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理堂

隋理堂(1870—1923) 名文燮,字理堂。山東省諸城市隋家官莊人,清末秀才。光緒末年,考入濟南政法學堂,畢業後,回到家鄉諸城。1908年(光緒三十四年)秋,參加中國同盟會。從此,便全身投入到中國革命事業中。當時,隋理堂家便成了革命黨人秘密開會的地點和聯絡站。諸城獨立時(1912年2月),他負責文教工作。後來,為了保衛革命,曾發起成立“敢死隊”,並擔任領導工作。諸城獨立失敗後的一段時間裡,一部分倖免遇難的革命黨人多藏匿於他的家中,全家老小一起勇敢地完成了掩護大家暫時撤離的任務。

基本信息

人物簡介

隋理堂積極宣傳孫中山的民主革命思想,還非常重視興辦學校。他先是在本村祠堂的一座舊屋辦了一所學堂,使族中青年農民入學。同時還辦了個夜校,為成年人掃盲。由於他的努力工作,在不太長的時間裡,村中除老年人外,中青年無一文盲。武昌起義之後,隋理堂即帶領本族人進行一些改革,如推倒土地廟破除迷信,人死後廢除燒紙、焚香、磕頭等。民國建立後,局勢漸趨穩定,他即在本村對族中子弟進行教育工作, 將祠堂所有祖宗牌位集中,騰出房舍,正式成立男校一所。並用自己家3間房子成立女校。 另外,他還勸告女孩子不纏足或放足,男人一律剪辮子;廢除舊曆年,改行新曆;廢除貼鬥神,換新對聯,廢除臘月二十三辭灶習俗。為了改革舊習俗,在新曆年除夕,各家男姓無論老幼都集中到祠堂祭祖,向祖宗行三鞠躬禮,同時燃放鞭炮,大家共慶新年,熱鬧異常。新曆元旦是婦女集體祭祖的日子。女學生集體排隊,先唱祭祖歌,然後行三鞠躬禮。

1914年,隋理堂加入中華革命黨,仍致力於創辦學校,宣傳新文化,啟迪民智,為革命培養新秀。同年,山東革命黨人吳大洲、隋即吾等在大連策劃反袁,派莊維道、孫屹兩人持函回山東約隋理堂等舉事。他倆在路經煙臺時,被官兵搜出所攜秘函,察知了所有被聯絡者的姓名,於是,按名索捕,隋理堂被捕,先關押在縣城,後解往濟南監獄。到濟南後,隋理堂被戴上枷鎖,囚於木籠中,“三訊直承不諱”。後來,由於妻子的努力營救和法官憐其言誠老病,受拘兩個多月即被釋放出獄。當時,與他同監的犯人王竹銘被處死,身後留有妻子,隋理堂將他們接到家中撫養。後來他們返回家鄉,他仍不時以錢糧資助其生活。隋理堂出獄不久,即在諸城縣城內繼續從事教育工作。1919年“五四”運動期間,他在城內組織反日大會,宣傳抵制日貨。他對青年,注意獎掖後進,除鼓勵本族青年努力學習、不斷前進外,對全縣青年亦推獎不遺餘力。革命烈士路友於,現代著名作家王統照都尊他為師。作家陶鈍,幼年時亦由於隋理堂的鼓勵,從農村外出求學,因而成為今日文藝界的知名人士。

隋理堂1923年在濟南逝世,運靈回鄉時,族中青年義務抬棺木從高密直至家中。原同盟會的故舊友好, 沿途設路祭多處,僅90里路,走了3天才到家。家祭時,村中貧丐集資送白布帳一幅,懸在大門外以示悼念。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