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勝梁慈館

雄勝梁慈館

雄勝梁慈館,起源於廣東省新會縣崖西京梅鄉,現已培養出學員六萬多名,在歷屆全國及省市武術比賽中獲獎無數。

雄勝梁慈館簡介

蔡李佛拳一百七十多年前起源於廣東省新會縣崖西京梅鄉,此拳創自陳享先師。
陳享公,字典英,號達亭,生於清嘉慶十一年丙寅(公元一八零六年)七月初十日,廣東省新會崖西京梅鄉拱北里人。享公七歲時,隨族叔陳遠護公習拳,再師從李友山大師深造,後遠道求師少林高僧蔡福禪師。享公學有大成,遂拜別禪師,返回家鄉,將歷年所學,苦心鑽研,訂定練拳步驟,名曰“蔡李佛技擊學”。道光十六年(一八三六年)蔡李佛拳遂告誕生。享公取拳派名為“蔡李佛”是為紀念三位恩師及所學之源也。
享公三位恩師同為少林弟子,故享公先師為本派訂下“左右陰陽日月掌”為拱手禮,左掌指向天為月,右掌為日,合則為一“明”字,左掌右拳微向外側反出,暗含“反清復明”之意,此乃蔡李佛之一大特徵。
蔡李佛經過歷代宗師努力發展,至今已經形成完整系統的龐大拳術體系。初學者從基本功開始,先打下根基,再學習各種套路等,以增強功力。據陳享公的曾孫新會京梅鄉陳燊樵統計,家傳的拳譜有:拳術類39套,對打類54套,器械類64套,樁類18套,獅子套路9套,共193套。以上所述,只是陳氏家存的拳譜數目,而蔡李佛派其他歷代前輩所創套路尚未包含在內。由此可見蔡李佛功夫之博大精深。
蔡李佛派自享公創立至今,已有一百七十多年,可謂是枝繁葉茂,而蔡李佛也成為中國嶺南拳術中最大的流派之一,風行於亞、歐、美、澳各洲,門徒可謂遍布全球。
作為弘揚蔡李佛拳基地之一的雄勝梁慈館(原名廣州武術班),創辦於1979年11月20日,是文化大革命後廣州地區唯一最早經過體委批准開辦的武術館。
創始人鄭抒靈、梁乃斌、梁乃釗,本著發揚國粹,振興中華,強身健體的宗旨,始終堅持以培養和選拔良才為目的的辦館方針。1986年,作為創始人之一的鄭抒靈前輩仙逝,梁乃斌、梁乃釗為紀念家嚴梁士藹,家慈鄭抒靈,將“廣州武術班”易名為“雄勝(蔡李佛)梁慈館”,以繼承其堅持辦館的遺志。迄今,已培養出學員六萬多名,在歷屆全國及省市武術比賽中獲獎無數。值得一提的就是我館曾代表國家應南韓政府邀請,參加中韓武術交流,期間得到南韓媒體高度評價。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