戰需求非常吻合,當時,人民海軍也大量裝備了在蘇聯蚊子級和黃蜂級飛彈艇基礎上仿製改進的6621和6623型飛彈艇。台灣當局對該型武器非常滿意,很快就和以色列簽訂了有關協定,其反艦飛彈的發展計畫終於有了一個的開端。
技術交流
1968年,通過一系列的技術交流,中研院獲得了大量的"迦伯列1"飛彈技術資料。在此基礎上,1968年12月,台灣當局正式擬定了代號為"雄蜂"的反艦飛彈發展計畫。1969年9月,又草擬了"雄蜂"計畫進度評估圖。同年10月,中研院開始對"伽伯列I"飛彈的技術性能與設計進行了詳細的評估。在其後的"雄蜂"計畫實施中,大體上經歷了購買實彈、仿製和修改設計三個階段。1971年6月,台灣當局首先向以色列購買了50枚"迦伯列I"反艦飛彈和18個發射架,裝備台灣海軍3艘薩姆納級驅逐艦"衡陽"號(DDG902)、"華陽"號(DDG903)及"岳陽"號(DDG905)。其中"華陽"號只裝了一座三聯裝發射裝置,其它兩艘艦均安裝兩座三聯裝發射裝置。制導裝置採用單人操縱的OG.R-7式火控台和EL/M-221照射雷達,而不是以色列本國使用的雙人操縱的OG.R-20式火控台。1977年,台灣海軍首度成功試射"迦伯列I"飛彈,這是台灣海軍第一次具備了發射反艦飛彈的能力。
拿到"迦伯列I"飛彈實物後,中研院重新審定了"雄蜂"反艦飛彈的研製方案。由於"迦伯列I"飛彈的最大射程只有20千米,遠低於"冥河"的40千米,在作戰中不能先敵攻擊,對載艦具有很大的危險性。因此,台軍將"雄蜂"反艦飛彈的設計射程提高到了40千米。這項改進設計由於原型飛彈設計上的缺陷和台灣自身技術能力的限制,進展相當緩慢。"迦伯列I"飛彈原是從一型地對地飛彈改裝過來的,其彈體內設備極其擁擠。由於直接關係到命中精度的兩個導引頭接收天線必須對稱放置在彈頭兩側,因此測量飛彈飛行高度的高度表不得不安置在飛彈尾部靠近發動機的位置。這個位置對這種高敏感度測量器件的正常工作非常不利,發動機工作時的高溫和振動常常使高度計發生故障。而且,由於高度表本身設計的原因,存在雜波干擾,使測量精度不夠高,經常造成飛彈提前入水。對這些不盡合理的設計,台灣在仿造和後來的修改設計中,根本無力進行分析和徹底的改造,從而造成了研製工作很難進行下去。
時間到了1977年,台灣海軍再次引進了"迦伯列Ⅱ"飛彈,同時還引進了該型飛彈的生產技術。已走進死胡同的"雄蜂"飛彈計畫終於又有了新的參照,修正後的計畫稱為"雄蜂"計畫第三階段。該年末,"雄蜂"飛彈完成試射並開始裝備其作戰艦艇。但不幸的是,飛彈在使用訓練中經常提前入水,而且大都發生在進入巡航高度以後的階段。經過反覆的研究發現,原來是由於飛彈空氣動力學設計上的缺陷使彈體表面有空氣流速相對較低的區域,造成彈體局部散熱不良,形成的高溫區使彈內設備和彈體結構受到破壞所致。中研院又不得不一邊修改設計,一邊把已裝備海軍的飛彈回收改造。改造的方法是在保持飛彈總重量不變的前提下,減少推進劑的數量,而在彈體高溫區域增加隔熱層,用降低射程的辦法來換取飛彈的正常飛行。飛彈在重新設計改造之後,更改名稱為"雄蜂"A型(後又改名稱為"雄風-1")。
特點
1981年,台灣當局正式展出了"雄風-1"反艦飛彈。飛彈主要裝備在台灣飛彈快艇大隊-"海蛟"大隊的龍江級和海鷗級飛彈快艇上,還包括經過"武進一"和"武進二"改裝的基林級、弗萊徹級和薩姆納級等約14艘驅逐艦,用於攻擊中小型水面艦艇。從裝備部隊以來,該飛彈共生產了438枚,現已停產。該飛彈最大射程為40千米,飛行速度0.65馬赫,初始段巡航高度100米,中段20米,末段根據海情可降到4米、2.5米、1.5米三個預置高度中的一個。飛彈採用正常式氣動布局,中部和尾部分別有4片"X-X"型配置的矩形彈翼和尾翼,彈長3.35米,彈徑350毫米。採用固體火箭發動機和固體火箭助推器組成的推進系統推進,主發動機工作時間為200秒。
"雄風-1"飛彈採用義大利"獵戶座"RTN-1OX型圓錐掃描脈衝雷達對目標進行搜尋和跟蹤。該雷達工作在VJ波段,天線俯仰範圍為-30度-90度。飛彈發射裝置在大型艦上採用三聯裝式,在飛彈快艇上有單裝式和雙聯裝式。飛彈裝在鋼化玻璃製成的儲存箱出廠,平時無需打開保養,而在發射前箱門自動打開,飛彈即可點火升空。
由於武器系統本身性能不佳,"雄風-1"飛彈並沒有後續改進,只是針對當時岸防需要,將飛彈裝了車成為一型機動化岸艦飛彈武器系統。該系統由發射和指控兩個單元組成。發射單元裝在一輛牽引車牽引的平板車上,三聯裝發射箱通過可轉動的底座裝在平板車的底盤上。指控單元裝在另一輛牽引車牽引的平板車上,該車裝有一方艙,艙內有指控台和雷達機櫃,雷達天線裝在方艙上面。主要布置在淡水、屏東和高雄等地。
現狀
台灣《聯合報》2008年7月4日報導,台“立法院外交國防委員會”3日審議了台灣2008年“國防”預算解凍案,去年被國民黨認為對大陸極具挑釁而凍結的“雄風-2E”巡航飛彈量產預算,全數解凍。
“雄風-2E”巡航飛彈可打到上海
“雄風-2E”巡航飛彈,由於射程超過800公里,可從台灣直接攻擊上海,被去年在野的國民黨認為是極具攻擊性的挑釁武器,當時“立委”蘇起要求全部取消,後朝野協商時改成凍結2/3,約38億元新台幣(約合人民幣9.2億元)。除了通過“雄風-2E”的量產預算外,台海軍“光華六號”飛彈快艇9億元新台幣(約合人民幣2.3億元)的預算,也獲通過。“雄風-2E”飛彈,因美方未提供關鍵性零組件導致量產延遲,台灣“中科院”表示,若美方仍未如期提供,將會另闢渠道,包括與俄羅斯也已在洽談中,務必使這種新型飛彈儘快量產並列裝。
但問題是雖然預算通過了,這種被台灣軍方寄予厚望的反制大陸遠程攻擊利器,離真正投產還有很遠的路要走。核心就是前面提到的飛彈“關鍵性零組件”。在美國剛宣布凍結對台120億美元軍售的情況下,很難在短期內向台灣提供這些組件。而如台灣“中科院”所說,要向俄羅斯購買這些組件,恐怕只是一廂情願的幻想,因為俄羅斯從未與台灣進行過軍事技術方面的合作。
新增地對空飛彈是防禦性的
據台灣《中國時報》報導,通過衛星照片可以看見,大陸在東南沿海某地又增加了一個新的飛彈基地。台灣國防部發言人池玉蘭2日證實了這項訊息,她說,“這個新的飛彈基地,確實有這件事情,但都在我們的掌握當中。”
台灣政壇也對此作出了反應,國民黨“立委”帥化民認為,大陸部署新型飛彈,等於是宣判台灣靠飛機掌握空中優勢的時代已經過去。但國民黨“立委”林郁方認為,大陸此舉的主要目標並不是針對台灣,“我們不必太擔心,解放軍新飛彈的部署未必都沖我們來,我看比較大的部分,是要嚇阻美國的第七艦隊。”
軍情分析人士認為,此次大陸在沿海地區增加的“新型飛彈”是S300系列地對空飛彈,該型飛彈的作戰任務是防禦來襲的戰機或飛彈,而不是主動攻擊敵方目標。台灣媒體和軍方把大陸“可能新部署”的一種純粹防禦性武器——地對空飛彈,渲染成新增的“飛彈威脅”,顯然是為其擴充軍力提供藉口。
過去被台灣軍方視為機密的雄二E巡航飛彈及雄三超音速反艦飛彈(代號“戟隼”和“追風”專案),台“國防部副部長”趙世璋今天在“立院外交國防委員會”,答覆國民黨“立委”林郁方質詢時證實,將會量產,並自2011年起陸續撥交部隊服役。趙世璋又透露,由於關鍵零組件取得困難的問題已經克服,量產進行十分順利。
據台灣“中廣新聞”報導,國民黨“立委”林郁方拿出“‘國防’2011年生產及服務作業基金”預算書,點出“戟隼”及“追風”專案將進入量產高峰期,認為這代表“雄二E巡弋飛彈”及“雄三超音速反艦飛彈”,將會從2011起陸續撥交部隊使用。
趙世璋又表示,目前的確是按照進度在進行,關鍵零組件取得困難的問題,也已經克服。
除此之外,趙世璋也表示,包含雷霆2000、無人飛行載具及雲豹甲車,也都將在2011產高峰期。另外在強化台軍地面部隊夜戰能力方面。林郁方則是透露,台軍也要斥資30多億,採購“TS-96雙眼單筒型”、“TS-96單眼單筒型”及“TS-93步機槍型”各式夜視鏡,總計有一萬八千多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