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宮·乘興南遊不戒嚴

此詩是一首詠史詩,是詩人晚年江東之游時寫下的名作。詩人抨擊隋煬帝耗費全國大量人力物力,以達到個人尋歡作樂的目的,真可謂傾天下之所有只為填一已之私慾,並終於導致國滅身亡,他的倒行逆施使得李商隱氣憤填膺,所以就向他揮筆聲討。組詩傳唱千古,為人稱道,實際上,詩人寫出了大量的政治詩,諷喻當朝的政治局面,這類詩尤其可以見出詩人的志向與思想。此詩就是詩人重多政治詩中的一首,此詩應注意它高度深刻的思想意義。

作品信息

【名稱】《隋宮·乘興南遊不戒嚴》

【年代】晚唐

【作者】李商隱

【體裁】七言絕句

作品原文

隋宮①

乘興南遊不戒嚴②,九重誰省諫書函③?

春風舉國裁宮錦④,半作障泥半作帆⑤。

註解

①張《箋》編此詩於公元857年(大中十一年),時商隱因柳仲郢推薦,任鹽鐵推官,游江東。隋宮:隋煬帝楊廣建造的行宮。《輿地紀勝》:“淮南東路,揚州江都宮,煬帝於江都郡置宮,號江都宮。”《嘉慶一統志》:“江蘇省揚州府古蹟:臨江宮在江都縣南二十里,隋大業七年,煬帝升釣台臨揚子津,大燕百僚,尋建臨江宮於此。顯福宮在甘泉縣東北,隋城外離宮。……江都宮在甘泉縣西七里,故廣陵城內。中有成象殿,水精殿及流珠堂,皆隋煬帝建。……十宮在甘泉縣北五里,隋煬帝建。”《寰宇記》:“十宮在江都縣北五里,長阜苑內,依林傍澗,高跨岡阜,隨城形置焉。曰歸雁、回流、九里、松林、楓林、大雷、小雷、春草、九華、光汾。”

②“乘興”句:《晉書·輿服志》:“凡車駕親戎,中外戒嚴。”此言不戒嚴,意謂煬帝毫無戒備。

③九重:指皇帝居住的深宮。省:明察,懂得。諫書函:給皇帝的諫書。《隋書·煬帝紀》載:隋煬帝巡遊,大臣上表勸諫者被殺數人,遂無人敢諫。公元618年(大業十四年),在行宮裡被其部下宇文化及所弒。

④宮錦:供皇家使用的高級錦緞。

⑤障泥:馬韉,墊在馬鞍的下面,兩邊下垂至馬蹬,用來擋泥土。《隋書·食貨志》:“大業元年(605),造龍舟,鳳榻、黃龍、赤艦、樓船、篾舫……幸江都……舳艫相接,二百餘里。” 

韻譯

隋煬帝為南遊江都不顧安全,

九重宮中有誰理會勸諫書函。

春遊中全國裁製的綾羅錦緞,

一半作御馬障泥一半作船帆。

作品鑑賞

李商隱的《無題》組詩傳唱千古,為人稱道,實際上,詩人寫出了大量的政治詩,諷喻當朝的政治局面,這類詩尤其可以見出詩人的志向與思想。此詩就是詩人重多政治詩中的一首,此詩應注意它高度深刻的思想意義。此詩是一首詠史詩,是詩人晚年江東之游時寫下的名作。詩人抨擊隋煬帝耗費全國大量人力物力,以達到個人尋歡作樂的目的,真可謂傾天下之所有只為填一已之私慾,並終於導致國滅身亡,他的倒行逆施使得李商隱氣憤填膺,所以就向他揮筆聲討。其實詩人深為憂慮自己所處的時代社會,此詩的意義在於借古諷今。其次此詩注意運用典型材料,做到以點帶面,舉一端而概其餘。據史料記載,隋煬帝南遊,整個船隊用挽士8萬餘人,皆以錦絲為袍。衛兵所乘,又有數千艘。舳艫相接200餘里,騎兵沿岸而行。船隊所到之處,皆供水陸珍奇,皇帝和後宮享用不完,多餘的均棄埋於地下。如此揮霍鋪張,恐怕令一般詩人不知從何處下筆才好。而李商隱獨具慧眼,只在“宮錦”兩字上做文章,用於“障泥”者則泛指陸行,用於“帆”則泛指水行。“借錦帆事點化,得水陸繹騷,民不堪命之狀,如在目前”(何焯評語),這樣便能以小見大,以個別見一般。全詩在藝術方法上將實寫與虛寫巧妙地運用在一起,一實一虛展示了前朝皇帝與當朝皇帝的昏庸,諷刺意味濃厚,具有力度,此詩長於思想性,不失為政治諷刺詩佳作。

作者簡介

李商隱(約813—約858)唐代詩人。字義山,號玉溪生、樊南生。懷州河內(今河南沁陽縣人)。公元837年進士及第。處於牛李黨爭的夾縫之中,一生鬱郁不得志。詩歌成就很高,與杜牧合稱“小李杜”,與溫庭筠合稱為“溫李”,與同時期的段成式、溫庭筠風格相近,且都在家族裡排行十六,故並稱為“三十六體”。其詩在內容上,有的抒發自己政治失意的痛苦心情,有的反映晚唐的政治生活,有的是託古諷今的詠史之作,還有一類描寫愛情生活的無題詩,最為後代讀者所喜愛。在藝術上,構思新巧,詞藻華美,想像豐富,格律嚴整,風格婉轉纏綿,文學價值較高。但有的作品傷感情調較濃,用典過多,隱晦難解。有《李義山詩集》。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