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真翹

陸真翹

1917年從陸斗華學中醫內科,後改隨師姓,取名真翹。 1929年任武漢中醫藥分會常委兼秘書。 1950年發起成立武漢市醫藥聯合改進會,併兼任秘書主任。

(1897~1969年)
陸真翹,原名甘崇蘭,字夢廬。江蘇太倉浮橋鎮人。13歲開始攻讀醫書,立志為醫。1915年畢業於江蘇省立師範學校,就任太倉廣群中學教員。1917年從陸斗華學中醫內科,後改隨師姓,取名真翹。1920年在蘇州正式掛牌行醫。1922年遷居漢口開業應診。因醫德高尚,常為貧苦民眾義務診病,被公推為漢口中醫公會理事。1929年任武漢中醫藥分會常委兼秘書。在反對國民政府取締中醫的抗爭中不遺餘力,後被聘為國醫館顧問。陸精通醫理,對內、兒、婦諸科有豐富的臨床經驗,析病論治,重整體、善辨證,用藥輕靈,對切脈深有研究,尤擅長治療濕熱病。曾遇一孕婦患濕熱,高熱不退,前醫進以白虎安宮、紫雪、神犀等藥,病益重。經他觀察,診得右寸口脈形不揚,苔白厚膩,神志昏沉,但神機未瞀,是病邪尚未深入營、血,仍稽留於營、氣之間,欲發無從所致。於是採用清泄氣分之藥以透達,患者迅獲轉機,邪從外解而痊癒。
1950年發起成立武漢市醫藥聯合改進會,併兼任秘書主任。1951年在《中醫革命談》一文中提出“中醫革命不可緩”,主張中西醫應該“截長補短”,互相匯通,認為改革中醫落後之“方”,“莫如建設學校,造就良材”;還特別重視中藥劑型的改革,指出“如果仍停留在原有形式上,就會阻礙中醫的發展與發揚”;對於“陰陽五行,五運六氣”學說,認為古代醫家由於社會歷史條件限制,有某些不科學之處,但是其中樸素的辯證哲理,卻是科學的;強調對於運氣學說的研究,要廣泛結合臨床實踐,在實踐中加以整理提高,否則就會湮沒失傳,殊堪惋惜。
1954年任武漢市衛生局副局長後,對本市或遠道慕名而來的患者仍有求必應,細心診治;對投書求醫、探討醫理者,也一一親自作答。銀川勘探隊一病人長期患泌尿系統疾病,覆信處方15次之多;山東一農民患骨結核,通信處方達3年之久,並郵寄藥品。1963年主持制訂《武漢中醫工作十年遠景規劃》。同年,參加衛生部在江西召開的全國中醫教材會議,對溫病學教材提出許多修改補充意見,與全國名醫共同修訂第一批中醫高等學校教材。
陸真翹歷任武漢市衛生局副局長、武漢市中醫工作者聯合會主任委員、武漢市衛生局中醫考試委員、武漢市衛生工作者協會副主任委員、武漢市西醫學習中醫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中醫學會理事長、衛生局中醫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中國醫學科學院湖北分院第二中醫研究所所長等職。曾當選為武漢市第一、二、三、四、五屆人民代表大會代表,中國農工民主黨武漢市委常委 、副主委。著有《溫濕枕證》、《夢廬醫話》,主編《中醫護理概要》、《武漢市中藥炮製規範》和《武漢市中藥成方集》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