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朔遇龍河

陽朔遇龍河

陽朔遇龍河全程漂流路線:金龍橋→遇龍橋→歸義古城(舊縣)→仙桂橋→朝陽碼頭→工農橋(大榕樹)。 全程12公里左右,枯水季節需要5,6小時,豐水期3,4小時就可以了。②遇龍河上游半程漂流路線:金龍橋→遇龍橋→歸義古城(舊縣)→仙桂橋→夏棠寨(旅遊停車場)

基本信息

概述

陽朔遇龍河 遇龍河是陽朔僅次於灕江的第二大河流。發源於臨桂縣古里河,流經陽朔三鄉鎮三十餘個村莊,沿桂(林)陽(朔)公路(國道321線)走向緩緩南流。至穿岩古榕景區青厄渡口處與金寶河匯合後流入灕江。遇龍河全長43.5公里,寬約38—61米,深0.5—2米長年河水清澈,水流緩慢。正常流量約每秒5立方米。河中築有多處堤壩;不通航,素有“小灕江”之稱,是陽朔縣部分重點文物古蹟和主要田園山水風景所在地。廣西第一古橋——仙桂橋,廣西最大單孔石橋——遇龍橋,陽朔最圓單孔石橋——富里橋,唐武德四年(公元621年),陽朔縣縣址,都在遇龍河……近年來興起的徒步旅遊,使“鎖在深閨”的遇龍河終於掀起了她的“紅蓋頭”遊客們對其樸素原始的自然風光、文物古蹟讚不絕口。美國哈佛大學博士、世界著名園林專家卡爾,在徒步考察了遇龍河風景後激動地讚嘆道:在中國看到了最美麗的地方!

陽朔遇龍河竹筏游

到桂林,不游灕江,是一種遺憾;到陽朔,不看遇龍河,更是可惜。
遇龍河竹筏游遇龍河竹筏游

有“小灕江”之稱的遇龍河,是陽朔山水的精華。它以山青水碧竹翠橋奇村巧而聞名於世,是桂林山水中不可多得的美景。
景點特色:和桂林山水最親密的接觸,有大竹筏和小竹筏,時間充足的話建議坐小竹筏,享受沖壩樂趣。
竹筏遊覽:一般推薦遊覽“朝陽碼頭--工農橋”一段遇龍河風景
遊覽時間:約90分鐘

風景

青山腳下,村落點點,炊煙裊裊;遇水之濱,村婦呼朋引伴,浣衣喧鬧,

遇龍河竹筏游遇龍河竹筏游
漁翁輕盪竹筏,撒網捕魚,鴨兒成群結隊;或憩息,或閒遊,或嬉戲,煥發出濃郁的鄉土氣息。河岸兩側,田疇平整開闊,綠意逼人,稻花飄香。置身其間,頓覺心曠神怡,超然物外。這景致,這感覺,在山水甲天下的灕江也是找不到的。不同的季節,不同的天氣,遇龍河有著不同的神韻,春賞煙雨浮畫,夏醉鏡影映霞,秋觀紅葉流火,冬贊綠竹勝花。綠是生命之聲,遇龍生態就是綠之海、綠之崖、綠的詩、綠的夢;綠海行舟,您不覺得船仿佛航行在綠色的畫卷中,整條龍河純情得就猶如一支綠的夢幻曲。
遇龍河是一卷畫軸,兩岸山巒百態千姿,河畔翠竹疊嶂,蕉臨四季常青,沿岸地稻田一年四季顏色不斷變化,田野里一片生機勃勃地綠,詩情畫意盡顯其中。遇龍河地水清得見底,藍得透亮,佇立江邊,你會覺得它是頭頂上那萬里無雲的天。其中最令人流連的還是遇龍河上的兩座古石橋——遇龍橋河富里橋。其中遇龍橋雄健壯美,它河舊縣遺址附近的仙桂橋一樣,都是無漿乾砌的單拱石橋。遇龍河上大大小小的石橋、木橋,還有河中的二十八道灘,河畔的引水灌田的竹筒水車、岸邊的古榕掩映的農莊,莊旁石階層盪衣的村姑,垂釣的老翁,碧潭上嬉戲的鴨群和光腚的玩童,村舍間裊裊的炊煙,構成了一幅充滿鄉土風情的油畫,好一幅“人間仙境”的絕妙圖畫!
遇龍河遇龍河

遇龍河兩岸青山連綿,造型各異,百態千姿;一路翠竹夾道,綠樹成行,芳草萋萋;而若遇晴日,則藍天白雲,碧水綠草,開朗而明快;若逢雨天,更是霧繞雲遮,百媚千嬌。假若把灕江比作風情萬種的大家閨秀的話,那么,遇龍河就更應該是小家碧玉了。
走進遇龍河流域,你不但看得到“精縮”了的灕江山水,還可以看到古色古香的村落,十分風趣的水車,造型各異的古橋。這是一條很有文化品位的河,有水、有山、有竹、有草、有橋樑、有水車、有建築。其透視出來的歷史氛圍和歲月滄桑,明顯要優於灕江。
如果你從陽朔鎮出發,遇龍河奉獻上的第一道風景,便是富里橋。富里橋寬5米,全長30米,高約10米,青石砌成的橋拱成大半圓形,倒映在水中,是一個雞蛋形的模樣,宛如大姑娘那張明朗的臉,十分别致。

橋的兩岸,是百頃良田,微風吹過稻浪翻,白雲走處碧波滾,景色宜人。橋的兩頭,長著兩株古樹,仿佛如橋的兩個衛士,風雨同舟,與富里橋一齊在這遇龍河畔成為一種不朽。由於富里橋呈大半拱狀,從橋的一端孔下往另一端望去,那青山綠水、白牆黑瓦一概映在水面,框在橋中,仿佛如山水畫在水月中重現,典雅素淨,很是耐看。

遇龍河遇龍河

富里橋建於何年,已經無法考證,估計與金龍橋、遇龍橋、仙桂橋等名橋所建年代相差不多,因為這九曲八拐的河流,只建一座橋顯然是難以通行的。過了富里橋,順著遇龍河往西北方向而去,沒有多久,便可看到遇龍橋了。
遇龍橋建於明代,可見遇龍河的叫法,最早也是從明代開始的。這座橋,可以算得上陽朔縣境內規模最大的古代石拱橋了。它長約60米,寬5米,高9米,單孔跨度為18米,清代同治九年(1870年)加修了石欄,欄上花鳥魚蟲,龍鳳呈祥,十分精美。遠處看去,這遇龍橋橋身壯實高大,古藤纏繞,野花裝點,巍峨而壯麗,很有男子之風範。
站在遇龍橋上看四周風景,是一件十分愜意的事。上游一河相串的金龍橋、富里橋,如孿生兄弟一般,歷歷在目。那山、那田、那水、那樹,像沙盤上的作品,在兩岸依次排列。太陽照在水中,拉成一條直線,仿佛為遇龍河開了一條金色的拉鏈,水中那閃閃的金光,很像一條金龍在潛游。我們不知道先人在建這座橋時,是否也看到了這種景象,或許,遇龍橋的來意,便是如此的吧。

遇龍河竹筏漂游遇龍河竹筏漂游

轉身向下游望去,群山奔騰,村落點點,稻田簇浪。橋下有一洄水潭,如鏡的碧水映著東岸的村莊。那村前的古榕,那黃牆青瓦的農舍,那一條條縱橫的街巷皆歷歷入目。更有趣的是這牆、舍、道全由半米見方的古銅色石塊壘成。連伸入水中的磚頭,也是如此。
那深潭,那古榕,還有那村落,加上遇龍橋就是“小橋流水人家”的最好寫照。只不過馬致遠先生沒有看過遇龍河的景致,倘若看了,怕是那首詩會寫得更好些。

陽朔遇龍河——參考資料

陽朔遇龍河的全景介紹:http://www.0773cc.com/GuiLinJD/2008-11/20081121434.html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